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田斌  徐丽丽  王涛  宗世祥 《植物保护》2017,43(5):113-118
以宁夏地区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榆木蠹蛾、沙蒿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在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同时比较了沙棘木蠹蛾不同虫龄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3种木蠹蛾的过冷却能力基本相似,沙蒿木蠹蛾在3种木蠹蛾中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低温驯化对木蠹蛾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影响明显,榆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2013年3月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显著高于2014年1月,两种木蠹蛾表现出耐结冰型昆虫的特征。沙棘木蠹蛾各虫龄阶段之间的过冷却能力差异不显著,但高龄越冬幼虫具有更好的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松褐天牛引诱是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之一。作者通过对不同诱捕器器型与不同诱芯进行组合应用试验发现,十字挡板型诱捕器的诱捕量显著高于多层式诱捕器,十字挡板诱捕器(A型)的平均诱捕量为69.3头/器,是多层型诱捕器(B型和C型)平均诱捕量的5.75—17.69倍;而Z,H诱芯的诱捕效果则明显高于L诱芯,Z,H型诱芯的平均诱捕量分别为40.6头/器和37.0头/器,而L型诱芯的平均诱捕量仅为7.7头/器;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了十字挡板型诱捕器+Z诱芯和十字挡板型诱捕器+H诱芯2种对松褐天牛具有高效诱捕作用的组合模式。其中,十字挡板型诱捕器+Z诱芯模式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每套年诱捕量为90.7头;十字挡板型诱捕器+H诱芯模式的诱捕效果次之,平均每套年诱捕量为75头。  相似文献   
43.
参照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扩散蔓延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险性做出风险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江苏省的风险性R值为1.60,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作者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4.
太行山绿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六大生态林业建设工程之一。文章结合当地示范工程混交造林的实施,对工程的实际操作技术及工程的管护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造林地的选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预整地、苗木的选择栽植、造林技术、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5.
管氏肿腿蜂在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维持生态平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管氏肿腿蜂产卵器和其上感器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产卵器结构和感器类型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的产卵器为一般产卵器,由第1产卵瓣、第2产卵瓣以及第3产卵瓣构成。管氏肿腿蜂产卵器上共具5种感器类型,为末梢锥状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凹窝感器。第1、第2产卵瓣上皆未观察到感器分布,第3产卵瓣端部密布感器,侧边具十几个凹窝感器。根据感器形态结构和以往研究对各类型感器在管氏肿腿蜂产卵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合理推测。初步探讨了该昆虫天敌的产卵感受机制,对掌握其产卵选择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也为进一步的电生理、电化学实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茶叶是浙江省出口农产品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浙江茶叶出口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通过对浙江省近几年茶叶出口的分析,总结影响浙江茶叶出口贸易的一些原因。分析认为,提升浙江茶叶出口量首先要保证质量,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下调整出口贸易模式,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浙江茶叶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7.
冬季天气寒冷、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因此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会引起产蛋率的下降,加大产畸形蛋及薄壳、软壳蛋的机率,严重时还会加大鸡群的死亡率,给养殖生产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冬季要做好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提高生产效益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牛奶中的脂肪在鲜乳与乳制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常作为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依据。影响奶牛乳脂率高低的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和饲料是两个因素外,饲养管理也很重要。在当前养牛生产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牛乳的乳脂率。  相似文献   
49.
引进的种猪成功的度过过渡期,对其以后的生产至关重要。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以引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菌种保藏中心菌种资源库的7个松乳菇菌株为材料,通过筛选出的碳源、氮源基础培养基,对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度进行观察,确定出适宜的松乳菇菌种和固体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有所不同,其最适碳、氮源亦有所不同;添加松针水可以有效提高菌种菌丝的生长速度。83417菌株为较适宜培养的菌株,其最适固体培养基组成为KH_2PO_4(0.3 g)、MgSO_4(0.5 g)、FeSO_4(0.5 g)、蔗糖(19.9 g)、琼脂(20 g)、蛋白胨(1 g)、VB_1(0.1 g)、松针水(1000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