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86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62篇
  57篇
综合类   753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376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鱼腥草在家畜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俭  易濒  伍贤进 《畜牧与兽医》2005,37(11):41-42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及长江以南各地。本文介绍了鱼腥草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理作用,鱼腥草及其制品在家畜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根据Genbank上已报道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2对LAMP引物(P-F3/P-B3、P-FIP/P-BIP),通过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RT-LAMP检测方法,并通过酶切的方法对阳性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反应体系内1pg的PRRSV的RNA,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通过在反应中加入SYBR-Green I荧光染料后可以方便地用肉眼对试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判定。所以,本研究建立的PRRSV的RT-LAMP检测方法能够满足基层临床PRRSV病原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虾养殖过程中红体病的诊断和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测定健康和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的肝胰腺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的比活力及其性质差异。[结果]2种来源NAGase的比活力、基本酶学性质等均存在差异。对虾患红体病后,肝胰腺NAGase的比活力和最适温度下降,但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Km、Vm值和活化能上升。[结论]该研究表明NAGase与对虾患病可能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了湖南省桃江县杜洛克公猪不同季节精液品质的变化.自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对桃江县种畜繁殖场3头杜洛克公猪的精液生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季节是影响湖南省桃江县公猪精液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夏季杜洛克公猪精液的品质较差,精子活率较其它季节显著下降,顶体完整率较其它季节也有所降低;秋季杜洛克公猪精液...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蜡蝉科及其各亚科的分布格局与起源。【方法】根据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以搜集到的标本和权威文献记录为依据,建立蜡蝉科物种及地理分布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对地理分布数据库进行运算,得到蜡蝉科物种地理分布图,用区系相似系数分析区域间物种的相似性。【结果】(1)蜡蝉科在新热带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达290种,其次是东洋区、非洲区和澳洲区,在新北区和古北区较少;(2)新热带区分布的属和特有属最多,非洲区次之,东洋区的特有属比例小于前2个大区,澳洲区分布属较少,但特有属比例很高,古北区分布的特有属明显较少,新北区无特有属分布;(3)新北区和新热带区蜡蝉科物种的相似系数为4.38,古北区与东洋区的相似系数为2.29,其他各区之间的相似系数都较低。蜡蝉科中Lyncidinae、Phenacinae、Poiocerinae和Strongylodematinae 4个亚科均起源于新世界;Aphaeninae、Xosopharinae和Zanninae 3个亚科起源于旧世界;Amyclinae、Dichopterinae、Enchophorinae和Fulgorinae 4个亚科可能分别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结论】各大区间蜡蝉科种类相似性系数高低与该科的地质演化历史密切相关。蜡蝉科可能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起源时间可能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 Ma。  相似文献   
26.
根据2004年以来上海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总结其综合防治技术,以为上海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28.
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是引起幼龄大熊猫腹泻的主要病原,对圈养大熊猫产生了较大的危害。轮状病毒结构蛋白VP6是一种载体蛋白,可介导黏膜免疫反应。VP7是轮状病毒结构蛋白中主要的中和抗原。因此,VP6-VP7的融合表达作为候选抗原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存在表达量低、可溶性差以及纯度低等弊端。本研究使用醛缩酶(E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麦芽糖结合蛋白(MBP)3种融合标签,以实现获得表达量高和纯度高的GPRV-VP6-VP7重组表达蛋白。将扩增的VP6、VP7基因片段利用同源重组酶构建到含3种融合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1b上,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低温诱导表达。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和Image J分析蛋白表达量和可溶性,Western blot分析得到表达的重组表达蛋白正确且具有蛋白活性。实验结果证明,EDA标签能显著促进VP6-VP7蛋白的原核可溶性表达,提高VP6-VP7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29.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倩 《北京农业》2014,(6):236-237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磷循环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绿肥影响土壤磷循环的微生物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剖析长期绿肥还田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旨在阐明绿肥对土壤磷循环影响的微生物机理,为绿肥的科学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以中国湖南祁阳绿肥及稻草还田定位试验的水稻根际土为材料,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土壤微生物DNA进行PE150 (双端读长150 bp) 宏基因组测序,使用MetaWRAP软件中的read_qc模块进行质控,用assembly模块megahit方法进行组装;基于组装的较长序列 (> 1000 bp) 使用Diamond软件的BLASTX和UniProtKB/SWISS-PROT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根据磷活化 (磷酸酯矿化、膦酸酯矿化、无机磷溶解)、磷吸收 (膦酸酯运输、磷酸酯运输和无机磷酸盐运输) 和缺磷诱导响应调控三大类主要磷循环功能相关基因 (重点关注的6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 进行筛选;再利用R语言进一步分析水稻根际土壤中磷循环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及其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阐述绿肥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  土壤pH等9个常规指标在有、无绿肥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无稻草还田时,绿肥处理对6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中的11个相对丰度影响显著,这11个基因广泛分布在除磷酸酯运输及无机磷溶解外的5个功能组中,其中phnA、phnN、phnV等3个基因相对丰度上升,phnI、phnL、glpB、glpO、pitA、phoA、phoP、phoU等8个基因相对丰度下降。而在稻草还田时,绿肥处理仅phnPP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磷酸酶活性、无机磷溶解基因pqqB、pqqC 、pqqCD、pqq E、pqqF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P < 0.05);无机磷溶解pqqB、pqqC 、pqqCD、pqq E等4个基因相对丰度分别与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 0.05)。冗余分析 (RDA) 结果表明,绿肥处理通过pH、AP以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磷循环功能基因。  【结论】  绿肥翻压下水稻根际微生物磷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深受稻草还田的影响。与单绿肥或单稻草还田相比,绿肥翻压基础上增加稻草还田对磷循环功能基因影响效果不明显,秸秆甚至减弱了绿肥对磷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绿肥和稻草还田下不同微生物及不同磷循环功能基因之间存在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