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0 毫秒
31.
1理想的标记物:烷烃氮(N┐Alkanes)理想的标记物必须易于鉴定和分析,在消化道中呈惰性状态,同时能和被标记的日粮混合均匀,并且随日粮在消化道中一起移动。事实上并不存在这类真正的理想标记物。目前,利用内源标记物和外源标记物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在正常...  相似文献   
32.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枯草芽孢杆菌对花生秧体外瘤胃中产气发酵和消化代谢的影响,并与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对比,评估其发酵和降解特性。以来自河北唐县的花生秧干草、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3种饲草为底物,分别添加0、1.3×104、4×104、6.7×104 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共12个组,每组4个重复,采集泌乳中期奶牛瘤胃液,进行48 h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同时记录产气参数。发酵后测定瘤胃液pH、氨态氮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挥发性脂肪酸(VFA)参数。结果表明:随BS添加水平提高,3种饲草发酵后的IVDMD、乙酸含量、甲烷估测值(CH4e)均提高(P<0.05),丁酸含量降低(P<0.05),且在BS添加水平为6.7×104 CFU/mL时达最值;添加1.3×104 CFU/mL BS时,丙酸比例最高、乙酸/丙酸比值、非生糖类挥发酸/生糖类挥发酸比值(NGR)最低(P<0.01);饲草间比较,花生秧的累积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达最...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饲料品质对泌乳奶牛进食模式的影响,对使用电脑控制自动饲喂器饲喂的22头泌乳奶牛分别进行了127次(11头奶牛)和213次(11头奶牛)跟踪调查。日粮都由牧草青贮与精料组成,泌乳奶牛根据日粮精粗比例不同分为2组,分别是高粗饲料日粮组(以HF表示)和高精料日粮组(以HC表示)。经过饲料分析后,这2种日粮虽然原料组成相同,但精料部分的干物质含量不同(HC组为O.59,HF组为O.27)。2组奶牛以自由采食方式分别饲喂以上2种日粮,直至产犊后156d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泌乳奶牛这2组新鲜饲料的日平均采食量(49.2kg/d)并不受精粗比例影响,但对不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存在显著差异(HC组为23.6kg/d,HF组为17.8kg/d)。经过对每个奶牛的进食水平进行分别监测,并根据日进食次数进行分组后,结果显示,泌乳奶牛日平均采食频率是6.6次/d,每次对鲜料采食量为7.6kg,且不受日粮精粗比例影响。泌乳奶牛对HF组日粮的每次采食时间比HC组日粮采食所需时间要长(41.4 vs.31.3/min/次),但单位时间采食量:HF组比HC组低(以鲜料计采食量:233vs.337g/min;以干物质计采食量;78vs.156g/min)。进食前与进食后相关性有时从统计上较显著,但相关系数很低(R^2介于O至O.05),且不受日粮精粗处理影响。摄食周期(定义为一次采食的采食量除以所需时间后加上与前一次采食所间隔的时间)表现为单位小时采食量呈正弦曲线波昼夜采食模式,单位小时采食量在每个周期中的最低值(1.5kg/h)出现在午夜过后,最高值(超过3.Okg/h)仅开始于午后,单位小时采食量平均值、幅运范围及正弦波曲线的周期性均不受日粮处理效应的影响。以上数据表明,泌乳牛在上述2种(HC组和HF组)日粮水平下的短期采食调控机理相同,没有任何数据表明采食高精料日粮的奶牛其昼夜采食模式与采食高粗料日粮奶牛的昼夜采食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4.
针对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常用体外发酵产气测试方法所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测量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技术方法不足,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体外发酵产气自动记录系统。利用差压开关和电磁阀控制发酵容器内微气体压力,当压力上升至差压开关标定值时电磁阀导通并实现排气,每导通一次排出约1.0~2.8 mL标定气体,通过记录产气次数完成产气量实时记录、分析和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动化、智能化、图形化等特点,提高了实时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科研工作者的试验劳动强度。结合气体组分分析,该系统也可作为体外法评定饲料发酵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估测的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5.
36.
