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结合同工酶染色的方法对华玲西瓜不定芽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定芽分化过程中,POD同工酶变化较大,第20 d的酶含量达到峰值,总体上分化后期比前期出现的酶带多且含量大,酶活力高;酯酶同工酶变化不大,酶带数后期比前期较多,但酶带的含量后期比前期少。  相似文献   
82.
水草收割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治理水草的三种方法,指出机械式治理是最理想的方法.简要介绍了水草收割机的起源和国内外生产水草收割机的厂家、研究机构.针对国内外对水草收割机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分类的现状,从切割器的工作方式和安装位置、水草收割机的作业形式、作业对象、推进器类型、船体情况、控制方式等角度对水草收割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在列表介绍数种国内外典型产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水草收割机的特点.最后指出小型化和智能化是水草收割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3.
为获得无菌西瓜(Citrullus vulgaris)实生苗材料,对西瓜种子进行无菌微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剥去种皮的西瓜种子用无菌水浸泡30 min,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30℃的条件下暗培养3 d,种子发芽率达100%。  相似文献   
84.
液压电梯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液压电梯电液流量控制系统是一典型的非线性、变负载、变液容和变粘度的工程控制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液压电梯系统的舒适性。为了研究电液流量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本文建立了液压电梯系统的参数数学模型,并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模型,对它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在流量反馈和速率反馈两种控制方式下液压系统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85.
以红果萝芙木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IBA;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基分别为MS+0.3~0.5 mg/L 6-BA+0.02 mg/L IBA、MS+0.1~0.2 mg/L6-BA+0.01 mg/L IBA;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2 mg/L IBA。  相似文献   
86.
详细介绍了基于机械自动化设计软件Solidworks研制的膨化机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人机界面和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该系统完全被封装在Solidworks的一个菜单项下,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输入功率、转速等设计参数后,它就能自动完成整台膨化机的结构设计,包括膨化腔、带轮传动和减速箱传动的全部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然后根据用户选择输出零件或者装配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和工程图。零件自动三维造型的实现采用了以尺寸驱动为主,程序驱动为辅的编程思想,并建立相应的膨化机模板零件库。整个系统程序使用VisualC 语言开发,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嵌入Solidworks系统,实现了与Solidworks软件的无缝结合。配合Solidworks强大的三维造型、设计和装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膨化机设计的效率、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87.
由于液压电梯电液流量控制系统是一典型的非线性、变负载、变液容和变粘度的工程控制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液压电梯系统的舒适性。为了研究电液流量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本文建立了液压电梯系统的参数数学模型,并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模型,对它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在流量反馈和速率反馈两种控制方式下液压系统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88.
礁体沉降作为人工鱼礁投放后普遍产生的现象,对人工鱼礁周围流场会产生影响。为研究多孔方型人工鱼礁不同沉降情况下流场效应的变化,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在固定来流流速为0.8 m/s时,5种不同沉降程度下单体鱼礁周围的流场情况。结果显示:与无沉降时(初始状态)相比,在沉降程度为20%时,上升流最大高度降低约1.0 m,最大上升流流速增大约0.015 m/s,侧向流速增大区域(大于来流速度)扩大至1.5倍左右,同时礁体背流面透水区域增大,背涡流区域沿水流方向移动约2 m,礁体周围流场情况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复杂;在沉降程度为40%时,上升流流速最大值与初始状态相比减少约为0.010 m/s,侧向流增大区域基本一致,此时礁体背流面透水区变化较大,有形成一个逆时针涡旋的趋势;当沉降程度达到60%时,礁体周围流场效应开始明显下降,上升流最大高度相较于初始状态降低约3.2 m,上升流最大流速降低约0.600 m/s,侧向流速增大区域与壁面间距缩短约0.4 m,背涡流区域有消失的迹象;在沉降程度达到80%时,礁体流场效应基本丧失。研究表明,对于多孔方型人工鱼礁,在沉降程度40%以内,人工鱼礁仍然能够发挥着较好的流场效应;礁体在沉降程度达到60%时,礁体周围流场复杂程度相较于初始状态有明显损失,之后随着沉降深度增加,礁体流场效应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9.
食源性致病细菌在土壤中的生存策略及其治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健康,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健康,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在土壤中已检出了大肠杆菌、肠沙门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等食源性致病细菌。某些食源性致病细菌能适应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并可长期存活,其毒力基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播,从而给土壤环境生物安全与消费者健康带来风险。本文综述了土壤中食源性致病细菌的主要来源及其生存策略,并介绍了源头治理和原位修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土壤中食源性致病细菌治理的技术策略进行了展望,并从改善土壤化学环境和物理环境、切断传播途径、生物防治等方面讨论了未来研究重点关注的方向,以期为保障土壤健康和食品安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