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以新鲜牛乳中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泌产生的耐热性脂肪酶进行纯化,并研究不同温度、pH值、Ca2+质量浓度对该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初步纯化的脂肪酶分子质量为55 kD,纯度为91.5%,并且发现该耐热性脂肪酶在50℃、30 min,63℃、30 min,72℃、20 s,90℃、10 min,121℃、0.1 MPa、20 min处理之后,相对酶活力分别为75.02%、86.21%、73.25%、17.62%、13.63%;并且该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63℃,最适pH值为8.0;在荧光假单胞菌体外,Ca2+质量浓度对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的活力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2.
杜明见 《河北农机》2024,(1):157-159
农业机械化在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有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还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本文旨在研究农业机械化在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建议和对策。首先,本文从农机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农机装备智能化程度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乡村振兴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以利用农业机械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3.
10株桑黄菌基于rDNA ITS序列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桑黄菌的分类学基本框架,可为桑黄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利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采自秦巴山区的9株野生桑黄菌和1株实用桑黄菌进行分类鉴定。以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中的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对10个菌株的基因组DNA模板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割胶纯化、克隆并测序,获得10个菌株的rDNAITS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已登录桑黄菌的rDNAITS同源序列,应用MEGA4.1软件和Neighbor-Joining法,分别计算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株桑黄菌均为针层孔菌属(Phellinus),其中:S1、S4、S6、Rh、Sc菌株初步鉴定为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S2、S3、S5、S7、Gy菌株初步鉴定为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  相似文献   
74.
低糖脆梅经过青梅采收、筛选分级、腌渍、刺孔、脱硫、真空渗糖、包装和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介绍了低糖脆梅的加工过程,详细阐述了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低糖脆梅生产中的实施方案,对保证该产品生产品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
精原干细胞(SSCs)作为成体干细胞之一,可将遗传信息向子代传递,在雄性动物的精子发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SSCs的生物学特征并通过有效的细胞分离手段将睾丸中的SSCs进行分离,进一步纯化并体外培养,才能更加深入地研究其相关机制。随着测序技术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对于SSCs的研究手段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因此,文章主要对SSCs的生物学特征、鉴定、分离、纯化、体外培养以及与SSCs研究中联合使用的新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SSCs体外培养方法选择及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分析马(Equus caballus)和驴(Equus asinus)杂交后两套结构和功能完善的独立基因组在骡基因组中整合后的结构多样性,本研究以马属动物三成员家系的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纯血马基因组和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驴、马和骡的InDel、SNP和CNV;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分析骡的de novo SNP及其突变频率、识别骡特异性CNV,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驴、马和骡分别获得100.01、103.78和114.36 Gb 的高质量Illumina基因组测序数据。2)以纯血马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402 533~2 110 786、5 012 403~23 819 055和2 126~3 761;以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527 351~2 279 875、3 212 499~23 549 224和3 572~7 812。3)骡de novo SNPs分别为555和419,其突变频率为1.72×10-7~2.21×10-7。4)获得骡特异性CNVs分别为396和859,总长度分别为2.15和3.77 Mb。5)变异相关基因主要和机体的免疫及癌症过程相关。综上,骡基因组发生了高频率的de novo SNPs和特异性CNVs,这些结构变异可能对马和驴异种杂交不相容以及骡的遗传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展马和驴异种杂交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候选遗传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