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9篇
  39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呼吸道症状及死亡的传染病,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对PRRS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为更全面地了解新品种综合表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河南省丰优小麦联合体两年11个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两年关联度均较高的小麦新品种有濮麦1128、新麦51、漯麦163。2016年7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穗数、容重、穗粒数、基本苗、株高、全生育期,2017年依次为穗数、容重、穗粒数、株高、千粒重、基本苗、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43.
建立油用牡丹根部HPLC指纹图谱,为贵州引种油用牡丹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12个油用牡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丹皮酚含量。液相条件为C18柱(4.6×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与聚类分析,得到了12个油用牡丹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显示,山东菏泽、河南洛阳、贵州沿河、贵州思南的油用牡丹样品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与专属性较强,11个共有峰稳定性良好;除G9外,其余样品间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不同产地油用牡丹样品聚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基本一致。12个油用牡丹样品丹皮酚含量均在0.29 mg·g-1以上,其中河南洛阳丹凤(G6)、河南洛阳紫斑(G4)、山东菏泽紫斑(G3)丹皮酚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399 mg·g-1、0.398 mg·g-1和0.397 mg·g-1。贵州沿河、思南引种的油用牡丹凤丹和紫斑生长良好,但丹皮酚含量与引种地油用牡丹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性好,为贵州其他地区油用牡丹引种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澳大利亚重视人工建设草地和草地改良,根据区域特点来制定适宜的载畜量,将高科技与畜牧业有机结合,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促进畜牧业稳步发展.文章对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特点进行了介绍,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大数据时代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困惑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路径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困境,结合大数据的优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提供建议,利用大数据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6.
指出了目前我国不乏在遗传资源领域开展的相关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但是相关进展并未在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领域发挥显著的作用,目前我国药用植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工业文明时代法律保护传统思路的束缚。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建议完善药用植物法律保护体系,针对药用植物遗传资源单独立法;建议建立药用植物遗传资源数据库,以期保护我国药用植物遗传资源,守护自然界生命的底色。  相似文献   
47.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化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育种的主流趋势和必然选择。为促进作物育种信息化建设,从种质资源管理、数据采集、系谱分析、试验设计、参试进程管理、遗传解析和生理学解析、品种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在育种中的应用。指出了信息化育种实施步骤和要点,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规划了软件应用、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硬件更新、信息共享等实施信息化育种的重点步骤。认为信息化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被育种家广泛接受、技术有待完善和数据共享存在障碍等3个方面,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不同用量氮,钾肥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不同用量氮、钾肥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和叶片中Vc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但增加了硝酸盐含量。施用钾肥也可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和Vc含量,而对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则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49.
水稻田磷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原位研究了广东省典型稻田地表径流氮磷输出的动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降雨量与产流量之量极显著正相关,但对P素流失量无明显影响;与未施肥对照(F0)相比,常规施肥(F)对P素流失没有显著影响(p > 0.05),P素流失形态以颗粒态磷(pp)为主。  相似文献   
50.
作物连作是近代商品化生产不得已而为之的生产方式,它会劣化土壤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障碍。在土地复种指数高、作物连作严重条件下,作物连作障碍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1-3]。 作物连作障碍是指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栽培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其主要是由土壤劣变导致的,具体可归纳为5个方面:①土壤养分失衡;②土壤有害生物积聚;③土壤理化性状恶化;④来自植物的对土壤有害物质的积累;⑤土壤微生物区系劣变[4]等。 可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种类较多,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甘蔗、烟草以及中草药、蔬菜、瓜果、花卉等均会发生连作病害。目前,中国危害程度高的连作地块面积大于10%,其中规模化种植区发生面积一般超过20%;连作障碍导致当季作物损失巨大,占20%—80%,严重的几乎绝产,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元;同时还降低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因此,克服作物连作障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虽然,目前尚未找到根治方法,但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使作物连作障碍得以缓解[5-9]:(1)选用抗病品种或砧木。目前国内外已育成一批可供选用的不同作物抗病品种;同时也选育出一些抗病嫁接砧木,通过嫁接技术来克服作物土传病害,应用效果显著。(2)改善栽培制度。主要采用轮作,如粮-菜轮作、不同科间的粮-粮轮作和菜-菜轮作等,也包括作物同对抗植物(即具有通过释放抗菌物质来抑制病原菌功能的植物)和净化植物(即能够吸附土壤中过剩盐分的植物)等的轮作。(3)生物防治。其目的主要是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如通过增施蚓粪等生物有机肥或接种有益微生物等,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以竞争营养和空间等途径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繁殖[10]。(4)土壤消毒。即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实施土壤消毒处理,可快速、高效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杂草等。(5)调节土壤pH。对于酸化土壤,采用增施消石灰或石灰氮等方法调节土壤酸度,从而可调节土壤营养有效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防止土壤劣变。(6)增施有机肥或有机物料。目的是为了保持较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维持均衡的土壤营养的有效性和微生物区系,以保持土壤健康。 不同作物连作障碍的主导原因不同,因此,不同作物连作障碍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目前作物连作障碍研究尽管较多,但对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仍是重点之一。研究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稀释平板法测定微生物数量[11]、应用同位素技术[12]检测根系分泌物等,到微生物区系的定性PCR-DGGE[13-14]技术、高效液相色谱[15]和核磁共振波谱法[16]对根系分泌物的测定、定量PCR法[17]对特定微生物定量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18]进行微生物分类及多样性分析等,使研究从定性向定量发展。 目前,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根系分泌物与植物营养自调,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特别是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而根系分泌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的去向,以及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与病原菌增殖的关系等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新热点。根际自生细菌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目前,正在采用转基因技术,改造根际自生细菌,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消除连作造成的微生物结构的破坏,以便有效防治土传病虫害[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栽培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作物连作障碍必将得到进一步缓解,作物生产定能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但许多作物彻底根治连作障碍仍是难题。另外应该指出的是,目前通常所说的作物连作障碍,不仅单纯是连作障碍,而且也包含不科学施肥导致土壤劣变引起的作物障碍,也就是说,即便轮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也会不同程度地引发作物生育障碍。目前,尚未分清作物连作障碍和施肥不良障碍各自所占份额,尚需进一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针对原因采取防控措施。本专题将从不同作物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差异蛋白表达分析等方面探索连作障碍产生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连作障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