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1篇
  32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总结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中经济社会用水台账建设措施,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水利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采用保留现有灌木、乔木或乔木幼苗以及藤本植物而只对杂草进行清除的林地清理与抚育方法和穴垦整地等配套技术的生态造林方式,将喙果鸡血藤、凌霄花、扶芳藤、绿爬山虎、龙须藤、常春藤、五指那藤等7种藤本植物和金钱松、棱角山矾、湿地松、木荷、柔毛油杉、光蜡树、飞蛾槭、柏木、圆柏等9种乔木树种在湖南省"高铁"沿线的石灰岩山地进行示范营造,其初步结果是:①藤本植物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的是凌霄花,分别为98%和95%,最差的是龙须藤,分别为90%和85%,藤本植物的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4.29%、90.14%;乔木树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的是光蜡树,分别为98%和95%,最差的是棱角山矾,分别为83%和80%,乔木树种的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3.33%、88.33%,总体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3.19%、89.13%;②在轻度或中度石漠化地方,喙果鸡血藤等缠绕类藤本植物比扶芳藤等吸固类藤本植物长势要好;③在造林的乔木树种中,造林前期,棱角山矾、光蜡树和飞蛾槭比金钱松和柔毛油杉生长要好、要快,且光蜡树和飞蛾槭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其它乔木树种要高。  相似文献   
23.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民生活富裕是根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对濉溪县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找准产业新定位、创新经营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时代新农人、加快三产新融合与建设富裕新农村等建议,希望有效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水田自走式喷雾机喷施作业均匀性,设计了喷杆自动调平系统,包括自动调平机械结构、喷雾机车身倾角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车身倾角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研究了对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数据进行融合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和喷杆自动调平PID控制算法。以井关JKB18C型喷雾机为平台,采用叉车调节喷雾机车身倾斜角度,用2台MTI-300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分别测量喷雾机车身和喷杆倾角,并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车身倾角变化速率的增加,喷杆倾斜角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最大误差增大,平均绝对误差最大为0. 90°,均方根误差最大为1. 39°,最大误差为1. 70°,车身倾角变化速率对喷杆控制精度影响较大。为检测喷杆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的田间作业性能,采用双天线RTK-GNSS导航定位系统测量喷雾机作业过程中喷杆水平倾角,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杆相对于水平面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大为0.79°,均方根误差最大为0. 85°,最大误差为1. 70°,喷杆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喷杆的水平姿态。  相似文献   
25.
重庆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利用重庆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等观测资料的年平均值,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重庆近46 a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重庆年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以2-3 a的周期波动变化为主,1984年是近46 a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突变点,20世纪80年代为多雨期,90年代则为相对少雨期。降水日数以2-4 a的年际变化周期为主,呈现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1984年以后降水日数偏少的年份比之前明显偏多。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80年代为偏冷期,进入21世纪后则显著上升,其平均值高出多年平均值0.4℃。降水和气温在各年代的变化特征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如20世纪80年代为多雨、偏冷期,21世纪初为少雨、偏暖期。  相似文献   
26.
农田土壤中Cu2+的迁移转化对生物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水稻土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与Cu2+的结合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动态光散射、三维荧光、同步荧光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探究水稻土中DOM的粒径、光谱和结构特征及其与Cu2+的结合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土壤DOM的SUVA254值为(3.25±0.07)L·(mg·m)-1,低于4 L·(mg·m)-1,其亲水性较高同时芳香性偏低,并且其芳香结构中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水稻土DOM的构成以类富里酸和类腐植酸为主,Cu2+与类腐植酸络合稳定常数(lgKM=5.07)高于类富里酸(lgKM=4.81)。表明稻田土壤DOM中的类腐植酸组分与Cu2+优先结合,尤其以短波类腐植酸中的酚基、羟基和酚羟基等含氧基团对Cu2+的添加表现得更为敏感。另外,DOM表面疏松的介孔结构、负电荷和羟基、酚羟基以及氨基等官能团对Cu2+吸附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单穴不同留苗数对晋谷21号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了在单穴留苗数为1,2,3,4,5株下的晋谷21号的茎秆特性,比较了单穴留苗数对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谷21号在单穴留苗3株时,植株茎秆机械强度最高,倒伏指数最低;其次为单穴留苗2,4株。  相似文献   
28.
简述了2013年湘茶出口概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应对湘茶出口瓶颈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针对宁夏地区‘红梅杏’产业发展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开展设施盆栽促早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设施盆栽‘红梅杏’矮化控制到果期管理的促早栽培关键技术,实现‘红梅杏’3月上市的生产目标,为宁夏‘红梅杏’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0.
不同有机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生态茶园发展,优化茶园有机肥施肥技术,研究不同有机肥料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菜枯饼作为对照,研究一种微平衡生态肥、茶树专用肥对春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微平衡生态肥、茶树专用肥、菜枯饼有机肥料可有效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内含成分,改善茶叶感官审评品质。三种不同有机肥料施用和同一有机肥料不同施用量对茶叶产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值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以制作绿茶为主,茶园施用微平衡生态肥260kg/667m^2为最佳,施用菜子饼300kg/667m^2、茶树专用肥260kg/667m^2次之;如果以制作红茶为主,施用茶树专用肥340kg/667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