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通过碱性木聚糖酶热稳定性的研究探究其半衰期和保质期。方法:首先对碱性木聚糖酶溶液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然后再进行碱性木聚糖没固体制剂的热稳定性研究,最后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得出各自的半衰期和保质期。结果:碱性木聚糖酶溶液的温度范围60~70℃,热处理时间1~6 min,6 min后残留酶活最高为35.87%~0,25℃的半衰期和保质期分别为13.73 d和2.08 d;碱性木聚糖酶固体制剂的温度范围100~120℃,热处理时间1~6 h,6 h后残留酶活为81.96%~25.99%,25℃的半衰期和保质期分别为4 920.37 d和748.25 d。结论:碱性木聚糖酶固体制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保质期优于酶制剂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2.
核酸叶面肥是酵母核糖核酸在麦芽根核酸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成的核酸小分子制成的有机肥料,在玉米应用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探索。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核酸叶面肥对玉米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提高SOD和POD活性,有效减少叶片中MDA的含量达到壮苗,提高植株抗逆境能力;有效抑制水分蒸腾,提高植株抗旱能力,促进玉米生长,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3.
木聚糖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聚糖酶是可以降解木聚糖的水解酶,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木聚糖是以木吡喃糖为单位的由β-1,4键连接的半纤维素,在自然界中含量占生物量的30%。不同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具有不同的酶学特征及应用领域。利用微生物发酵开发木聚糖酶应用于造纸工业、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制药工业等众多领域,既有利于资源利用,又利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4.
核酸叶面肥在蔬菜生产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叶面肥是以核酸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有机叶面肥,主要成分为核苷、核苷酸、嘧啶和嘌吟等核酸小分子、蛋白质、糖和矿质元素,其无公害,无污染,适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以油麦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叶绿素、根系活力、株重、叶数和叶长经济性状研究,确定核酸叶面肥的最适喷施浓度,为核酸叶面肥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核酸叶面肥是一种含有核酸小分子,采用酶解方法将核酸降解为一定小分子制成核酸叶面肥,在短时间内大部分被植株吸收,对其在小麦的喷施浓度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最佳喷施浓度为300m l/l,并为核酸叶面肥大规模推广做好大田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6.
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液经过板框过滤和陶瓷膜微滤,板框过滤总糖和果糖的收率均在90%以上,菌数从2.05×1014个·m L-1降低到1.61×109个·m L-1;陶瓷膜微滤总糖和果糖的收率均在87%以上,菌数从1.61×109个·m L-1降低到1.06×106个·m L-1。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液后处理总糖和果糖的收率均在80%以上,菌数从2.05×1014个·m L-1降低到1.06×106个·m L-1,发酵液的后处理达到了除菌和右旋糖酐高收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7.
右旋糖酐发酵液中的主要组成为右旋糖酐和果糖。基础超滤截留液中的果糖残留21%。采用截留液补水继续超滤,确定了补水量和补水的方法,与基础超滤相比,截留液果糖残留下降50%,滤过液果糖的收率达85%~90%,截留液果糖残余率10%以内。减压浓缩超滤过液,总糖和果糖的收率分别达90%和85%,其主要成分为果糖,约85%~90%。从右旋糖酐发酵液中分离制取的果糖浆浓度70%~75%,果糖含量可达600 mg·mL~(-1),总糖收率40%以上,果糖收率70%以上,1kg蔗糖的发酵液可得到360 g以上的果糖。  相似文献   
28.
现有的右旋糖酐原料药生产工艺中,用乙醇沉淀法将右旋糖酐发酵液中的高分子右旋糖酐分离为粗酐,不经干燥直接溶解为右旋糖酐溶液,盐酸水解分离纯化为药用右旋糖酐,水解液中有乙醇残留。因此用右旋糖酐酶替代盐酸水解右旋糖酐时,必须考虑乙醇对右旋糖酐酶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乙醇对右旋糖酐酶酶解反应、稳定性及右旋糖酐酶解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右旋糖酐溶液中乙醇含量30.0%以下对右旋糖酐酶酶解反应本身无影响。低温(4℃)条件下,右旋糖酐酶在30%以下的乙醇溶液中相对稳定。在热的乙醇溶液(50℃)中造成酶蛋白凝聚变性而失活,乙醇浓度越大,这种现象越严重,不同的乙醇浓度,右旋糖酐酶活力损失不同。乙醇对右旋糖酐酶解的影响因乙醇浓度的不同而不同,5.0%以下影响较小,7.5%~15.0%影响在同一水平,17.5%以上影响加剧,但是乙醇对右旋糖酐酶解的影响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