反刍动物能很大程度上依靠瘤胃微生物来消化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盐,但目前国内有关瘤胃微生物植酸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瘤胃微生物植酸酶的主要来源和活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主要有5种瘤胃细菌能分泌植酸酶,其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分泌的植酸酶活性最高(199.1~703.6 U·mL-1);根据酶促反应的最适pH和催化机理,可将瘤胃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归类为酸性植酸酶和半胱氨酸磷酸酶植酸酶;根据植酸酶水解植酸时的立体专一性,发现瘤胃微生物植酸酶中可能同时存在3-植酸酶和5-植酸酶2类植酸酶.最后本文论述了瘤胃微生物植酸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发现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植酸酶的最适pH为4.0~5.5、最适温度为50~55℃、对植酸和ATP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埃氏巨形球菌植酸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60℃、仅对植酸表现出活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体外瘤胃发酵试验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分析了添加植酸酶对瘤胃微生物降解和利用糠麸饲料的功效。试验采集3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以稻糠、玉米麸和麦麸为底物,测定对照组和加酶组(5 U/g植酸酶)发酵72 h的累积产气量、发酵动力学参数和和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添加5 U/g植酸酶并不能显著影响稻糠、玉米麸和麦麸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培养液中氨态氮浓度以及发酵的产气量(72 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P>0.050 0),但却能显著降低发酵的产气速率及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产气速率(P<0.050 0),显著提高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0 0),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幅由高至低依次为麦麸(4.2%)、稻糠(3.3%)和玉米麸(1.7%),除可显著提高异丁酸含量(P<0.050 0)外,对乙酸、丙酸、丁酸等主要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0 0)。总之,稻糠、玉米麸和麦麸间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存在差异,添加植酸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释放出更多的挥发性脂肪酸,提高瘤胃微生物对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发酵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探讨了常用饲料在瘤胃的降解特性及非降解饲料的小肠消化率,旨在为研究反刍动物的营养平衡和消化规律及科学配制日粮提供依据。试验选用3头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肉牛,采用尼龙袋法研究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瘤胃降解参数和表观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粗蛋白质降解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酒糟蛋白、黄玉米、羊草、玉米胚芽饼、菜粕、棉粕、豆粕、花生饼、啤酒糟、苜蓿、米糠、小麦麸;总氨基酸瘤胃降解率由低至高的顺序依次为:酒糟蛋白、黄玉米、羊草、玉米胚芽饼、菜粕、豆粕、棉粕、啤酒糟、花生饼、苜蓿、米糠、小麦麸。除花生饼、酒糟蛋白和黄玉米外,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的有效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的表观小肠消化率由低至高的顺序依次为:苜蓿、羊草、米糠、小麦麸、啤酒糟、玉米胚芽饼、棉粕、菜粕、玉米、酒糟蛋白、花生饼、豆粕;总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由低至高的顺序依次为:羊草、苜蓿、米糠、小麦麸、啤酒糟、玉米胚芽饼、菜粕、棉粕、花生饼、玉米、酒糟蛋白、豆粕。由此可见,不同的饲料瘤胃降解特性是不同的,并且为小肠提供的各种可吸收氨基酸潜力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9.
<正>大量事实表明,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特别是一些刚走上规模养殖的猪场,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管理能力差,有规模无效益或者效益不够明显等现象非常突出。管理是规模化猪场能否实现经营目标——追求规模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和关键[1]。1规模母猪养殖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规模母猪养殖场的管理一直是投资者头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些投资者有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醋酸棉酚后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瘤胃液代谢指标、水解酶活性的变化,探究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只3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9.13±4.70)kg的健康哈萨克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为2期,每期25 d。所有羊只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粉状精料,每只羊每天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50%,小麦秸秆及苜蓿为体重的1.00%,玉米青贮为体重的0.05%(干物质基础),混合饲喂,自由饮水;在此基础上,试验Ⅰ期试验组饲粮每天每只添加600 mg醋酸棉酚,试验Ⅱ期饲粮每天每只添加1 200 mg醋酸棉酚。结果表明:添加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pH及细菌总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前(即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6.0、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期各时间点试验组绵羊瘤胃原虫总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喂后3.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期,饲喂后6.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12.0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醋酸棉酚后瘤胃液中棉酚的浓度在饲喂后1.5、3.0 h最高。综上,醋酸棉酚在初期摄入后显著降低绵羊瘤胃原虫数量;醋酸棉酚通过抑制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降低瘤胃液中戊酸、异戊酸及异丁酸的浓度而对瘤胃内蛋白质消化代谢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摄入醋酸棉酚6.0 h后;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整体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