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6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7篇
  27篇
综合类   269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研究了设计了蔬菜嫁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利用目标与背景颜色不同的特点实现了图像分割,并用图像形态学方法寻找到嫁接苗生长点的位置,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74.
膜下滴灌是一种既节水,又能抑制土壤盐分上移的灌水技术。该文着重研究在田间条件下,滴头流量、灌水量和灌水水质对微咸水点源入渗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水平湿润锋和积水锋面随时间的推进符合幂函数关系;滴头流量越小,沿土壤深度方向上的盐分含量越小;滴头流量越大,水平方向含盐量随距离增加的趋势越不明显;灌水量是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控制盐分累积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水量不足,没有足够的入渗水量以确保盐分的淋洗;灌水矿化度的升高会显著增加土壤表层的含盐量。  相似文献   
75.
凤舞剑 《蔬菜》2010,(4):24-25
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设施蔬菜的大面积发展,为蔬菜病虫的周年危害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越冬场所,有利于病虫的发生流行,从而使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程度显著加重,防治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76.
正云龙石斑鱼又称云龙斑,体梭长形,呈灰黑色,布满白色条块花纹,并间杂白色斑点;背前部具有U形左右对称马蹄纹,体两侧分别有宽窄交替的条状白色斑纹,头部具有块状斑纹;游泳速度快,性凶猛,杂食兼肉食性;是以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胆石斑鱼)为父本、云纹石斑鱼(俗称油斑)为母本进行杂交而获得的石斑鱼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2-002-2018),具有抗逆性强、生长  相似文献   
77.
黄瓜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露地黄瓜占有一定面积,很长时间主栽品种是津研4号。该品种具有抗霜霉病及白粉病的能力,同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该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较低,一般666.7m^2产量只有2000~3000kg。为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地又先后育成了一批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这些品种较好的解决了产量问题.但由于瓜条性状、品质等方面的原因而难被消费者接受,如津杂2号,在抗病性及产量方面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由于商品性不佳,一直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78.
为明确新疆棉田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检测了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供试药剂对田旋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棉田田旋花对不同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对24%乙氧氟草醚EC的敏感性最高,对96%异丙甲草胺EC和50%扑草净WP的敏感性次之,对12.5%恶草酮EC敏感性最低。供试土壤处理剂的各处理对棉田田旋花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棉花安全。50%扑草净WP对田旋花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其次为24%乙氧氟草醚EC。  相似文献   
79.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凯  智海剑 《大豆科学》2016,(4):525-530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我国大豆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黄淮及南方大豆产区普遍发生,严重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我国不同学者曾将江苏、东北、湖北及山东等地的SMV株系做过局部划分。为促进大豆抗病育种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种质的交换,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从不同类型种质资源和国内外鉴别系统中筛选出10个鉴别能力强、反应稳定的鉴别寄主,将我国大豆产区25个省(市)的SMV划分为22个株系;通过不同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大豆花叶病毒和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基因组重组形成的SMV新类型;从种质资源中发掘出广谱抗源科丰1号和齐黄1号等优异抗源;发现其对15个株系的抗侵染作用分别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将15个抗侵染基因定位在大豆2、6、13和14号染色体上,完成Rsc3、Rsc4、Rsc6、Rsc7、Rsc8、Rsc13、Rsc14、Rsc15、Rsc17、Rsc18等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发现抗性基因成簇存在;证明抗病、系统坏死、系统花叶3类症状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发现大豆对SMV存在数量抗性(抗扩展),它由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3个抗源品种、3条染色体上的多个抗性基因,创造了兼抗20个株系的新种质;利用基因干扰原理,完成了SMV基因HC-Pro和CP及隐性大豆抗病基因eIF4E的遗传转化,在阳性后代中获得一批优异抗性材料。  相似文献   
80.
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为研发绿盲蝽引诱剂或驱避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田间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方法收集了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通过室内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最终测定了雌、雄绿盲蝽成虫对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结果表明,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而且4种棉花品种之间的挥发物差异也很显著。棉花石远321的挥发物总量最大,其中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含量最高,壬醛和罗勒烯其次。蜀葵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最少。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均能够引起绿盲蝽雌、雄成虫EAG反应,且雄性成虫的反应值大都高于雌性成虫。其中,绿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对反-2-己烯酸丁酯EAG反应值最大,芳樟醇、乙酸叶醇酯、甲基庚烯酮及DMNT也能够激发绿盲蝽较大的EAG反应。在趋向行为检测中发现,DMNT及柠檬烯等对雄性成虫具有吸引作用。对雌性成虫有吸引作用的物质有γ-萜品烯、DMNT、月桂烯、α-石竹烯、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等,其中γ-萜品烯和乙酸叶醇酯对雌性成虫具有极显著吸引效果。锦葵科候选植物挥发物对绿盲蝽雌、雄虫具有不同EAG和趋向行为反应影响,候选气味化合物可以作为设计绿盲蝽引诱剂组分进行害虫防控田间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