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2篇
  14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海岛棉新海16号不同DPC用量试验的研究表明:DPC能显著的抑制株高、株宽和主茎节间长度,减少果枝数;但对成铃的空间分布未产生影响,对产量构成因子也未发挥积极作用。化控不宜作为海岛棉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来应用。  相似文献   
42.
阿克苏是南疆重要的小麦产区,“九五”期间种植面积稳定在10.3×104hm2左右,总产60×104t以上,但由于小麦生产未能紧密结合市场,出现了农民种植小麦单产高而效益较低的矛盾。根据“九五”期间实施“阿克苏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提出了阿克苏“十五”期间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途径和关键技术对策是:(1)调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9×104hm2左右,确保小麦总产54×104t,以保障本区粮食供应安全;(2)优化小麦品种结构,迅速提高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目前要尽快淘汰劣质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邯5316、新冬20号、新冬22号等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并适当推广强筋优质(专用)小麦;(3)大力示范推广小麦科学栽培管理技术;(4)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发展现代间套多熟立体种植模式,提高麦田单位面积产值。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棉花盛花期不同类型叶和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主茎叶对棉铃的空间分布有较大的影响;主茎叶和果枝叶对棉花植株下部棉铃的铃重也有影响;果枝叶和叶枝叶则在棉花成熟期方面有贡献作用;在影响产量的其他因素上,不同类型叶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44.
针对近年来新疆北部(北疆)棉花花铃期降雨量增加的现象,为明确花铃期减量滴灌是否可行及其对棉花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以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73号为材料,设2个花铃期减量滴灌处理(W_1:2 050 m~3·hm~(-2),W_2:1 650 m~3·hm~(-2)),同时以最适滴灌量作为对照(CK:2 450 m~3·hm~(-2)),系统分析了棉田0~60 cm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冠层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随滴灌量减少,各土层土壤含水率降幅增加。在处理33~45 d,两个品种减量滴灌处理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净光合速率(P_n)分别下降5.40%~35.48%、1.24%~9.47%和9.22%~26.78%,品种间比较新陆早50号降幅较大。两个品种相对可变荧光曲线(ΔV_t)在K点(300μs)出现较大波动,且W_2处理高于W_1处理。W_2处理下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73号ΔK值分别为0.025和0.0239,W_k值较对照分别增加54.55%和35.14%。两个品种棉花叶片M_o、V_I和V_J均表现为W_2 W_1 CK,ψ_o、φ_(Po)、φ_(Eo)和PI_(ABS,total)均随滴灌量减少而降低,其中,新陆早50号降幅较大。W_1和W_2处理下两个品种单株铃数分别减少1.67%~3.17%和14.29%~15.00%,分别减产6.27%~7.77%和19.28%~21.75%,新陆早50号减产较多。减量滴灌处理使棉花叶片P_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因素,但未造成北疆棉田花铃期严重水分亏缺。W_1处理下两个品种棉花叶片光合机构的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未受到明显伤害,减产较少,可作为北疆棉田花铃期供水不足时的参考滴灌量。品种间比较,新陆早73号更适宜北疆棉田供水不足时种植。  相似文献   
45.
杏棉间作田间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实现杏棉间作复合农业生态条件下棉花高产栽培,在杏树株行距配置为3 m×6.5 m、树高5.45 m条件下,研究了棉花3种不同田间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距10 cm、种植10行(B处理)棉花的株宽比最低,棉花的真叶数、倒4叶宽及果枝数有优势。棉花茎粗与棉花的株距呈正比。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B处理高于其余2个处理,并且毛地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单株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一致;净地群体干物质质量则随着棉花净地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遮阴推迟了棉花生长发育,导致3种配置下棉花均以伏桃和秋桃为主;横向分布内围铃是构成棉铃主要部分,并且内围铃所占比例随着株距的增大而增加;纵向分布均以中下部棉铃为主。毛地皮棉产量表现为株距10 cm配置(B处理)时最高,分别比株距12 cm、8 cm的高4.69%、19.96%;净地皮棉产量则表现为株距8 cm配置时最高,比株距10 cm、12 cm配置的分别高7.18%、30.91%。  相似文献   
46.
多年来新疆棉花科技成果推广成效卓著.以麦盖提县为例分析了植棉技术推广的现状,并对新疆植棉技术推广提出了建议:须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科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引导、鼓励、尊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把棉花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棉花生产中去,发挥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杂交棉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和利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杂交棉天杂2号和新杂3号为代表,常规棉中棉所35号为对照,研究了杂交棉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和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初花期杂交棉与常规棉群体的光合产物积累量差异不大,盛花后杂交棉根和茎光合产物积累量均高于常规棉,盛铃期生殖器官光合产物积累量和增加速度明显高于常规棉,盛铃以后叶积累量明显高于常规棉,叶所占比例的下降速度低于常规棉;后期杂交棉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的转运速率高于常规棉且下降速度低于常规棉;杂交棉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和光合产物子棉利用率低于常规棉,铃壳利用率和纤维利用率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48.
施氮水平对棉花农艺性状、倒四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5种不同氮素水平(kg/hm2):337.5(N1),450.0(N2),562.5(N3),675.0(N4),787.5(N5)对棉花倒四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3,N4水平的氮素处理倒四叶叶宽、光合速率要大于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也具有类似趋势,说明氮肥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而倒四叶叶柄硝态氮含量在初花期与施氮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处理棉花产量N3>N4>N5>N2>N1, 最高皮棉产量3 156.0 kg/hm2,最低1 942.5 kg/ hm2.表明只有合适的氮肥量才能促进源库关系的协调,使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向棉铃的输送效率提高,促进棉铃数量增多、库容扩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9.
以新海24号和新海35号为材料,研究了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海岛棉蕾期滴灌定额设0 m~3·hm~(-2)(重度调亏,土壤含水量10%)、900 m~3·hm~(-2)(轻度调亏,土壤含水量16%)、1 800 m~3·hm~(-2)(丰水,土壤含水量20%)3个水平。结果表明:900 m~3·hm~(-2)和1 800 m~3·hm~(-2)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均与0 m~3·hm~(-2)差异显著;且900 m~3·hm~(-2)的蕾/花/铃累积量最大,棉铃脱落率最低,因此皮棉产量最高(2 372.9 kg·hm~(-2)),分别比1 800 m~3·hm~(-2)、0 m~3·hm~(-2)平均高11.0%和41.8%。可见,轻度调亏灌溉(900 m~3·hm~(-2))在节水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膜下滴灌海岛棉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在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长势机采棉田光合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为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供试棉花品种,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调查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长势棉田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稳健型棉花盛铃后LAI下降慢,吐絮时分别较偏旺型、早衰型棉花高22.33;、45.37;.吐絮时,稳健型棉花的Pn为11.57 μmol/(m2·s),分别比偏旺型、早衰型棉花高出38.23;和119.54;;稳健型棉花生殖器官分别较偏旺型、早衰型棉花高35.17;、55.91;.[结论]稳健型棉花LAI、Pn中后期保持较高水平,向生殖器官转移的干物质量大,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