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3年田间试验,探索贵州黄壤坡耕地玉米-小麦间套作体系作物增产、环境友好的适宜氮肥施用量。本研究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N 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N 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结果表明:玉米在0~14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4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在0~243.25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43.25 kg/hm~2的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小麦在0~150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50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23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3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315 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315 kg/hm~2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3年试验周期内氮素利用率较低,不超过25%;土壤中残留无机氮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以NO3--N为主,100 cm土体累积的NO3--N与周年施氮量呈正相关(R2=0.746 3)。N0、N1、N2、N3、N4、N5处理的0~100 cm土体累积无机氮分别为275.5、301.5、292.1、366.5、431.2、616.9 kg/hm~2,N0、N1、N2、N3、N4、N5处理的耕层土壤无机氮占100 cm土体内土壤无机氮的比例分别为18.1%、19.0%、27.3%、26.2%、33.9%、22.1%。耕层无机氮表聚效应较弱,而土体累积无机氮含量较高。当每年施氮量为225.6~264.6 kg/hm~2时,籽粒产量为3 784.8~3 888.2 kg/hm~2,NO3--N积累量在217.5~228.9 kg/hm~2,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增产,土壤NO3--N积累量平均增速为0.29 kg/kg,是贵州黄壤坡耕地麦-玉间套作体系氮肥适宜施用量,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配方肥对党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条件下党参配方肥对党参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生物炭及硫酸锌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党参产量为2323.38±155.76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33.89%,增加纯收益12845元/hm~2;党参炔苷含量、多糖含量分别较农民习惯增加0.02、1.34百分点。因此,党参推荐施肥过程中,在均衡氮磷钾养分的基础上,还需结合考虑土壤调理,才够能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3.
曝气处理广泛用于沼液滴灌前处理中,合理的曝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低沼液后续滴灌时发生堵塞,但目前缺乏相关工艺参数。基于此,该文从提高沼液农用生物有效性入手,对影响曝气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曝气能够降低沼液中氨氮、总磷含量和生物毒性,且添加好氧污泥情况下下降更明显。以保持沼液中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时,最优曝气参数为:好氧污泥量8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2h、气水比20、p H值8.5;以降低沼液生物毒性为目标的优化曝气参数为:好氧污泥量6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1h、气水比40、p H值6.5。通过玉米水培试验对2种优化方案进行验证,沼液氨基酸浓度的优化方案更利于玉米生长,而玉米在基于降低沼液生物毒性的优化方案中的生长情况较差,甚至劣于未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4.
养猪废水中丰富的氨氮可为微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但是高质量浓度的氨氮会抑制微藻生长。以近具刺链带藻为对象,考查微藻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氮废水中的生长情况,同时探讨曝二氧化碳气体对微藻在高氨氮废水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氨氮的质量浓度为350~900 mg·L-1时,近具刺链带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培养7 d后,各处理微藻的生物量仅增加0.08~0.13 g·L-1。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曝二氧化碳气体处理后,微藻的生长情况明显改善,各处理的生物量增加了0.32~0.47 g·L-1。未曝气处理的废水pH值呈下降趋势,7 d后下降了约0.50;而曝气条件下废水的pH值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第1天到第2天上升了约1.50,从第2天开始至第7天,下降了约0.40。试验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在3.76%~20.10%。研究结果证实,过高质量浓度的氨氮确实会抑制微藻的生长,但通过曝二氧化碳气体的形式可以改善微藻在高质量浓度氨氮废水中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35.
为菌草替代木屑种植灵芝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黔芝2号为试验菌株,设置8种不同配方梯度的巨菌草替代木屑的培比试验,并通过测定黔芝2号的菌丝长势、农艺性状、多糖含量和三萜类物质含量等指标,筛选适宜种植黔芝2号且高产、稳产、活性物质含量高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配方3(巨菌草30%、木屑48%、麸皮20%、石膏1%、蔗糖1%)栽...  相似文献   
36.
以'黔椒11号,辣椒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腐殖酸液体对贵州鲜食辣椒产量、品质、养分积累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探明腐殖酸液体肥对贵州鲜食辣椒生物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腐殖酸液体肥在贵州辣椒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FP处理相比,CSF、CLF1、CLF2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辣椒鲜产水平,增幅分别为6.12%、9.12%、2.30%,但是LF处理则出现降低,降幅为6.99%.CSF、CLF1、CLF2处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提升,但是LF处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则出现降低.从肥料利用率看,CSF、CLF1、CLF2和LF处理可以提高氮肥和磷肥的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其中CLF1处理的肥料表观利用率最优,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9.01%、14.68%、46.54%.在贵州鲜食辣椒种植栽培中,采用复合肥作基肥、腐殖酸液体肥作追肥的施肥方式可以实现辣椒增产提质以及肥料减量增效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7.
以四季小白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黄壤镉(Cd)污染的缓解作用及普通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降低其生物富集系数,从而缓解Cd对普通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普通白菜的出苗率及株高、根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等生长指标,显著降低植株体内的Cd含量,抑制Cd从地下部转运到地上部。综合来看,10%生物炭添加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