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44篇
  54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氮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限制着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筛选和培育耐低氮小麦品种是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以118份不同基因型小麦为材料,在低氮(0.1 mmol·L-1)和正常氮(5 mmol·L-1)条件下苗期水培,测定根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植株干重、最大根长、初生根数和二级初生根数等相关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性。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干重、根冠比和初生根数目显著提高,茎叶干重、植株干重和最大根长不同程度的降低,7个苗期性状指标在两个氮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 43.575%、22.904%和17.873%,累积贡献率达 84.351%。以耐低氮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18份小麦品种划分为强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间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5类。筛选出3份耐低氮型小麦(齐大195、金丰7183和天民198)和2份强耐低氮型小麦(山农0917和鲁麦8号)。不同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小麦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2.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溶解氧浓度对几种常见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微生物特性、脱氮除磷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植物病原细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菌的分泌系统与其致病性有密切的联系,其研究对揭示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现从细菌分泌系统、西瓜嗜酸菌致病机理及Ⅱ型和Ⅲ型分泌系统与西瓜嗜酸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与西瓜嗜酸菌分泌系统有关的功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西瓜嗜酸菌的作用机理及寻找其致病性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烤烟便捷式挂烟架的研制情况,通过便捷式挂烟架的应用,实现了烟叶烘烤减工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75.
文冠果不同营养器官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冠果1年生茎段、当年生茎段及根段营养器官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类型和浓度梯度处理,根插以300 mg/L的NAA、300 mg/L的ABT-6的处理效果较好;硬枝扦插以100 mg/L和300mg/L的IBA、100 mg/L的ABT-6处理效果较好;嫩枝扦插以300 mg/L的IBA、300 mg/L的IAA、100 mg/L的ABT-6处理效果较好;不同营养器官扦插,以根插的平均成活率最高,为77.87%,其次,嫩枝扦插的平均成活率为47.71%,效果最差的为硬枝扦插,平均成活率33.22%;根段扦插以9 cm长插穗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量为8.67条、平均根长2.97 cm、生根率为82.3%。本研究结果对解决文冠果营养繁殖成活率低技术难题,实现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文冠果良种苗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将真空热分解制得的载银硅藻土用于水体的消毒中,检测了抗菌材料对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杀灭情况,分 析了水样温度及pH 值对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处理水样中的银离子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银含量 为1.46%的载银硅藻土在30min内即可完全杀灭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水样温度越高、pH 值越大,载银硅藻土的 抗菌性能越强.无论是浸泡还是过滤水样中银离子质量浓度均低于50μg/L.因此,载银硅藻土是一种安全、有 效的抗菌材料.  相似文献   
77.
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黄花蒿生长特性和青蒿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黄花蒿生长、生物量分配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设3个密度水平: 高密度(111111株/hm2)、中密度(55555株/hm2)和低密度(27778株/hm2)。 各密度设3个施肥水平(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 不施肥、低肥(60 kg/hm2)和高肥(120 kg/hm2)。结果表明,黄花蒿对密度和养分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其中密度是植株大小、生物量分配和产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而青蒿素含量由施肥水平决定。相同施肥水平下,黄花蒿的基径与分枝数均随密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其单株生物量也随密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 中、高密度黄花蒿的支持结构生物量分数均显著大于低密度,低密度黄花蒿的根生物量分数和根/冠比显著大于中、高密度。相同密度下,施肥水平对黄花蒿的单株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其生物量分配。低密度下,黄花蒿根生物量分数和根/冠比随施肥水平的增高而显著降低; 高密度下,黄花蒿叶生物量分数随施肥水平的增高而显著增大。所有处理中,低密度低施肥水平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最高,中密度低施肥水平的叶产量和青蒿素产量最大。本试验条件下,黄花蒿栽培以密度55555株/hm2、 施肥6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8.
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慈溪市的杨梅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杨梅清耕、杨梅生草、杨梅-茶树混交3种栽培类型对杨梅果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杨梅清耕园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大于70 mg/kg,说明土壤养分能很好地供应杨梅生长.生草栽培可增加杨梅园植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杨梅单果重比清耕园增加0.8g,增幅7.6%.因生草园速效钾含量低于70 mg/kg,故应适当施用钾肥.杨梅-茶树混交园土壤的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较高,不仅有利于提高杨梅的果实品质,也可提高茶叶的品质,但应适当地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79.
枣龟甲蜡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日本龟甲蚧、日本蜡蚧、枣龟甲蚧、龟蜡介壳虫。俗称树虱子、枣虱子。分布很普遍,寄主较广泛,为害植物达100多种,主要危害枣、柿、梨、苹果等,是近年来我国枣产区发生的主要虫害。严重发生时树枝枯死,落叶落果,严重减产,以至绝产。  相似文献   
80.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对实验动物使用的关注促进了替代方法的发展。一种替代可被定义为(1)采用非动物方法来替代动物模型;(2)减少用于特定目的实验动物的数量;或(3)优化操作程序的任何方法或策略。替代、减少和优化的3Rs原则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到生物医学研究中,目前已经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实验动物法规都共同遵守的原则。免疫制品是由活的生物得到或生产的产品,其活性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动物福利最相关的制品是多抗、单抗和疫苗。提到替代,多数人想到的是毒理学,其实,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