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以常规早籼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播种量与壮秧剂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来确定中早39在当地的最佳播种量和壮秧剂使用量。结果表明,机插秧播种量以125~150 g/盘为宜,壮秧剂适宜用量为50~75 g/m2。  相似文献   
32.
‘金椒2号’是以金椒1A为母本,F9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朝天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全生育期180 d左右;果实小羊角形,单果质量4.5~5.0 g,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辣椒素含量0.18%,维生素C含量767.2 mg·kg-1。中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产量28 380 kg·hm-2左右。适宜浙江省及气候相似地区春季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选育增产、早熟、易栽培的中小型西瓜新品种。[方法]根据育种目标,经过多年对自选材料的品质、丰产、早熟、抗病抗裂性等进行定向的选育,得到自交系X712和J52,以J52为母本、X712为父本杂交育成‘金蜜2号’。[结果]该品种早熟,果实发育期31d,全生育为108 d。单果重量2.4 kg,单位产量31 455 kg/hm2。果实椭圆,果面浅绿色,覆深绿狭齿带,有腊粉;果实瓤色红色,口感中等,瓤质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8%,[结论]该品种属超高产小果型西瓜品种,适合浙江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确定杂交稻新组合甬优12和浙优1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以水稻品种新组合甬优12和浙优18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期进行播种,重点考查水稻的颖花退化和产量指标.[结果]试验得出,随着播种期延迟,甬优12和浙优18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同时颖花退化率出现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不同播种期影响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在该试验范围内,甬优12和浙优18的产量均以5月10日播种最高,其次为5月25日播种,播种期过迟出现结实率下降、产量骤减.[结论]水稻品种甬优12和浙优18在浙江衢州地区的最适宜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前后.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了研究杂交水稻新组合浙优18的适宜秧龄.[方法]通过相同播期、不同秧龄移栽处理,调查其对浙优18的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结果]浙优18的始穗期、齐穗期随秧龄增长而延迟,并对分蘖及成穗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秧龄影响浙优18的叶龄增长动态,尤其在生育早期表现为秧龄长叶龄指数增长慢.但在秧龄45d范围内,对产量未造成较大影响.[结论]浙优18秧龄弹性较好,有利于大面积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辣椒几种真菌性病害——早疫病、褐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立枯病、黄萎病和根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取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主要危害对象为辣椒花器和果实的几种病害——脐腐病、绵腐病、褐腐病、芽枝霉果腐病、炭疽痛和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特点,指出各病害的识别特征,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8.
以典型的广适性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为对照,以21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性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30日或6月19日播种的条件下,春优58、甬优8号、常优1号、秀水63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较强、产量高,适合在金华地区种植;在所有供试品种中,以春优58的产量为最高,达9.333 t/hm2,其最适合在金华地区作为单季稻或双季连晚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9.
外源抗坏血酸对酸雨胁迫油菜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抗坏血酸(AsA)对酸雨胁迫油菜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苏油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sA处理对pH2.5酸雨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酸雨显著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AsA后,一定浓度范围的AsA可明显缓解油菜的酸雨胁迫,生物量、叶片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显著高于酸雨胁迫的油菜,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酸雨处理油菜.但随着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等下降,而MDA和电导率上升.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对酸雨胁迫下的油菜幼苗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但浓度过高则产生促氧化作用,在试验中以4.0 mmol·L-1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0.
为推动浙中地区早稻和辣椒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集成了“早稻-加工型辣椒”水旱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周年效益,总产值可达7 945.2元/667 m2,促进了早稻和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水旱轮作,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二季作物高产高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介绍了早稻和加工型辣椒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