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花棘豆地上、地下部分水浸提液对燕麦、油菜、垂穗披碱草、藜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黄花棘豆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增强,且地下部分作用强于地上部分。在浓度为0.25g/mL时,地上部分对藜抑制最为明显,SE值为-0.5427,而地下部分对垂穗披碱草抑制最为明显,SE值为-1.000。  相似文献   
42.
苍耳抑菌成分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4种不同的溶剂和连续回流、冷浸以及振荡3种方法对苍耳抑菌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以番茄灰霉病菌、辣椒丝核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黑星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为供试真菌进行了抑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丙酮、甲醇分别为苍耳茎叶和苍耳根的最佳提取溶剂,而连续回流提取法为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3.
为探索6-(哌嗪-1-基)-去氢骆驼蓬碱酰胺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结合前期的衍生化研究,设计并合成了15个新型6-(哌嗪-1-基)-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并对其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50μg/mL下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梨树腐烂病菌Valsa pyr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化合物5j对棉花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活性,抑制率达61.7%,强于阳性对照啶酰菌胺。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饥饿胁迫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代谢活动的影响,选用其4~6龄幼虫进行饥饿处理(1 d,2 d,3 d),分别测定饥饿及正常取食的粘虫幼虫糖原、海藻糖含量和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滴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饥饿组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其糖原含量逐渐降低,4~6龄饥饿第3天时分别为15.11 mg/g、16.13 mg/g和15.50 mg/g,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海藻糖的含量则逐渐升高,各龄期饥饿第3天时分别达到35.41 mg/mL、39.56 mg/mL和40.06 mg/mL,其中第2天和第3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龄对照组的20E滴度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幼虫在第3天蜕皮进入5龄,而饥饿组第3天的20E滴度为39.92 ng/L,较对照组的最大值49.71 ng/L低9.79 ng/L且差异显著,但饥饿组在处理第3天时却未发现蜕皮;5龄饥饿第2天和第3天的20E滴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幼虫在饥饿胁迫下生长发育减缓,但6龄饥饿组的20E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阶段20E急剧增加,使末龄幼虫加快发育以便提前进入蛹期,各龄期饥饿3 d时其20E滴度分别为39.92 ng/L、45.36 ng/L和48.03 ng/L。可以看出,糖原、海藻糖和蜕皮激素均参与粘虫幼虫对饥饿胁迫的适应,这为进一步揭示饥饿肋迫下粘虫幼虫体内关键因子的调控机制以及繁殖适应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