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41.
为了实现牛支原体P33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试验在不改变P33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情况下,根据GenBank发表的P33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IA33909.1)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法扩增P33基因,进行双酶切并将基因片段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33,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进行原核表达,再利用His-tag镍柱纯化P33重组蛋白,并对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得到牛支原体P33基因,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10 bp,重组菌株在温度为30℃、以0.5 mmol/L IPTG诱导12小时时,P33蛋白表达量最高;经His-tag镍柱纯化后P33蛋白在33 ku处有明显的蛋白印迹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说明成功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牛支原体P33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42.
家蚕微孢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总蛋白为抗原,采用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取4次免疫后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用PEG-1500进行细胞融合,第1次融合率为13.3%,第2次融合率为55.4%。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初检阳性率分别为4.68%和5.26%。经3次亚克隆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家蚕微孢子虫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G10和2B1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IFAT)和Western-bloting分析证实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是特异针对家蚕微孢子虫蛋白的,将在孢子孢壁蛋白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逻辑框架方法是科研课题计划、监测和评价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工具。它用于阐明项目投入与项目各级目标(研究活动、研究结果、项目目的和项目的总目标)间的逻辑关系。在形势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战略分析和参与人员分析)的基础上,科研人员使用逻辑框架方法可以撰写高质量的项目文本;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确定项目进展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以及项目达到预期结果所需具备的必要条件。逻辑框架方法因其简洁、全面、易于掌握而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滩羊土——草——畜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景泰滩羊典型产区草地土壤中含有Be、Pb、Ti、Ba、Mn、Ga、Cr、Ni、V、Cu、Zr、Co、Sr、Y、Yb等15种微量元素。草地混合牧草吸其中的13种,其中Yb显著减少,缺少了Be和Co。羊毛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变化很大并且复杂。滩羊成年母羊毛中只含Pb、Ti、Mn、Cu等4种元素,而二毛期即1月龄羔羊毛中含有Ba、Pb、Ti、Mn、Cr、Ni、Cu、Zr、Ag、Zn、Sr、Mo和Y  相似文献   
45.
对"八五"期间在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林场按4×3析因设计的日本落叶松不同整地与抚育方式试验林15 a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及其交互作用对日本落叶松历年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该区发展短轮伐期纸浆用材林提出了适宜的整地、抚育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日本落叶松生长和造林保存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造林次年高生长量影响显著,对15年生蓄积量的影响也达10%的显著水平,A1(60 cm×60 cm×35 cm)的造林次年高生长、15a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15年生时A1的胸径、树高、单木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6%、3.61%、12.29%和38.98%.抚育方式对造林后第3年保存率的影响达10%的显著水平,B2(7月上旬挖坑除草1次,在8月中旬再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的保存率显著高于B3(8月上旬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但3种抚育方式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整地方式与抚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但整地抚育组合A1B2的各年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组合,15年生时其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量比A0(对照)B2分别提高12.56%、14.65%、53.13%和68.16%,且A1B2的净现值最高,资金利用效果也较好;而A3B3的盈利率最高,其净现值也高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2008~2014年湖北省审定的中熟棉品种部分性状的分析。变异性分析表明,籽指和株高变异性大,生育期、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果枝数变异小。关联度分析表明,产量影响因素按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铃数、果枝数、衣分、铃重、籽指、生育期和株高,说明在遗传改良上主攻目标是单株铃数和衣分,次要目标是果枝数和铃重。要改变湖北省棉花品种相似性高的现状,迫切需要引进更多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7.
生长调节剂对落叶松杂种生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该文利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对不同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交组合半木质化插穗生根能力及扦插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选配出了有利于提高插穗生根能力的最佳生根促进剂配方. 研究表明:参试杂交组合间生根能力差异不显著,生长调节剂处理与杂交组合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 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促进落叶松杂种插穗生根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生根量和降低偏根率的作用十分显著;虽然不同浓度IBA处理(100~300 mg/L)对苗期生长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但经处理的生根插穗大田移栽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均高于对照;较高浓度IBA处理(400 mg/L)和生长调节剂配合处理对落叶松杂种半木质化插穗生根率、平均生根量和偏根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添加少量维生素的L4配方插穗生根率高达93%,每穗平均生根量多达9.4条,偏根率下降到4.5%.   相似文献   
48.
以落叶松扦插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的2个全同胞优良无性系茎和根为材料,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扦插生根过程中2个差异表达cDNA文库,酶切效率检测、连接效率检测、差减效率检测结果表明:这2个落叶松扦插生根过程差异表达cDNA文库构建成功.利用PCR扩增和点杂交试验筛选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测序,并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获得521个UniEST.  相似文献   
49.
试验检测了山西白猪174个个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基因第1内含子以CA为核心重复序列的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并利用单变量动物模型分析了多态位点对山西白猪不同阶段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座位上,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分别为198、202、204、206、208和210 bp,表现出CA重复数较低的等位基因198和202 bp频率较高,分别为0.2759和0.2385;CA重复数较高的等位基因208 bp频率较低,为0.0747;共检测到12种基因型,纯合子频率较高,均大于0.010(208/208 bp类型除外);而杂合子个体频率都较低,为0.017。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GF-Ⅰ基因型对山西白猪群体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和体高、体长、胸围、背膘厚等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204/204 bp基因型个体不同生长阶段体重高于其他类型个体,而6月龄活体背膘厚又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个体,符合中国当前猪育种方向,在选育中应优先选留。  相似文献   
50.
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的使用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碳平衡。为解决目前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归属和碳排放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为将来中国制定林业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参考,对比分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缺省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等4种计量方法在计量范围、碳储量归属和碳排放分配及其应用等方面的不同;然后从中国未来承担减排责任和不承担减排责任两方面分析了选择不同方法将给中国带来的潜在影响。储量变化法对中国较为有利,建议中国应率先加强不同计量方法学应用潜在影响方面的定量研究,并补充完善计量参数不确定方面的研究内容。图1表1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