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测定了Na2CO3胁迫下五种禾本科牧草苗期的植株存活率、生物量、生长胁迫指数等生长指标与其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五种牧草的存活率(浓度>0.5%)、鲜重与干重均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草种间耐盐性差异显著,其耐盐性强弱顺序是野大麦>披碱草>肥披碱草>老芒麦>无芒雀麦.  相似文献   
12.
13.
PIP基因家族是AQP基因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家族基因广泛参与运输水分及其他小分子、响应各种非生物胁迫、参与植物的开花与生长、气孔活动、种子萌发。本研究主要以蓖麻(大戟科)为材料,基于蓖麻基因组数据库,进行蓖麻PIP基因家族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0个PIP基因成员,且不同蛋白质序列和特性都存在较大差异;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RcPIP10具有3个外显子,其余的都具有4个外显子,motif 1、motif 2、motif 5、motif 8是蓖麻PIP基因的特征基序;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RcPIPs基因分成2个亚族且每个亚族均有5个基因,其中有2对基因在进化关系上成对出现,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跨膜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蛋白RcPIP1~RcPIP9均有6个跨膜结构域,而RcPIP10仅有4个跨膜结构域,证实蓖麻家族PIPs大部分具有MIP超家族典型的跨膜螺旋特征;基因定位显示,10个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到9条染色体上,有8条染色体各分布1个RcPIP基因,仅有1条染色体分布2个RcPIPs基因。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大戟科植物和其他植物的PIP基因的功能分析和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以芍药为研究对象,建立芍药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试验筛选最佳结果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15min,基本培养基为1/2MS,抗坏血酸(100mg·L-)1,诱导愈伤阶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配比为ZT(2.0mg·L-1)+IAA(0.4mg·L-)1,胚状体分化阶段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生根阶段为IAA(0.4mg·L-)1。抗性筛选时适宜的卡那霉素Km浓度为4mg·L-1,遗传转化受体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以芍药为研究对象,建立芍药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试验筛选最佳结果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15min,基本培养基为1/2MS,抗坏血酸(100mg·L^-1),诱导愈伤阶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配比为ZT(2.0mg·L^-1)+IAA(0.4mg·L^-1),胚状体分化阶段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生根阶段为IAA(0.4mg·L^-1)。抗性筛选时适宜的卡那霉素Km浓度为4mg·L^-1,遗传转化受体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6.
HKT转运蛋白是存在质膜上的一种离子运输体,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负责Na+运输和K+-Na+同向运输的一种跨膜蛋白。HKT转运蛋白受到HKT家族基因表达调控。过量表达的HKT家族基因能够提高植物Na+转运或K+-Na+同向转运蛋白活性,使植物体内Na+再循环、降低体内Na+浓度、维持K+/Na+比值、保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该研究主要对HKT家族基因的发现、克隆与SOS、NHX等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其表达蛋白的结构、功能与耐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了解其功能和作用机理,为植物耐盐基因工程奠定基础,获得耐盐的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17.
Na2CO3胁迫对牧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Na2CO3胁迫下五种禾本科牧草苗期的植株存活率、生物量、生长胁迫指数等生长指标与其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五种牧草的存活率(浓度>0.5%)、鲜重与干重均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草种间耐盐性差异显著,其耐盐性强弱顺序是野大麦>披碱草>肥披碱草>老芒麦>无芒雀麦。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是非生物胁迫的重要因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品质产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水分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系统的揭示植物根系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从而深入了解水分胁迫下植物根系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植物根系响应水分胁迫机理。该研究对植物根系在干旱和洪涝胁迫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干旱和洪涝胁迫下植物根系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描述了特定蛋白网络及其相关应答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生物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探讨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研究植物抗逆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开展逆境胁迫耐受性植物育种有着重要意义。综述了植物根系在非生物胁迫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蛋白质水平的动态变化,描述了特定蛋白质网络及其相关应答机制,并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高浓度Na Cl胁迫下,土壤中Na~+和Cl~-浓度过高将导致植物机体出现渗透压改变和离子中毒的现象,致使植物代谢异常。此外,盐胁迫还影响植物的Ca~(2+)和K~+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为抵御高浓度盐对自身的毒害作用,通过膜逆向转运蛋白将细胞内过多的Na~+向外排出细胞和将Na~+运入液泡区隔化。对膜逆向转运蛋白在Na~+和Cl~-的吸收、外排和离子区隔化以及膜逆向转运蛋白在植物抗盐性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