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遮阴条件下激素处理对半夏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0%遮荫条件下栽培的半夏进行6-BA,GA3两种激素不同浓度处理,研究其对半夏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经过6-BA,GA3激素处理后半夏的株高较对照组增加了3~5cm,其株高变化趋于一致,倒伏期提前,生长周期缩短20d左右。进行6-BA 25mg/l处理后的半夏增产明显,较对照组增加了59%。综合分析认为,在遮阴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激素处理,对于半夏的增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26例)应用后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6例)则采取前路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而Cobb角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10±0.79)分,低于对照组的(5.57±1.19)分(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作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3.
以郑58和B73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基于玉米48k液相探针捕获技术对株高和穗位高进行QTL定位和全基因组选择探究。结果表明,检测到20个株高的QTL,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2.13%~31.67%;检测到18个穗位高的QTL,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1.20%~27.49%,在4号染色体上的bin4.09区间发现存在1个同时控制株高和穗位高的主效QTL。通过改变训练群体大小和标记数目,用R语言软件的rrBLUP包对株高和穗位高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结果发现,株高和穗位高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79和0.76。预测精度随着训练群体大小的增大而增加,当训练群体大小为50%时即可获得相对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精度会随着标记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当标记数目为500时即可获得相对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4.
5种新型农药对宁夏枸杞蚜虫和木虱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宁夏枸杞生产的标准化和病虫害防治的规范化,试验以枸杞蚜虫和木虱为防治对象,选用5种新型杀虫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蚜酮对枸杞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57%、90.51%、87.90%;氟啶虫胺腈的防治效果相对较低,施药后10 d防治效果为69.90%。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和氟啶虫胺腈对枸杞木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噻虫嗪,且具有一定的持效性。试验各药剂处理对枸杞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可在枸杞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5.
为有效防控枸杞木虱,提高宁夏枸杞产品品质,以当地常用药剂吡虫啉为对照药剂,另选4种药剂开展田间枸杞木虱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处理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72.07%、74.09%;持效性方面,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表现最好,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85.94%、75.41%,30%唑虫酰胺悬浮剂7 500倍液次之,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69.12%、66.81%,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在药后10 d的防效保持在70%以上,但药后14 d防效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6.
2017年棉铃虫在宁夏垦区大面积发生,成为为害农业生产安全的重大害虫。为了摸清棉铃虫在垦区的发生动态及分布规律,在农垦暖泉农场、平吉堡农场主要农作物种植区设置10个监测点,通过冬前/冬后越冬蛹调查和连续2年性诱监测,对棉铃虫的越冬习性和成虫发生世代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垦区棉铃虫越冬场所主要集中在玉米田,冬前深耕和冬灌可有效破坏棉铃虫越冬、降低其存活率;越冬代、1代、2代成虫的发生盛期分别为5月上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1、2代幼虫为害灌浆期小麦、吐丝灌浆期的玉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7.
西甜瓜产业是宁夏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然而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威胁着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评价了噻霉酮、碧生、加瑞农和纳米银等药剂对大田栽培西瓜的瓜类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对照,4种药剂都显著抑制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并实现增产,但防治和增产效果与药剂的种类以及施用时间等有关。本研究为宁夏瓜类果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为了更好地推进优质棉产业化,指导优质棉花生产,从栽培、采收环节保证棉纤维的一致性,提高棉纤维整体品质。新疆巴州农科院优质棉课题组结合优质棉栽培和采收的特殊要求,从统一的栽培技术上保证棉纤维的充分发育、优质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从收获采摘过程中减少“三丝”并保证纤维一致性方面,提出了优质细绒棉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栽培技术和采收技术要点。经过综合试验、示范和生产应用,总结形成了优质细绒棉纤维品质保优栽培技术和采收技术,通过优质棉纤维品质保优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档次,增强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9.
以高筋面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芝麻叶添加量、食盐添加量、水添加量对芝麻叶面条的吸水率、断条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由此再进行正交试验,得出芝麻叶面条最佳工艺配方:芝麻叶粉添加量为3%,食盐添加量为2%,水添加量52%。此时芝麻叶面条感官品质最好,口感最能为大众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