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不同采收期大青叶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大青叶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大青叶合理的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大青叶中包括3种重金属在内的8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7月采收的药材中靛玉红的含量明显高于11月采收药材。7月采收大青叶中Ca、K、Zn、Cu元素的含量均高于11月;11月采收药材中Pb等3种重金属含量均大于7月采收药材。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必要调整大青叶传统采收时间,应以7月为最佳采收季节。  相似文献   
102.
提出了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是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建成园林式度假区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阐述了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中的外业调查、造林布局及技术设计等3个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确保造林顺利实施的各种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为了丰富陕北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基于50份黑龙江大豆资源和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调查大豆全生育期的9个农艺性状,基于变异系数计算,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分枝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优势指标;因子分析结果可知,9个农艺性状可归为5个主效因子,其中单株荚粒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第一主效因子,百粒重为第二主效因子,分枝数、全生育期和节间长度分别为第三、四和五主效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大豆资源聚为4个类群,其中第四类群和其他三个类群的差异较大,单株荚粒数具有显著优势,适宜在当地种植。研究通过对50份大豆资源进行9个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综合评价,总结当地大豆的生产特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为丰富当地的大豆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配施对黄土旱区大豆光合性能、生物量分配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汾豆78号’为试材,化肥比例配施(N、NPK、2NPK)、化肥有机肥配施(NPK-O)、化肥生物菌肥配施(NPK-B)及露地施氮对照6个模式处理,解析叶片光合生理变化和生物量积累、分配规律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1)2NPK、NPK-O和NPK-B模式大豆开花期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及蒸腾速率提升1.8%~5.3%,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8.8%~19.3%;(2)NPK、NPK-O和NPK-B模式显著提升大豆结荚期茎、叶生物量19.9%~46.3%;(3)NPK、2NPK和NPK-B有效调控豆荚、籽粒间生物量转化,显著提升粒荚比、收获指数11.9%和19.6%;(4)化肥优化配施模式大豆产量平均增幅34.0%,而NPK-O平均增幅41.3%,NPK-B平均增幅36.8%。总之,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配施具备优化土壤水肥环境,有效调节大豆叶片光合性能和生物量分配,保证旱地大豆产量稳定提升的根本效能。  相似文献   
105.
以晋黍7号为材料,研究了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各生育期植株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相比,分蘖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SPAD分别提高3.8%、10.2%;单株绿叶面积分别提高17.9%、59.1%;拔节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净光合速率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8%、28.7%,旗叶蒸腾速率分别增加7.5%、23.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下降幅度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低16%、25%。在不同的覆膜方式中,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产量最高,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7.6%、51.2%。因此,膜侧穴播有利于糜子光合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6.
糜子叶片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3个抗旱性不同的糜子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糜子叶片具有旱生结构特征,叶肉细胞呈长方形,且长轴方向垂直与叶片表面,上下表面都有气孔分布,下表皮气孔下陷,气孔密度大于上表皮,上下表皮被有蜡质和表皮毛;参试材料18个旱生结构指标中的10个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聚为4类;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叶肉细胞表面积、上表皮长细胞长度、下表皮气孑孔长度、泡状细胞长度是各类的典型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参试糜子品种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陇糜8号、内糜5号、榆糜3号.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作为闽台先行先试实验区,平潭岛的经济发展迎来难得的时代机遇,也为平潭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之前平潭岛内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本文应用文献检索法和实地调研法,针对平潭岛的旅游资源提出滨海休闲旅游产品类型的开发思路,并从产品促销策略及市场营销渠道2个方面探讨了平潭滨海休闲旅游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08.
为明确胺鲜酯(DTA-6)浸种对糜子苗期形态和叶片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以粘丰5号为材料,采用播种前浸种的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10、50、250 mg·L-1)DTA-6对苗期糜子幼苗生长、单株绿叶面积、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DTA-6浸种对糜子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糜子株高、叶干重、茎干重和地下干重增加效果最高的为250 mg·L-1 DTA-6,分别较CK增加55.73%、277.99%、162.88%、123.55%;而对茎粗增加效果最高的为50 mg·L-1 DTA-6,较CK增加54.18%;不同处理下根冠比最高的为10 mg·L-1 DTA-6,较CK增加20.55%。 DTA-6除对苗期糜子叶片蒸腾速率的调节效果不显著外,对苗期糜子的单株绿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个浓度中以250 mg·L-1 DTA-6处理下糜子苗期单株绿叶面积、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增加较多,较CK分别提高71.78%、37.44%、18.04%;而净光合速率在各处理中以50 mg·L-1 DTA-6最高。与对照相比,DTA-6对不同碳水化合物的调控效果不同,DTA-6处理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蔗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50 mg·L-1 DTA-6处理蔗糖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浓度DTA-6浸种能够有效调控糜子叶片光合特性,提高叶片蔗糖含量,从而促进糜子植株健壮生长,其中以50 mg·L-1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9.
该文以苦瓜、葡萄、荸荠为主要原料,研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苦瓜、荸荠、葡萄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苦瓜汁71.4%,荸荠汁14.3%,葡萄汁14.3%,白砂糖添加量1.6%,柠檬酸添加量0.02%,复合稳定剂最佳组成为黄原胶0.06%,海藻酸钠0.08%,果胶0.06%。该工艺所得复合果蔬饮料的口感清爽,风味独特,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110.
试验以玉米德美亚1号、郑单958及龙单49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情况、幼苗活力、胚芽鞘特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玉米品种,播种深度为4 cm时,出苗最好,玉米幼苗活力最高。伴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胚芽鞘特性改良效果更加显著。生产实践中,在最佳播深情况下,胚芽鞘特性未能得到完全发挥,需要通过使用其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改善胚芽鞘建成,增强其保护幼苗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