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81.
2009年12月以来,三聚氰胺"毒奶粉"又多次卷土重来,部分未销毁"毒奶粉"可能向饲料行业低价抛销,人为向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污染风险增大,此外通过实验发现饲料原料中夹杂的塑料编织袋和尼龙纤维中也含有三聚氰胺,存在三聚氛胺无意污染的可能性,因此,我国饲料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并积极应对,防止三聚氰胺在我国饲料行业中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82.
一、当前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农业总产的贡献率,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但是近几年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人们发现化肥不那么“灵”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降低了化肥的增产效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3.
近日,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市长办公会要求,组织召开了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斑海豹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协调会,加快推进斑海豹保护区调整工作。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各区(市)分管海洋渔业工作的副区(市)长、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局机关相关处室、斑海豹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等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4.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毒素处理空心莲子草叶片和根尖,研究毒素对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叶片细胞质壁分离、质膜消解,叶绿体片层紊乱、膜消解,线粒体膜破裂、嵴消解;根尖细胞质壁分离、质膜消解,线粒体膜破裂、嵴消解,分生区和表皮细胞空泡化并萎缩.随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叶片和根尖细...  相似文献   
185.
河南省生物入侵种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确认河南外来入侵物种有23科60种,包括植物18科55种,动物5科5种.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危害日益加剧,防范工作迫在眉睫.建议加强对引进种的管理、研究与长期监测;加强国内外合作,共建入侵物种数据信息系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86.
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苘麻、番茄、茄子和黄瓜4种寄主植物中,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是取食番茄的2.64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SOD活力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是取食苘麻的3.13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的POD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4种寄主上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活力以取食茄子的最高,其次为苘麻、番茄,最低为黄瓜;取食黄瓜的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苘麻与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GSTs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7.
生长期修剪从苹果树萌芽开始至落叶前结束,大体上包括春季修剪、夏季修剪和秋季修剪三个阶段。生长期修剪与冬季修剪相配合,对果树器官进行调节,建立生长结果的平衡状态,为实现早产、高产和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8.
革兰氏阴性细菌多杀巴氏杆菌组成的异型物种与多种动物疾病有关。根据荚膜抗原(capA、B、D、E、F)把分离株分成5群。最近,一种新型PCR方法被用来确定多杀巴氏杆菌感染和毒力基因(tbpA、pfhA、toxA、hgbB)之间存在的流行病学相关性。然而,这种方法既繁琐又费力。因此,本试验设计了可靠的多重PCR方法来快速检测多杀巴氏杆菌的毒力基因。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分离自临床上各种健康和患病宿主的87株多杀巴氏杆菌中的每种毒力相关基因。用本试验改进和简化的多重PCR方法即可完成4种毒力基因的快速检测,而且该方法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9.
河南植物区系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河南植物区系2新记录属,8新记录种,5新记录变种和2新记录变型.  相似文献   
190.
花生黑腐病抗病品种筛选及抗病相关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汇涛  张云霞  向梅梅  罗梅  董章勇 《核农学报》2021,35(10):2258-2266
花生黑腐病是由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引起的花生毁灭性病害。为研究花生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情况和抗性机制,采用幼芽水培接种的方法对128个花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发现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花生品种数分别为1、13、42和72个。高抗品种T09的病情指数仅为8.0,发病率为36.7%;高感品种P562的病情指数高达46.0,发病率为100%。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对P562、桂花35、云花生、AS09和T09进行抗病性检验,结果与幼芽水培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通过测定T09和P562接种花生黑腐病菌后防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T09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在接种后0.5和5 d出现2次高峰(最大峰值为451.09 U·g-1·h-1FW),其峰值出现时间较高感品种P562早;T09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接种后0.5 d出现峰值(271.67 U·g-1·min-1FW),P562的PPO活性在接种后1 d出现峰值(160.02 U·g-1·min-1FW);两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T09在接种后0.5 d出现高峰(239.23 U·g-1·min-1FW),P562在接种后0.25 d出现高峰(135.75 U·g-1·min-1FW);两个品种接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T09在接种后的第5天出现高峰(28.08 U·g-1·h-1FW),P562在接种后第3天出现高峰(16.79 U·g-1·h-1FW)。酶活性结果表明,PAL、PPO、POD和SOD在花生抗病性中可能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花生高抗品种的选育及花生黑腐病的抗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