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6篇
  6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31.
一、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应用技术简介马铃薯是一种高产稳定、适应性强、营养全面的经济作物,马铃薯在我国是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平邑县作为山东省内马铃薯生产大县,全县可耕地面积5.47×104hm2,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104hm2左右,种植品种主要有:早大白、鲁引1号、荷兰、花园525、克新1号等,一般在阴历正月下旬至二月中旬期间开始种植,生长周期90天左右,食用品种以肉质白色和黄色居多。马铃薯种植主要作业环节是播种、收获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费时耗工,农艺要求高,是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点。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推广,如今在平邑县已经有80%的种植户实现了马铃薯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32.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耐密性数学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玉米的种植密度越来越大 ,高产再高产给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品种耐密性就是指某个玉米品种在较大群体下具有的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且对不同群体密度反应的迟钝性。近年来 ,有关玉米耐密性的研究较多 ,但对如何将耐密性进行数学量化 ,以便对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进行正确评价 ,目前尚研究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耐密性的量化研究 ,给玉米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品种选择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 :东岳 2 1号、掖单 1 3号、掖单 4号、鲁单 50号…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研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为精准提升土壤肥力质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方法  以北京市副中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肥方案,即不施肥(NF)、氮磷钾单施(MF)、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单施(GF)、氮磷钾和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混施(MF+GF),每种施肥方案氮磷钾施入量均为N 10 g/kg、P2O5 1.5 g/kg、K2O 5 g/kg,分别在施肥后1、3、6、9、12个月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  结果  不同施肥方案下,土壤富里酸碳、胡敏素碳和球囊霉素碳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肥后1个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98、5.03 g/kg和215.48 mg/kg。施肥1年后,土壤富里酸碳、胡敏酸碳、可溶性碳、碳水化合物和球囊霉素碳含量均表现为在GF和MF+GF方案下最高,而土壤胡敏素碳含量则表现出在MF方案下最高。施肥对球囊霉素碳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有机碳组分,敏感性指数4.80% ~ 229.03%。MF方案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最不敏感,GF方案显著提高了土壤胡敏酸碳,胡敏素碳和球囊霉素碳敏感系数,MF+GF方案提高了土壤可溶性碳,富里酸碳和碳水化合物敏感系数。土壤球囊霉素碳与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线性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703 8和0.867 6。土壤碳水化合物与硝态氮和速效钾线性相关性系数最高,分别为0.524 6和0.586 9。  结论  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碳组分均有影响,球囊霉素是有机碳组分最敏感指标,且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强,可作为苗木施肥管理过程中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4.
基于ZigBee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节点错位布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参考节点错位布置的方法,采用基于ZigBee技术的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将参考节点交错布置在矿井的两侧,从井下人员携带的移动节点获取参考节点的RSSI信号,通过定位算法得到井下移动人员的位置。分析了ZigBee技术的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参考节点错位布置的方法,通过了定位仿真实验,结果得到了井下目标的定位及其误差,基于错位布置参考节点的定位系统将节约定位系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5.
为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有效解决蛋鸡在产蛋期产蛋量低和死淘率高的问题。根据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生产实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采食量为基础,满足营养需要为根本,充分发挥开产前培育的优质青年鸡高产、高效的生产潜力,提出了蛋鸡开产后分段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6.
为了更安全有效地在水稻上资源化利用沼液,本研究以“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下全部施用化肥的CK1处理和施用沼液和化肥的CK2处理为对照,探究在“沼液培肥(休耕)+水稻”的种植模式下的全部施用沼液的CL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收获后,CL处理的土壤各项指标明显优于CK1和CK2处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得到提高,全盐量下降,pH维持稳定;水稻收获后,CL处理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15618—2018《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风险限定值规定,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CL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0 215 kg·hm-2,分别较CK1和CK2提高6.2%和6.6%;相比于CK1和CK2处理,CL处理的大米中脂肪、氨基酸和矿质元素Fe、Ca、Cu和Zn含量均大幅增加,Na含量较低,其中氨基酸含量分别是CK1和CK2处理的3.4和1.5倍,Ca含量分别是CK1和CK2处理的95.3和2.0倍。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RV)广西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将从广西某鸡场分离获得的2株ARV(R1、R2)分离株的σ2蛋白基因经RT-PCR扩增后,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株ARV分离株的σ2蛋白基因已成功克隆到质粒载体上;经序列分析发现,2株ARV分离株与ARV标准株S1133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高达99.2%和99.3%,其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高达98.1%和98.4%;两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其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5%,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8.
彩色马蹄莲"凤眼"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晓春  李乃伟  何树兰  彭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68-14269
[目的]研究彩色马蹄莲"凤眼"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彩色马蹄莲红花品种"凤眼"块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水平对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的影响,并筛选适合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快繁的培养基。[结果]在初代试验中对彩色马蹄莲的块茎消毒以0.2%升汞处理15min为宜;MS+2.0mg/L6-BA+0.1~0.2mg/LNAA为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继代培养基MS+0.5mg/L6-BA+0.1mg/LNAA上,愈伤组织能够分化出状态良好的丛生芽并继续增殖;在培养基MS+0.3mg/LIBA上,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良好。[结论]为建立彩色马蹄莲快繁体系及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更好地掌握双阳区平湖街道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为充分发挥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我办事处农民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办事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以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以长筒石蒜为母本和红蓝石蒜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粉蓝石蒜’杂种优势,利用LI-6400 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粉蓝石蒜’的光合参数,并对其生物碱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蓝石蒜’的净光合效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 和b 含量及光合色素总量介于其2 个亲本之间;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亲本;石蒜碱含量高于亲本,加兰他敏含量比亲本低。‘粉蓝石蒜’在抗旱性和药用活性成分(石蒜碱)含量方面表现出了杂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