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方舟  梁宝忠 《农业质量标准》2012,(2):I0002-I000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三品一标”发展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加强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02.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紧紧抓住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违法成本低、行业诚信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又一个重大举措.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3.
秋季我国近海不同海域短蛸角质颚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舟  金岳  胡飞飞  马迪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8,42(7):1050-1059
根据2015年10—11月在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93尾短蛸样本,通过标准化方法对不同海域短蛸的10项角质颚形态值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同时建立判别函数以区分不同群体。结果显示,东海和黄海样本短蛸个体大小较为类似,南海个体明显较小;经角质颚形态值标准化处理,南海海域个体的角质颚形态比其他2个海域更小;方差分析显示,3个海域短蛸角质颚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除了下翼长外,东海与黄海个体的角质颚形态值均不存在差异,而南海与其他2个海域的角质颚形态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主成分因子均为下颚形态值,第二、第三主成分均为上颚形态值;通过逐步判别分析,选取了6项角质颚形态值建立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在80%以上;回归树分析结果发现,短蛸的下颚形态值(下头盖长和下翼长)能够更快速地辨别不同海域的短蛸。研究表明,因摄食和栖息环境的不同,不同海域短蛸角质颚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通过角质颚的形态来判别短蛸的种群。  相似文献   
104.
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大洋性鱿鱼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始于198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远洋鱿钓渔业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持续对三大洋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一批新资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并得到商业化捕捞。根据2003—2017年我国鱿钓船对三大洋公海大洋性鱿鱼资源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对其基础生物学、资源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等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初步了解重要经济鱿鱼资源特性。研究概述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状况,并提出可持续开发世界大洋性鱿鱼资源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通过对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三大洋7个渔场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新增作业海域超过1×10~7 km~2,估计新增渔场的资源蕴藏量在500万t以上,初步掌握了渔获个体大小等基础生物学特性、资源丰度空间分布及其与海表面温度的关系,发现不同作业渔场的渔获个体差异明显,渔场形成的适宜海表面温度有较大差异。研究建议,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鱿鱼资源,建议开展系统科学的渔业资源国际合作调查,开展基于硬组织的大洋性鱿鱼年龄与生长、群体结构、生活史过程、洄游分布、高精度的渔情预报以及大洋性鱿鱼资源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鱼类耳石外部形态变化与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2017年9月—2018年3月间在东、黄海外海采集的335尾蓝点马鲛样本,以耳石长、耳石宽、背长、背宽、腹喙长和基叶长为基本形态学参数,运用函数拟合、方差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蓝点马鲛耳石与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蓝点马鲛耳石呈乳白色,近似长方形,背面外凸、正面内凹,外部有较多突起的小齿,呈锯齿状,整体弯曲呈现瓦状。左右矢耳石没有显著性差异。蓝点马鲛耳石质量及6项形态参数指标均与叉长有着显著的关联,均为幂函数拟合结果最优。随着蓝点马鲛生长,该鱼耳石形态特征随叉长变化差异显著,耳石的总长度不断增加,而背区和腹区不断向耳石中心缩小,后区长度增加,翼长也不断增加,总体上呈现纵向缩小,横向增长的趋势且在350~400 mm时的生长与其他叉长组有着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6.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等严峻挑战,各级农业部门在切实抓好农产品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绩突出。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产品、  相似文献   
107.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鱿钓渔场时空分布年间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其中分布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的渔场是极为重要的作业海区,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有助于合理利用该资源。根据2008~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的生产统计资料,利用空间距离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年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2008年的产量明显高于其它三年,2008年渔场主要分布于46°S以南,与其它三年也有所差异。产量重心在各年的2月份差异最小,3月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计算欧式距离表明,2008年和2010年产量重心空间距离最小,2010年和2011年空间距离最大。聚类分析表明,2008年与2010年归为一类,2009年和2011年为一类。对不同月份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年份2月均在一类中,空间差异较小,其它月份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同一年相邻月份渔场变化不明显。研究认为,阿根廷滑柔鱼年间渔场分布变化很大,今后应该结合各项生物学指标和海洋环境因子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方舟  梁宝忠摄影 《农业质量标准》2010,(2):F0002-F0002,I0001
2010年3月18—19日,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0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9.
黎婷婷  周敏华  王超  方舟 《水产学报》2023,47(8):089306-089306
为了探究个体发育和食性对金乌贼角质颚形态的影响。实验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地标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黄海南部采集的金乌贼角质颚进行形态分析,共对138对金乌贼的上、下颚分别定义了27个地标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发育阶段的金乌贼上、下颚的大小、形态及异速生长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性别的上颚形态存在显著差异。②未成熟期的金乌贼角质颚的喙部较弯曲和尖锐,亚成熟期的角质颚头盖和翼部变宽,喙部也较尖锐,而成熟期的角质颚喙部短钝,侧壁较尖长,下颚翼部宽大。研究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角质颚的发育机制可能是为更好地适应摄食对象变更,满足摄食需求做出的响应。这些与个体生长发育和摄食习性相关的表型可塑性反映了金乌贼角质颚的生长规律和金乌贼对食物资源的适应性利用。本研究通过分析金乌贼角质颚形态的生长变化,完善了金乌贼的基础生物学信息,为金乌贼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转TLR4基因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获得高效表达目的基因TLR4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以便在胚胎移植前的体外筛选过程中,确定优越的转基因供体细胞,从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生产抗病转基因绵羊的效率。本研究通过优化脂质体与质粒载体的比例浓度,进而再去转染原代培养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以EGFP(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作为报告基因,从形态学与分子水平鉴定出已经稳定表达目的基因: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基因的细胞系。最终经过筛选与纯化得到3个表达目的基因TLR4的细胞克隆,经RT-PCR与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在第二代转染的细胞中TLR4的表达最高,相对于未转染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升高了9.65倍(P<0.01),并藉此为最终制备抗病转基因羊新品种,从提供稳定表达TLR4基因的转基因供体细胞系角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