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381篇
基础科学   305篇
  362篇
综合类   2419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312篇
畜牧兽医   1263篇
园艺   358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目的】克隆与分析燕麦肌动蛋白基因片段.【方法】根据其他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燕麦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Actin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UCm-T载体,进而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扩增片段长678bp,共编码225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Actin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85%以上,与其他肌动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3%以上.【结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扩增到的燕麦肌动蛋白基因与羊草、长穗偃麦草和黑麦草等植物的肌动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信江干流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与水质的关系,对信江干流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信江流域共观察到7门29科39属85种,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为优势种群,8个监测点的藻类细胞数量在312~996万个/L之间变动,各监测点之间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且通过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的测定显示COD浓度在3.87~23.16 mg/L之间,TN平均为4.13 mg/L,总磷(TP)含量较低。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结果与藻类种群数量关系对水质状况感应性差异一致。  相似文献   
994.
陇中地区玉米春霜冻害等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1):167-171
为明确霜冻强度与农作物冻害程度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陇中地区玉米春霜冻害为研究对象,从霜冻灾害的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出发,建立玉米冻害等级指标。主导指标采用最低地温负距平,能够反映玉米关键生育期作物耐寒程度的动态变化,实现了霜冻强度与作物生育期的结合;辅助指标采用逐时负地积温与日最低地温,体现霜冻强度是低温强度与低温持续时间的累计效应;再参考作物受冻率,构成了完备的春霜冻害指标体系。该指标计算简便,物理及物候学意义显著,经检验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达到80%,可在业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在塔里木盆地主要荒漠胡杨林分布区设置5个调查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调查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水平(密度)结构、垂直结构和胡杨种群的格局分布,旨在了解研究区荒漠林群落结构及胡杨种群的格局分布,为新疆荒漠林的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林物种组成有18种,乔灌层树种单一,主要是胡杨和柽柳,草本以甘草重要值最大,密度结构由塔里木河上游墨玉县至中游轮台县,胡杨的平均密度呈逐渐降低,灌木林(柽柳)密度在上游与胡杨密度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到中游柽柳丛密度增加,垂直结构简单而完整,均为乔—灌—草3层,但平均高度有明显差异,胡杨塔河上游高于中游,中游灌木柽柳高于上游,说明在受到水分条件制约的稀疏胡杨林下,更适合柽柳的生长。优势种群胡杨空间格局分布在巴楚县样地,呈随机分布,墨玉县、阿瓦提县、沙雅县和轮台县样地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由塔里木河上游墨玉县到中游轮台县聚集度逐渐加强,说明胡杨个体对生存环境(地下水)变化的适应,包括种内、种间竞争导致自疏、他疏和更新方式的适应。  相似文献   
996.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综合管理的基础,可为区域生态系统恢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确定了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功能分区目标、分区原则与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以及计算机图形空间迭置法等方法,将疏勒河中游绿洲划分为绿洲农业、荒漠戈壁、防风固沙、平原绿洲植物、盐渍化防治和平原绿洲湿地6个生态功能区和34个生态功能亚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方向、生态保护以及生态功能恢复措施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促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借鉴与参考作用,同时对促进干旱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有效配置、区域产业布局与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离心泵进口回流的空化特性,以IS65-50-160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CFX,Fluent和PumpLinx这3种模拟软件,应用标准k-ε模型,进行了网格无关性分析;其次,搭建了可用于外特性试验的开式试验台,将3种软件的外特性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3种软件在各工况下数值模拟的精确度;最后采用误差最小的模拟软件进行后续的空化和压力脉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其他2种数值模拟软件相比,CFX软件对小流量工况的模拟较为准确;由于回流的排挤作用加剧了主流区空化的发生;回流旋涡空泡的初生处于非附着状态,随着空化数的降低,最终附着在叶片上;回流旋涡空泡的发展和溃灭使得泵的特性曲线在急剧下降前出现了一段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回流旋涡发生时,在叶轮进口以及叶片进口均出现了频率为9.7 Hz的低频脉动.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地统计与遥感反演相结合的有机质预测制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才武  张月丛  夏建新 《土壤学报》2016,53(6):1568-1575
土壤水分对土壤光谱反射率有显著影响,而以往有机质遥感反演制图中却很少将水分作为预测建模的变量。为了使遥感制图更加符合野外实际环境,提高有机质预测制图精度,在充分考虑土壤样点空间自相关、异相关与野外复杂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地统计获得研究区水分的空间分布数据,结合遥感反射率,建立多因子预测模型,得到了吉林省黑土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有机质遥感制图中,水分因素的加入,使模型的建立更加符合野外实际情况,显著提高了有机质预测制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规范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市场行为,为中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服务信用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借鉴相关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服务为例,采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和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结果]按照指标筛选原则和流程确定了7个Ⅰ级评价指标,21个Ⅱ级指标和47个Ⅲ级指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服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了Ⅰ级指标的权重。[结论]本文构建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和权重是根据专家意见和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遴选和确定的,具有较强的现实基础,可加快和推进中国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信用评价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人工老化法测定玉米种子耐储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耐储玉米自交系东156和不耐储自交系东237为试材,对40℃高温高湿老化法、饱和盐加速老化法、58℃±1℃热水浴老化法和50%甲醇老化法4种玉米种子人工老化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适合玉米种子耐储性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东156与东237种子耐储性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4种老化方法中只有热水浴老化法处理后,东156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寿命指数等耐储性相关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237,其中寿命指数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