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0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昆虫保幼激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主要是受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atropic hormone;PTTH);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Ecdysteroids)及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街3种激素所控制。PTTH顾名思义是一种刺激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的激素,而JH和蜕皮激素是直接控制昆虫生长、变态的重要激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昆虫激素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虽然JH的研究较蜕皮激素的研究水平稍许滞后,但也有了长足进行,特别是咽侧体抑制素的种类、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和JH运载蛋白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方式 ,分析维生素B6(VB6)对家蚕丝腺生长、血淋巴蛋白质浓度、血淋巴游离氨基酸组成变化及氮代谢终产物尿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5龄期家蚕在缺乏VB6条件下 ,丝腺生长严重受阻碍 ,血淋巴蛋白质不能正常合成 ,使体内氨基酸转化利用率下降 ,氮代谢终产物尿酸的排泄量增加 ,血淋巴中部分游离氨基酸浓度下降 ,特别是合成丝蛋白质主要成分的Ala、Ser和Tyr等蚕体非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率显著减少 ,而Gly、Orn和Cysta等的浓度增加异常 ,导致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动态平衡破坏 ,显示蚕体内因VB6缺乏引起氨基酸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外试验和经口添食试验表明,家蚕消化液对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消化液的强碱性或消化液中存在的蛋白酶的分解作用 所致.因此,利用外源性消化酶的可能途径是先经酶促反应,将大量纤维素或果胶等 转变成可吸收利用的还原糖形态,然后进行给饵.  相似文献   
14.
用8种脱脂大豆粉和纤维素粉含量不同的半合成饲料饲养4龄蚕.结果表明取食蛋白质含量为7.79%和11.69%饲料的幼虫分别仅存活5.7天和6.8天,取食蛋白质含量大于15.59%的幼虫能正常蜕皮,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15.59%增至38.97%,4龄历期从8.7天缩短至6.7天,平均干物食下量和消化量分别从每蚕485mg和149mg降至224mg和127mg,近似消化率则从32.04%增至52.05%.  相似文献   
15.
桑蚕雄蛾与药食两用的中药配制成的桑蚕雄蛾酒,经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应激能力(包括缺氧试验、高温试验和游泳试验)试验表明:桑蚕雄蛾酒的安全性极高;应激能力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小蚕人工饲料1龄1回育研究(简报)吴小锋,徐俊良(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Studiesontheyoungsilkwormrearingwithartificialdietonceforainstar¥WuKiaofeng;XuJun...  相似文献   
17.
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BRAC)蚕业项目介绍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吴小锋,徐俊良,楼程富浙江省丝绸进出口公司王象礼引言孟加拉蚕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仅拉吉沙希地区(Rajshahi),1856年的生丝产量就达到186吨。然而,到了1986年,整个孟加拉的...  相似文献   
18.
外源性JHA和MH对家蚕丝腺生长的影响,因蚕儿的发育时期及使用剂量不同而异;在5龄前期,JHA抑制丝腺生长,MH促进生长;而在5龄后期,JHA的促进作用大于MH;若进行激素连续处理或一次性高剂量注射,则两种激素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调节蚕的生长发育、控制其经过和茧质,有利于调节桑叶余缺、劳力安排和以现行四眠性蚕种生产多种纤度茧丝供应市场,拓宽蚕丝的用途。1986年我们用anti-alla-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并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探讨了叶质、蚕品种和几种营养添食物与叶丝转化率的关系,初步结果为:(1)证实了本试验范围内诸因素中,叶质是影响叶丝转化率最重要的因素,嫩叶高于中叶,中叶高于老叶,并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水平。(2)春期就三个杂交组合比较表明,春_3×春_4叶丝转化率显著地高于其余二个杂交组合。杭_7×杭_8与东肥×华合之间无显著差异,杭7×杭_8叶丝转化率低的原因是结茧率低。故认为选育好养高产的蚕品种,也是提高叶丝转化率的重要方面。(3)通过维生素C及B_6、磷酸氢二钾、赖氨酸以及尿素等添食比较认为:维生素C、磷酸氢二钾、赖氨酸添食价值不大,尿素添食有效,春期达极显著程度,早秋未达显著水平,是由于三位级均是尿素,且浓度(0.5%、0.7%、1%)比较接近。维生素B_6(每克桑叶干物添加50微克)添食对提高叶丝转化率有极显著的效果。饲育环境干燥时,清水添食也能明显改善蚕的营养状况,提高叶丝转化率。(4)比较了春、早秋、中秋各试验号不同组合对叶丝转化率的影响,发现理想组合中嫩叶始终是基本条件,至于嫩叶中哪些成分起决定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