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王磊  王龙  薛华柏  李秀根  李疆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2):2353-2367
【目的】利用已公开发表的梨和苹果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以及从梨转录组开发的SSR引物构建本研究作图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后期梨重要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奠定基础。【方法】以西洋梨品种‘红茄’(Red Clapp Favorite)为母本,东方梨品种‘晚秀’(Mansoo)为父本,构建F1代作图群体。将所选用的SSR引物在亲本和4个子代个体进行PCR扩增,初步筛选出扩增结果符合JoinMap 4.0软件中“CP”作图模式要求的引物,随后在F1群体中检测,选用JoinMap 4.0软件对分离数据进行连锁分析,分别构建亲本的连锁图谱。以双亲图谱在各连锁群上的同源标记作为锚定位点,对双亲图谱进行整合。【结果】利用PCR技术对不同来源的共909对SSR引物(526对梨和283对苹果公开发表的SSR引物,从梨转录组开发的100对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后,发现来自苹果的SSR引物有效扩增片段的比例和多态性均较低,而来自梨和梨转录组开发的SSR引物相对较高。筛选出207对符合作图要求的SSR引物在群体中扩增,构建亲本的连锁图谱。母本图谱中的141个标记分布在17个连锁群上,总长度757.34 cM,标记间平均5.37 cM;父本图谱中的153个标记分布在19个连锁群上,总长度1 149.43 cM,标记间平均7.51 cM。【结论】对不同来源的SSR引物构建的双亲连锁图谱进行整合,最终得到一张由186个SSR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1 125.33 cM的整合图谱。  相似文献   
112.
野巴旦杏AlsCBF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克隆获得的野巴旦杏基因AlsCBF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为该基因的功能鉴定提供理论基础,以期为新疆巴旦杏的抗寒育种提供基因来源。通过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野巴旦杏中克隆到植物抗逆途径关键转录因子CBF基因全长并命名为AlsCBF,GenBank登录号为HQ90865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171 bp,其中编码区长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其蛋白的分子式为C1156H1832N332O356S15,相对分子质量为26.5581 kDa,理论等电点为6.76,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存在;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为主。肽链可能含有8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处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三维结构预测表明其符合AP2结构域模型特点。本研究通过对AlsCB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该基因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推测该基因在植物抗寒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在新疆林业科学院枣树示范基地进行了原位土的单点源滴灌试验,研究不同滴灌量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滴灌过程中,当滴灌量较小时,湿润体呈平卧半椭球体分布,随着滴灌量的增大,湿润体呈直立半椭球体分布,湿润体的形状大小受到滴灌量和土壤质地的影响,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存在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湿润体再分布时间为滴灌停止后的12 h内,滴灌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率在滴头正下方40 cm处达到最大值,滴灌量(Q)≥72 L时,水平再分布距离不再随着滴灌量增大而增加;土壤质地以及土壤层的分布直接影响到含水量变化率。  相似文献   
114.
库尔勒香梨花器官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库尔勒香梨果萼脱落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工干预库尔勒香梨内源激素的分布,提高其脱萼率而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库尔勒香梨花、鸭梨花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库尔勒香梨脱萼花、宿萼花和鸭梨花器官不同部位(花柱、子房上部、子房下部)中IAA、ZR、GA_3及ABA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第4花序位的脱萼率最高,第1花序位的宿萼率最高。子房中的IAA、ZR及GA_3含量过高均会导致库尔勒香梨果萼宿存,子房下部IAA及ZR的含量过高对果萼宿存均有显著的影响;花柱中ABA的积累增多会导致果萼宿存;子房中ABA的含量高有利于果萼脱落。库尔勒香梨不同序位花器官中IAA、ZR、GA_3和ABA的含量分布均不同,且其均在花期即参与果萼脱落的调控,库尔勒香梨脱、宿萼花的IAA、ZR、GA_3和ABA含量分布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5.
