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79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1篇
  56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为了快速、准确诊断和识别水稻氮素胁迫程度,对水稻进行大田栽培试验。以超级水稻‘两优培九’为试验对象,设置0、210、300和390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处理,通过扫描采集幼穗分化期和齐穗期水稻顶1、顶2、顶3叶图像,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ResNet34的每个残差块中加入SE block(squeeze-and-excitation block)模块,并将在图像数据集ImageNet(ImageNet large 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hallenge)上训练得到的权重参数迁移到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的识别模型中,ResNet34的特征提取层保持原结构,模型结尾的池化层替换为全局平均池化层,利用改进后的网络对水稻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训练得到最优的权重参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对水稻幼穗分化期的模型测试准确率达到98.13%,齐穗期的准确率达到99.46%,且模型的收敛速度更快,相比于改进前的网络准确率均提升了7%以上。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在ResNet34残差块中加入SE b...  相似文献   
672.
核桃■是南疆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近年来,核桃腐烂病给核桃带来了严重的为害,关于南疆核桃腐烂病病原菌的报道也并不是唯一的。为明确核桃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类,通过对病斑组织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南疆核桃腐烂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3-2-3能够侵染核桃枝条导致发生腐烂病,菌株3-2-3菌落呈现白色,菌丝蓬松且茂密,在PDA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担子果。以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病原菌3-2-3与裂褶菌■聚为一枝。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裂褶菌■在新疆能够引起核桃腐烂病,这在南疆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73.
为了解2020—2021年我国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毒株变异及遗传进化情况,试验从多个地区的51家猪场采集340份疑似感染PEDV的猪小肠组织、粪便和肛拭子,提取病毒核酸后采用RT-PCR方法扩增S1、M和ORF3基因并测序,与GenBank中PEDV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共获得57份PEDV阳性样品,来源于14家猪场,猪场阳性率为27.5%,并对从阳性猪场获得的14株毒株进行命名。与经典毒株CV777相比,14株PEDV毒株的S1、M和ORF3基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氨基酸突变。在14株毒株的S1基因中,Heyuan2021-7毒株位于G1-2分支,其余13株位于G2分支,14株毒株与参考毒株GD-A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较高,为89.3%~99.9%,存在多处氨基酸的缺失和插入。在M基因中,14株毒株位于G2分支且与参考毒株FR-001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8.1%~99.7%,只存在氨基酸突变。在ORF3基因中,FC2021-1、GD...  相似文献   
674.
隆平275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17年、2019年分别通过国家黄淮海和东华北绿色通道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及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隆平275的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其栽培技术和西北制种关键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75.
【目的】明确桃生长素酰胺水解酶PpILR1基因功能,探讨生长素响应因子PpARF4和PpARF8A,通过结合并抑制PpILR1启动子活性调控分枝角度的分子机制,为桃树型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PpILR1基因过表达载体稳定转化micro-Tom番茄;克隆PpILR1基因启动子序列及PpARF4、PpARF8A基因编码序列,通过酵母单杂交试验和烟草瞬时试验解析他们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与野生型番茄相比,2个PpILR1转基因番茄株系均呈现分枝角度显著减少的表型;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转录因子PpARF4和PpARF8A均能结合PpILR1启动子;烟草瞬时结果显示,PpARF4和PpARF8A为转录抑制子,能显著降低PpILR1启动子活性。【结论】PpILR1基因过表达导致分枝角度显著变小,表明PpILR1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分枝角度形成。  相似文献   
676.
种子的纯度鉴定是种业公司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种子质量、避免品种混杂的必要手段。为鉴定黄瓜新品种种子纯度,本研究以津早28及其父、母本为供试材料,采取SSR技术,利用183对引物,根据杂交种父母本互补带型原则对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与田间纯度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共有6对引物出现双亲互补带型,尤其以引物N383、N132和N556表现特异性强,带型最为清晰,这3对引物的SSR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的一致度均超过93.5%,说明以上3对引物均可用于津早28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677.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是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科学基础。本研究基于自然资源数据库对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优化,进而构建陕西省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陕西省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极重要区面积为67 562.3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8%,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关山和子午岭地区;生态极敏感区面积为13 260.88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4%,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研究区内包括30处生态源地和106处生态节点,呈现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特点,103条生态廊道则以南北纵向分布为主。利用生态网络对生态保护重要性初始评价结果进行优化,识别并增加3.3%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全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84 362.3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0.97%。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优化结果,可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状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本研究通过叠加分析和生态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格局,可以有效提高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划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78.
【目的】通过研究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深入挖掘平凉红牛的肉用特征和遗传特性,为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4头平凉红牛阉牛,经强度育肥180 d后屠宰,年龄在24—36月龄,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指数进行测定,并选取其中3头的外脊和大黄瓜条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经育肥后的成年平凉红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相较于2019年测定的22—28月龄的平凉红牛分别增长6.96%、4.61%、4.43%、4.28%、7.90%,体斜长减少3.52%;胴体重为(417.01±56.94)kg、净肉重为(372.48±54.60)kg、屠宰率为61.56%±1.86%、净肉率为54.92%±2.60%,相较于2010年测定的24月龄平凉红牛数据分别增长12.61%、19.16%、-1.91%、3.82%,肉骨比为8.65±2.00,相较于2012年测定的22—27月龄数据增长27.96%;此外高档肉块重(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为(51.59±7.92)kg,优质肉块重(臀肉、霖肉、米龙、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辣椒条、肩肉)为(62.62±5.56)k...  相似文献   
679.
工厂化育苗又称无土育苗或穴盘育苗,是指在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利用基质和营养液迅速大量培育各类作物种苗的现代化育苗方法[1]。培育生菜壮苗是进行生菜优质高效生产的基础,传统生菜育苗大多数是采用条播或撒播等方式进行的,少部分企业采用穴盘育苗,进行手工播种,采取机械化播种的比较少,进行工厂化育苗的更少[2]。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另外传统育苗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易发生病害,壮苗率低等问题,而使用工厂化育苗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3]。生菜工厂化育苗涉及机械化播种、催芽、温湿度控制、基质配比等环节。  相似文献   
680.
【目的】制备清洁环保且高效的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方法】以椰壳基、木粉基、煤基3种活性炭为原料,通过重氮盐还原法制备催化剂,比较3种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性能,以选择最佳的活性炭催化剂。探讨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油酸酯化率的影响,确定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以煤基活性炭制备的催化剂磺酸密度最大(0.64mmol/g),其催化效果也最好,在反应6h后,油酸的酯化率可达69.7%。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1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6%,在此条件下,油酸的酯化率可达87.3%。煤基磺化活性炭催化剂在油酸酯化反应中可以稳定地重复使用3次。【结论】以煤基活性炭为原料,用重氮盐还原法可制得高效廉价且清洁环保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