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混合选育方法对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进行耐盐品种选育,并对其P2代繁育个体进行耐盐性能和生长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2代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LS50分别比P0代提高了7.46%和8.23%,差异显著达显著水平;盐度对罗非鱼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盐度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均降低;对两种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与盐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2个罗非鱼品种日均增重量、瞬时增重率与盐度的线性关系都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当盐度低于9.63‰时,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较关岛红罗非鱼快,但当盐度高于9.63‰时,关岛红罗非鱼的生长速度较吉富罗非鱼快;随着盐度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均下降,而吉富罗非鱼的下降速度较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其世代间成活率的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盐度间罗非鱼成活率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2.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崩解时间为指标,用正交试验L8(2^7)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与处方。用紫外扫描仪在λ为200-400nm波长范围内,对甲磺酸培氟沙星辅料分别进行扫描,甲磺酸培氟沙星在271.5nm处有最大吸收并绘制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25+0.703C,r=0.9997,线性范围4.47-26.82mg/L,测出甲磺酸培氟沙星速溶片的回收率为99.5%,RSD为1.28%。对速溶片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表明:硬度、崩解时限度和重量差异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  相似文献   
33.
1发病情况及症状6月10日我市姚王镇梗黄村某养殖户反映,他家刚购买的两千只苗鹅于十天前开始发病。鹅群扎堆,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拉黄色或白色石灰样稀粪,死前角弓反张,尖锐鸣叫。户主曾用青霉素、磺胺嘧啶等口服,并辅以链霉素肌注,但效果不佳。四天前开始发生死亡,以后陆续伤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明确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JunB基因(ToJunB)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揭示JunB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T-PCR扩增ToJunB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通过ProtParam、NetSurfP 2.0、TMHMM、SignalP、PSORT及NetNGlyc 1.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oJunB基因在卵形鲳鲹17个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2-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32-细胞期、64-细胞期、多细胞期、高囊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末期、胚胎形成期、眼囊期、耳囊期、心脏跳动期、晶体出现期和初孵仔期)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的ToJunB基因(1777 bp)包含344 bp的5'端非编码区(5'-UTR)、95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及479 bp的3'端非编码区(3'-UTR),共编码318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5.03 kD,理论等电点(pI)为8.26,呈碱性;总平均疏水指数(GRAVY)为-0.567,为亲水性蛋白。ToJunB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属于非分泌型蛋白,在第39、129和168位氨基酸处各存在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5.67%、延伸链占14.33%、无规则卷曲占50.00%。基于Jun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卵形鲳鲹与黄尾鰤的遗传距离最近,均隶属于鲈形目鲹科。ToJunB基因在胚胎发育前期(受精卵至原肠早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至原肠中期达最高值,在胚胎发育后期(原肠末期至初孵仔期)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且ToJunB基因在受精卵至原肠中期共10个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胚胎发育后期的7个时期(P<0.01)。【结论】ToJunB基因在卵形鲳鲹胚胎受精卵至原肠早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于原肠中期达最高值后迅速降低,原肠末期至初孵仔期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说明JunB基因在卵形鲳鲹胚胎发育的细胞分裂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两个罗氏沼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罗氏沼虾广东种群和广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导罗氏沼虾的遗传育种工作,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罗氏沼虾广西和广东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在2个罗氏沼虾种群中的扩增产物均具有多态性,共获得7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92个。广西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9183、0.9505、0.7376、0.6558,广东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4374、0.9413、0.7609、0.6834,高于广西种群。结果表明,两个罗氏沼虾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6个罗非鱼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其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遗传关系。【结果】19个微卫星位点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3;吉富尼罗罗非鱼、广东尼罗罗非鱼、美国尼罗罗非鱼和埃及尼罗罗非鱼遗传多样性较高,其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150,0.5999,0.5927和0.62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070,0.5302,0.5095和0.520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8663,3.1321,2.6495和3.3668;而广东和美国2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3548,0.380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817和0.280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9338和1.7077。UPGMA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6个罗非鱼群体分为2支,其中2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聚为一支,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聚为一支。【结论】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而2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19个微卫星标记均可用于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37.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 d.结果显示:红茶末有提高母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或P<0.01)的作用,适量的红茶末可以改善种鸡产蛋后期生产繁殖性能,提高蛋黄色泽和卵磷脂含量;添加量过大,对蛋壳质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⑴在外界环境温度从28℃降至16℃时,罗非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含量均有下降或显著下降;但当温度继续降至10℃时,这些指标均显著上升,恢复或超过常温下的水平。⑵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相对于16℃组,12℃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下降;但相对于28℃组,10℃组RDW-CV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16℃或12℃组,10℃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比率(P-LCR)均显著升高,但是10℃组与28℃组间差异均不显著。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GB、MCH、MCHC与胁迫温度显著相关,平均红细胞压积(MCV)与水温呈正相关,其中MCV和MCHC两个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HGB、MCH、MCHC和MCV可作为低温胁迫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9.
为获得具有单一克隆特性的能稳定传代培养的罗非鱼巨噬细胞系,本研究从尼罗罗非鱼腹腔中分离纯化巨噬细胞,采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筛选单克隆细胞的方法建立了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EBV感染鉴定、电镜观察、端粒酶活性检测、致癌性评估、核型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EBV已整合到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中且稳定表达,经30代稳定传代,该细胞系仍维持较好的增殖状态;该细胞系表面不平滑,有明显的钝圆形突起和细长的伪足,表现为典型的巨噬细胞形态;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未经感染的巨噬细胞,而与He La细胞差异不显著,且该细胞系不具有致癌性,说明永生化细胞系构建成功。核型分析结果发现,该细胞系具有44条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 n=2 x=44=4 sm+17 st+1 t。PCR检测发现,该细胞系存在CD33和CD205的转录本,这些都是单核巨噬细胞的标志物,经18S r RNA检测证明该细胞系来自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永生化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系已被成功建立,该细胞系为研究罗非鱼链球菌HSP70-肽疫苗的高保护率,以及罗非鱼的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4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鸡繁殖期间脑中圆核内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变化进行了研究。间脑冰冻切片,DAB显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发现在120d出现NGF免疫阳性神经元,随时间推移,NGF表达显著增高,于240d达到表达高峰,后随日龄增加表达下降,到产蛋后期,NGF免疫反应最弱。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视觉信息的刺激和生殖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