野生樱桃李是中国濒临灭绝的树种之一。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对野樱桃李进行研究,以期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从NCBI 数据库中下载樱桃李EST 序列,用SSR Hunter l.3 查找SSR 位点,用Primer 6.0 设计了30 对引物并验证引物的通用性。结果表明:有20 对引物能扩增出有效条带,扩增率为66.67%,其中9 对引物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45%。用20 对有效引物在欧洲李和天山樱桃中进行扩增,均表现良好的通用性,且同属植物间的通用性明显高于同科植物间,说明引物通用性的高低与基因组的差异有关,亲缘关系越近引物通用性越高。  相似文献   
116.
新疆晾房环境对绿色葡萄干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葡萄干因其色泽新鲜、诱人而备受消费者推崇,经济价值是红褐色葡萄干的2~3倍。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晾房独特环境条件是绿色葡萄干生产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对整个制干时期内晾房及对照(晒干)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环境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及分析,对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解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吐鲁番极端高温、干燥生态条件及晾房独特构造在该生态条件下营造的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是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制干期间白昼条件下可降低环境中的最高温度(30.5~36.3℃)、平均温度(25.8~30.0℃)和昼夜温差(7.8~17.2℃),而晒干方式中以上3个关键指标的实际变化范围分别是40.8~68.0、27.0~34.0、27.7~50.0℃;晾房内的湿度不易受外界湿度影响,湿度维持在15.0%至35.0%是晾房可生产出绿色葡萄干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晾房内较低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是形成绿色葡萄干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晒干方式中超过2 000μmol/(m~2·s)的光强和121.5μmol/(m~2·s)的紫外线强度,晾房内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分别控制在3.3和1.46μmol/(m~2·s)以下。葡萄干色泽变化主要受浆果中叶绿素a含量调控,晾制绿色葡萄干中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晒干红褐色葡萄干,2者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晾房中低光照强度、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是其利于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晾房结构改进及工业化生产条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探明AcCBF1基因沉默对‘纸皮’扁桃花器官的影响,以了解CBF转录因子在扁桃花器官发育中的功能,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以采用农杆菌侵染方法获得的含有pTRV2-AcCBF11、pTRV2-AcCBF12、pTRV2-AcCBF13片段的扁桃AcCBF1基因沉默枝条为试验材料,以常温和低温处理后的自然生长扁桃枝条为对照,观测低温处理后花器官表型指标变化,并对单花药花粉量、花粉活力以及花粉扫描电镜指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降低了对照组的单花药花粉量和花粉活力,但对花器官指标影响不显著。沉默后的AcCBF12片段和AcCBF13片段显著降低了花粉量与花粉活力,沉默花器官指标效果明显。花粉粒大小无显著变化,花粉纹饰存在一定差异。AcCBF11片段沉默效果不明显。AcCBF12片段和AcCBF13片段影响扁桃花器官表型指标的变化,如花瓣、花冠、花萼、花药、花粉形态、花粉量、花粉活力等,预测CBF转录因子可能在花器官指标发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8.
119.
阿月浑子性别鉴定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新疆阿月浑子(PistaciaveraL.)地方品种雌、雄株进行性别鉴定的研究。通过叶片总DNA抽提、RAPD标记分析及反复的试验筛选,找到了一个适用于新疆阿月浑子的RAPD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采用OPO08引物对雌、雄株基因组DNA扩增出性别之间差异性的核苷酸片段,证实雄性植株DNA的扩增产物有一条大约700bp的特异性条带,而雌性植株则无此特异性条带。即找到一条与阿月浑子性别相关的基因标记,表明RAPD技术可应用于新疆阿月浑子地方品种的性别鉴定。此研究是对我国雌雄异株果树阿月浑子在分子水平进行早期性别鉴定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20.
扁桃的栽培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属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扁桃亚属植物,为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起源于中亚细亚,约6000年的栽培历史,大面积栽培始于19世纪后期。目前扁桃的引种栽培遍及美国、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土耳其等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之首。在我国,栽培扁桃的分布和产区位于新疆的南部,目前的栽培面积约10000hm~2。2001年世界扁桃总产量为610769t,其中美国的年总产量为397000t,其产量的75%出口到40多个国家,创汇5.87亿美元。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世界扁桃的分布、产业发展和我国扁桃的引种、栽培概况及国内外扁桃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