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9-2021年连续3年在陕西省泾阳县试验示范基地选取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研究了4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各品种在关中灌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各品种同一年度间株高、穗位、倒伏率、倒折率和空秆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增高趋势,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有降低趋势,在4.5万株/hm2和6.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百粒重较大。关中灌区陕单650最佳种植密度为7.5~9.0万株/hm2,郑单958最佳种植密度为6.0~7.5万株/hm2,陕单609最佳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东单60最佳种植密度为6.0~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2.
比较分析了手术致小尾寒羊皱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造模前后皱胃B超声像图的变化情况,旨在为B超诊断反刍动物皱胃左方变位提供依据。将6只体型相近的成年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3只羊,用配备5.0MHz线型探头的B超仪对2组羊皱胃进行探查,记录皱胃可探查区域及声像图特征,随后通过手术对Ⅰ组羊进行轻度皱胃左方移位,Ⅱ组羊进行重度皱胃左方移位,术后每2d对实验羊的皱胃位置进行1次B超探测,持续15d,记录各次探查结果。结果显示,手术前各实验羊均可在剑状突后腹中线及近腹中线区域探测到皱胃,声像图中皱胃壁较难分辨,但皱胃内可明显看到其内容物产生的不均一回声点或回声块,不时可看到产弱回声的皱胃皱襞;术后,2组羊在皱胃固定点附近区域都可探查到皱胃嵌于腹壁与瘤胃之间的声像图,皱胃可与周围器官明显区别开,Ⅱ组羊还可在腹腔左侧壁探查到幽门;15d的观察期内除Ⅱ组中一羊皱胃自发复位外,2组羊皱胃位置在固定点附近无太大变化,Ⅰ组羊皱胃声像图没变化,Ⅱ组羊嵌留于瘤胃与腹壁之间的皱胃厚度增加。结果表明,在B超探查中小尾寒羊皱胃声像图特征明显,在皱胃变位后能与相邻组织器官区别,B超仪具有诊断反刍动物皱胃变位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73.
两种密度选育的玉米自交系对不同肥力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个杂交种的S1代玉米育种材料等分成2份,在97 500株/hm2和60 000株/hm2两种种植密度下连续自交选择3代,测定S3的配合力;再从上述3个基础材料的不同密度选系中各取两个GCA相对较高的S3所对应的S4分别与昌7-2杂交形成12个杂交组合。采用组合和氮肥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密度的选系对氮肥的反应。结果表明,同一基础育种材料两种密度的选系对肥力的反应不同,高密度选系组合产量的平均值在低、中、高3个肥力水平分别高于低密度选系组合62.94%、16.46%和8.99%;不同肥力对高、低密度选系组合穗部行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较大,在低肥水平条件下,高密度选系组合的行粒数和千粒质量较低密度分别增加4.7粒和35.7 g;中肥水平条件下行粒数增加2.5粒;高肥水平条件下千粒质量增加25.3 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4.
以普通玉米粉、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为材料,比较玉米粉和玉米淀粉在理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SEM)下,蛋白质、脂肪等物质附着、包埋或填充在淀粉颗粒的表面和空隙中;热特性(DSC)测试显示,高直链玉米粉和淀粉的T_0(起始温度)、T_p(峰值温度)和T_c(终止温度)高于普通玉米粉和淀粉,高直链玉米粉和淀粉的吸热焓小于普通玉米粉和淀粉,玉米粉的吸热焓大于淀粉;快速粘度分析(RVA)测试显示,普通玉米粉的最低粘度和峰值粘度小于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则相反。普通玉米粉和高直链玉米粉的衰减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均大于淀粉;玉米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高于玉米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非淀粉成分可以与淀粉颗粒结合,增加玉米粉的吸热焓,提高冷热稳定性、溶解度和膨胀势。  相似文献   
75.
基于SSR技术分析玉米PX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SR标记方法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课题组组建的PX群体在5个世代、5个地点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PX群体不同世代多态性位点数和多态性位点比例为Ⅳ>Ⅱ>Ⅴ>Ⅲ>Ⅰ;多态性条带数、多态性条带百分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表现为Ⅱ>Ⅳ>Ⅴ>Ⅲ>Ⅰ。PX群体5个世代聚类分析可分为2大类,第1类包括Ⅰ和Ⅲ世代,第2类包括Ⅱ、Ⅳ和Ⅴ世代。5个地点选择的材料可划分为杨凌和宝鸡、安康和汉中、延安3类。说明选择材料生态条件的相似性决定了群体遗传特征一致性,多元化的生态环境选择是扩大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6.
干旱胁迫下氮肥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氮肥水平对玉米光合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处理相比,干旱胁迫降低玉米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SOD、POD和CAT)升高。干旱胁迫下适量施氮(225 kg/hm2)提高玉米叶片的Gs、Tr、Fv/Fm、φPSⅡ和qP;降低Ci和qN;同时显著提高保护酶活性(SOD、POD和CAT),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全面改善叶片光合功能和内在的生理特性。不施氮肥和过量施氮(450 kg/hm2)均表现出与适量施氮处理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7.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鉴定试验,对10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干旱胁迫下的全生育期植株形态和产量分析,以产量抗旱指数及其函数隶属度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与产量抗旱系数显著相关的单穗重、穗长、行粒数进行3个性状,作为玉米品种全育期抗旱鉴定指标.结合模糊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从10个玉米品种中筛选出陕单9号、郑单958、中单2号3个抗旱品种和陕单902、陕单308、陕单911等3个不抗旱品种.评定结果符合生产实际.因此,在玉米抗旱育种中,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指标,并结合模糊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是抗旱性鉴定较为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不同玉米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对不同时期的玉米品种先玉335,陕单902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性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初始荧光Fo,脯氨酸含量上升,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受到抑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通过分析得出,新玉米品种先玉335在苗期对水分胁迫有良好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79.
密度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光合产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类型饲用玉米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光合产物生产和运转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偏重于营养生长,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大,二者随密度的变化其变幅较大;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偏重于生殖生长,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较小,密度对其影响较小,耐密植。密度对2种类型玉米光合产物在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及器官中光合产物的转运性能具有调节作用。科多8号和陕单310光合产物转移率较大的器官分别是叶片和茎秆。  相似文献   
80.
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对郑单958号、先玉335和陕单8806三个玉米品种叶面积、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灌浆后期在保持较高光合速率的同时可维持叶面积指数下降缓慢,灌浆期间可较快达到最大灌浆速率并维持较快灌浆速率和较长生长活跃期,促进花后干物质利用。这可能是其获得高产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