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59篇
  46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霍山石斛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省霍山县生长的两个石斛商品药材中的上品-霍山石斛和铁皮石斛的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作了探讨,为深入研究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药鉴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2.
3种观赏草在自然失水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与耐旱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 variegatu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pumila)3种观赏草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与生理变化进行研究,在为期19d的自然失水胁迫处理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观赏草的游离脯氨酸、膜透性、丙二醛(MDA)的量不断增加,与枯叶率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斑叶芒和狼尾草叶片的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后期明显高于矮蒲苇;比较形态和生理指标后,认为狼尾草的耐旱性最强,斑叶芒次之,矮蒲苇对于干旱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3.
绞股蓝属叶表皮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安徽产6种绞股蓝成熟叶片(其中4种包括雌、雄)叶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和4种成熟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绞股蓝叶表皮细胞形状、外壁角质层的厚薄、蜡质复盖物的多少、气孔密度和气孔在表皮上的位置,以及气孔器外拱盖的形状均不相同。一般生长在比较干燥环境的种群,其叶片在控制水分散失方面的结构发育比较完善,反之,习惯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生长的种群,往往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水分的散失而只能分布在极有限的区域内,并进一步演化为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特化类群。  相似文献   
114.
搞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和指导是我市为农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市农机部门开拓农机服务领域的新尝试。农机部门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信息服务,搞好管理和指导,是开展跨区作业的关键所在。2003年崇州市农机局在组织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好成绩。一、落实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机收打好基础1.成立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我市成立了跨区作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副局长及部分科室领导为副组长,直接领导各个片区的跨区作业服务指导工作。抽调全局35名职工,6台车辆,将全市34个乡镇划分为6个片,分成6个工作组…  相似文献   
115.
桃树花芽分化和胚胎发育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肥地区,湖景蜜露水蜜桃于7月中下旬形成花芽原基,12月初完成花各部分的分化。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花粉母细胞于2月中旬进行减数分裂,胚囊母细胞于3月中旬进行减数分裂。3月底4月初开花传粉。受精作用完成于花后的4—5天。合子休眠约十天。5月中旬,原胚进入心形期。5月底6月初,幼胚分化完全。6月下旬,种子发育成熟。本文对以上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对桃树的花芽分化、传粉受精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在胚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则见的报道还不多。由于桃树花芽分化、传粉受精、胚胎发育的具体时间与气候条件、品种类型等因素有关,所以其结论也很不一致。为摸清上述问题,我们比较系统地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6.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彩色马蹄莲Parfait(Pr)及其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Pr-d)和20、40、60 Gy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后代(Pr-1、Pr-2和Pr-4)分子水平的变异进行研究。从40个寡聚核苷酸引物种筛选出14个合适的引物进行扩增,5个样品共扩增出位点90个,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9个,多态性位点的比率为43.33%。此外,还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na)为1.4021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965个,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66 6,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0.242 1。可见,多倍体诱导和辐射诱变使彩色马蹄莲Parfait在分子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变异,丰富了彩色马蹄莲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5个样品可分为2支,其中Pr、Pr-2和Pr-d聚为一支,Pr-1和Pr-4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测定元阳梯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方法】在元阳梯 田核心区域选取 6 种植被类型(鼠麹草、撑绿竹、野牡丹、杉木、旱冬瓜和樟木),按 0~20 cm 和 20~40 cm 土 层进行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 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 被类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土壤酶活性间 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养分间呈现出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与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 蔗糖酶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脲酶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各植被类型 0~40 cm 土壤中,土壤蔗糖酶和脲酶均在 杉木土壤中最高,分别为 58.42、58.21 mg/g·24h,蛋白酶在旱冬瓜土壤中最高,为 247.79 mg/g·h,过氧化氢 酶在撑绿竹土壤中最高,为 3.76 mg/g·24h。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野牡丹土壤中最高,为 24.35 g/kg,总氮和碱解 氮在杉木和旱冬瓜土壤中最高,分别为 2.24 g/kg 和 112.46 mg/kg,总磷和有效磷在旱冬瓜和鼠麹草土壤中最高, 分别为 0.82 g/kg 和 75.10 mg/kg。【结论】不同植被类型影响着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且土壤养分含量和 土壤酶活性呈现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8.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绿肥油菜翻压对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秋雨季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行间套种并翻压不同类型油菜对土壤水肥的影响。结果显示,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显著降低秋季及翌年3、4月份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翻压白菜型冬性及春性油菜使当季及翌年3、4月份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与白菜型冬性油菜相比,白菜型春性油菜及甘蓝型冬性油菜单位面积耗水量较小、单位耗水生物学产量较大,且冬前根鲜质量、根与茎叶鲜质量的比值(根/茎叶)和主根长均较小。综上所述,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培肥土壤效果显著,且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9.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反演各生育期玉米根域土壤含水率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准确及时地获取植被覆盖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信息,该文以不同水分处理的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对夏玉米进行多期遥感监测,并同步采集玉米根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基于2018年夏玉米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乳熟-成熟期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集,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剔除土壤背景,提取玉米冠层光谱反射率并计算10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Index,VI),然后利用全子集筛选(FullSubsetSelection)法对不同波段和植被指数进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敏感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RR)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LearningMachine,ELM)2种方法构建全子集筛选后0~20、20~45和45~60cm不同深度下的土壤含水率定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InformationCriterion,BIC)的全子集筛选法可以有效筛选最优光谱子集,筛选变量基本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自变量个数较少;在同一生育期、同一深度条件下,ELM模型效果均优于RR模型;玉米在拔节期、抽雄-吐丝期的最佳监测深度为0~20cm,在乳熟-成熟期的最佳监测深度为20~45cm;乳熟-成熟期的20~45cm深度下的ELM反演模型效果最优,其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c2和Rv2分别为0.825和0.750,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v分别为1.00%和1.32%,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c和NRMSEv分别为10.85%和13.55%。利用全子集筛选法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的反演精度和鲁棒性,本研究为快速、准确地监测农田土壤墒情、实施精准灌溉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0.
蒙古口蘑及其多糖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蒙古口蘑及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小鼠经灌胃给药,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抗体水平、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溶菌酶含量.结果显示,低剂量菌丝体粉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指数,高剂量子实体粉和低剂量菌丝体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子实体粉与菌丝体粉及其多糖均能提高小鼠血清平均溶血素和溶菌酶的含量,同时也能增强单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