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61.
该研究考察了Cd在麦冬体内积累以及其对可溶性总糖、总黄酮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情况,为研究重金属对中草药的毒害作用提供数据参考。试验在模拟Cd污染的条件下进行,以盆栽方式种植麦冬,经过一定生长时期后分别测定其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Cd的增加,麦冬体内Cd含量不断增大,植物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叶片的各项指标均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根部的可溶性总糖和总黄酮含量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抗氧化酶活性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这说明麦冬体内的Cd会破坏植物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导致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指标降低,表现出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2.
针对残膜回收作业中回收率低,含杂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挑膜分杂式残膜回收机,并设计一种可完成在入土前工作行程挑起较多的残膜,后工作行程分离秸秆等杂质的新型椭圆规式挑膜捡拾机构。通过理论分析和建立机构数学以及运动模型,调用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确定机构几何参数,运用Adams建立该几何参数下的机构模型并对回收作业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较优的工作曲线;仿真表明,各项参数均满足残膜回收要求,当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挑膜机构的旋转角速度为6.28 rad/s时,在圆周运动周期内的弧长值为2.308 45 m,增长率为12.27%,挑膜区域面积为2.04×10~6 mm~2,有效区域增长为33.34%;入土轨迹斜率偏差降低34.68%,出土轨迹斜率偏差降低4.09%,残膜回收率为90.3%。  相似文献   
63.
基于山区地质环境复杂,为了能够提高山区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对山区隧道地质勘查技术的探讨,进而结合山区地质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工艺对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山区隧道地质勘查技术在山区隧道工程建设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山区隧道工程建设单位在地质勘查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荒山造林技术为研究,发现现代化荒山造林技术的推进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益等作用.然而当前阶段,我国在荒山造林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紧张、造林方案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引入现代化技术、加强资金支持以及实行林木的科学抚育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荒山造林工程的现代化步伐,充分发挥森林...  相似文献   
65.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以该重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特定浓度的IPTG,诱导重组菌株中IscR蛋白表达,并采用0、0.5、1.0、1.5、2.0 mmol/L 5个H2O2终浓度对BL21-pET28a-iscR和转入空载质粒的对照菌株BL21-pET28a处理30 min,最后通过浓度梯度稀释点板试验,观察经不同H2O2浓度处理后细菌的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菌株BL21-pET28a相比,在相同H2O2终浓度处理情况下,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的生长能力均较强,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来源的IscR蛋白可以异源表达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初步证明...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马铃薯EPFL9/StSTOMAGEN基因在气孔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从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中克隆得到气孔密度表皮模式因子StSTOMAGEN,将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对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tSTOMAGEN主要定位于细胞间隙和细胞核,并且它在顶端未展开叶中表达最多,表达量在1 d中呈现周期性变化,长日照条件下(16 h/8 h,光/暗),在授时因子为20 h时表达量最高;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4 h后其表达量达到最高,而脱落酸(ABA)和NaCl胁迫处理后,其表达水平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功能鉴定表明,过表达StSTOMAGEN基因的拟南芥(ST)相对于野生型(WT)气孔密度增大63%~83%,光合速率增大36%~42%。此外,ST植株离体叶片的水分散失速率增大24%~55%,离体叶片H2O2含量也显著升高,约为野生型的50%~100%。干旱胁迫下,ST株系的光合速率、Fv/Fm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都显著低于野生型,其中光合速率降低55%~66%,Fv/Fm降低22%~50%,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11%~12%。综上结果可知,表皮模式因子StSTOMAGEN通过正调控气孔密度而降低植物的抗旱性,该结果为后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降低StSTOMAGEN基因的表达,培育抗旱节水型马铃薯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针对转轴型孔式棉花精量排种器在充种过程中由于型孔未囊取种子而造成漏播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建立棉种充填过程的运动学模型对相互抢位的棉种进行力学分析,研究取种轮运动参数与排种器转速对充种性能的影响。应用离散元仿真软件分析落入型孔的棉种速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取种轮振动频率对种群扰动的影响,以取种轮振动频率、取种轮振动偏移角、排种器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种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探究各因素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棉种瞬时速度随着排种轮转速的提高而增加,仿真标记的棉种在充入型孔时的瞬时速度小于取种轮速度,而相对取种轮速度较小的棉种具有更好的充种性能;在7 Hz时,种群法向力平均值最小,即种群的内摩擦力最小,棉种易于被型孔囊取;当排种器转速为12.59 r/min,取种轮振动偏移角度为8.06°,振动频率为6.08 Hz时,排种器的排种粒距合格率达到最大值94.5%。在此基础上,以新陆早61号棉花种子为试验对象进行台架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器转速为12 r/min时,排种器的排种粒距合格率达到最大值94.65%,漏播指数随着排种器转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重播率随着转速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与优化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转轴型孔式棉花精量排种器关键部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李娟娟 《当代畜牧》2022,(12):20-24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鸡场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发生病例其血清型有所不同,临床上还常常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又因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作用,生产中养殖者盲目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该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笔者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原因、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等进行介绍,为防控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深县猪初配时背膘厚与头胎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深县猪母猪配种时的背膘厚与繁殖性能的关系,选取辛集市50头头胎母猪进行配种,根据配种时背膘厚度将猪群分为4组,Ⅰ组(X20 mm)、Ⅱ组(20 mm≤X≤23 mm)、Ⅲ组(23 mmX≤26 mm)、Ⅳ组(X26 mm),并对其繁殖性能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窝产仔数和窝产仔活数,Ⅱ、Ⅲ组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Ⅰ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初生窝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初生个体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断奶窝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Ⅱ组分别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断奶个体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Ⅳ组(P0.01),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各组间死胎数和死胎率都无显著的差异(P0.05)。提示:深县猪母猪配种时背膘厚为20 mm≤X≤26 mm时繁殖性状最佳。  相似文献   
70.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病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降低鸡病的发生,人们纷纷采取各种方法加强鸡病预防,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因中药免疫增强剂具有免疫增强功效、天然性、不容易发生耐药性、副作用小、无残留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着重对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养鸡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展望进行介绍,为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