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寄主龄期和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寄生蜂对3,4日龄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混合寄生后,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明显高于布氏潜蝇茧蜂,以2日龄做寄主时,结果则相反;混合寄生与单独寄生相比,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没有差异,布氏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下降.在25,35℃条件下,混合寄生的结果是长尾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高于布氏潜蝇茧蜂,在15℃条件下,两者的出蜂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内源或外源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引发的mRNA降解,导致特异性阻碍靶标基因表达的现象,在昆虫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功能基因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传导通路、益虫保护、新型农药的开发、害虫防治等。本文总结了RNAi技术应用于害虫防治上的原理,即以miRNA、siRNA及piRNA等小分子RNA介导的基因沉默过程,分析了影响RNAi技术防治效率的因素,如dsRNA导入方式、导入剂量和靶标基因的选择等,旨在进一步探讨RNAi应用于害虫防治的机理和存在问题,为运用RNAi技术防治害虫新思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对橘小实蝇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田间施用蛋白诱剂条件下的实蝇杀虫剂种类和用量,室内测定了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分别与阮酵母水解蛋白组配后对橘小实蝇自由取食的胃毒毒性.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均适合与水解蛋白组配防治橘小实蝇.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在5h内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2.7570、13.9535和779.9378、826.6259mg/kg,16和100mg/kg多杀菌素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4.1904、4.9730h和2.4877、2.6755h,630和1000mg/kg荧光桃红B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5.3507、4.9462h和4.7650、4.5715h.  相似文献   
64.
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混入雌虫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羽化前1、2和3d(即-1d、-2d和-3d)来自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的雌蛹,分别经过90、100和105Gy的60Co辐照后,检测成虫的羽化率、飞行能力和耐压存活率;辐照处理的雌蛹羽化后再分别与普通雄虫和来自遗传性别品系的不育雄虫杂交,在羽化后的第10天、第17天分别采卵,记录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雌虫羽化率、飞行能力和耐压存活率等变化与雄虫接受辐照后的质量监测结果相同;经过辐照的雌、雄虫相互交配不产卵;辐照处理过的雌虫与普通雄虫交配,成虫的产卵量明显减少,而且剂量越大,蛹龄越小,产卵量越少。  相似文献   
65.
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试验条件下对小地老虎幼虫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小地老虎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全世代有效积温为577.51日度,在福州1a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66.
报道了采自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近模茧蜂属 Plesiotyp us van Achterberg 1 新种:无瘤近模茧蜂 Plesiotypus im punctus W u et Chen,并建立世界已知4 种的分种检索表.本属隶属小模茧蜂亚科 Microtypinae Szépligeti,这是该亚科该属在中国分布的首次记录.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67.
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福建和湖北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凹胸绒茧蜂A.cavatithoracica Chen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68.
本文记述蚜茧蜂科的孔蚜茧蜂Fovephedrus新属和该属分布于中国的6个种。其中长鞘蚜茧蜂Fovephedrus longus,皱蚜茧蜂F.rugosus,辐脊蚜茧蜂F.radiatus和横脊蚜茧蜂F.tratzsversus等4种为新种。钝鞘蚜茧蜂F.palaestinensis(Mackauer)系中国分布的首次记录。该属全世界的6个种主要特征列入检索表中,并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照加以说明。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69.
2010年共有三次台风登陆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通过悬挂内置沾有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诱芯的诱捕器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台风登陆的当天,由于风大雨大,诱捕到的橘小实蝇虫量比台风登陆前少;而在台风过后(或台风带来的大雨停止后)的第1天会出现一次橘小实蝇活动的高潮,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橘小实蝇虫量大增。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橘小实蝇防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江苏省近50年0℃积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江苏省3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有效日数、期内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江苏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呈显著提前的趋势,平均每10年提前3.7d;终日没有明显提前或延迟变化趋势;有效日数和期内积温变化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有效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4.5d,期内积温平均每10年增加96.9℃ ·d.全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有效日数、期内积温分别在1986、1989、1994年发生突变.稳定通过0℃的初日在1961-1985年内平均为2月5日,1986-2010年提前至1月24日,提前幅度最大的是苏南地区;有效日数1961-1988年内平均为320 d,1989-2010年增加为338 d,增加最多的是淮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地区;期内积温1961-1993年内平均为5335℃·d,1994-2010年上升为5712℃·d,苏锡常及泰州南部地区上升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