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3篇
  26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河北地区蔬菜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土壤为原型,结合土壤材料MAT147模型、SPH算法和边界条件,利用ANSYS/LS_DYNA对纵向开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前进速度2 km/h、旋转速度540 r/min、耕深350 mm、刀辊倾斜角度45°参数条件下,前后处理软件LS_PREPOST仿真结果显示,SPH算法可以直观模拟纵向开沟刀辊切削土壤的整个过程,最大等效应力为43. 21 MPa,主要集中在与刀辊接触的土壤上;刀辊切削过程显示,在螺旋板及刀片螺旋布置的旋转刀辊作用下,土壤去向主要分为轴向升土和周向抛土,开沟效果明显;刀辊切削应力云图显示,土壤所受的等效应力变化小且整个过程切削比较平稳;切削稳定时的功耗为8. 23 kW,与试验中的纵向开沟装置功耗接近,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为新型纵向旋转开沟装置及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2.
基于SPI指数的近55年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站点近55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各站点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合小波分析、Mann-Kendall方法和Hurst指数,分析河南省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1—2000年为干旱和连旱高发期,郑州、开封、商丘一带是持续5个月以上的连旱发生的集中地区。SPI-1、SPI-3、SPI-6、SPI-12的主要周期分别为4、16、16、24个月,干旱频发。全年、春、夏、秋、冬的未来气候趋势分别为干旱化、干旱化、湿润化、干旱化、湿润化。  相似文献   
53.
电动准直蔬菜播种机结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设施蔬菜播种农艺多以人工为主,而设施农业与精准农业要求农业机械沿着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为此,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温室的电动准直蔬菜播种机,具备激光导航走直、转弯灵活及节能环保等优点。同时,搭建了播种机的整体结构模型,确定了差速转向为其转向方式;经过对其播种开沟功率消耗和行走功率消耗理论推导与计算,确定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功率,并且计算了蓄电池的容量。该研究为电动准直蔬菜播种机的样机试制与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针对现时期科研单位或大学所研究设计的平地机绝大多数以铲刮方式进行工作,存在铲土堆积和耗功大等问题。为此,介绍了激光测控自动农田清平机,结合激光测控技术、旋切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光电信号处理技术等,完成对土壤的切削和收集,并实现对土地进行清理和平整作业,为农业耕作提供快速、准确和高效的作业系统。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长宁县竹海镇和龙头镇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两个地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持水量0~40 cm两个地点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层中,除全N、全K、速效N表现为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2)竹海镇2 a生竹每公顷株数明显高于1 a生竹,前者是后者的1.77倍;龙头镇则差别不明显。(3)竹海镇1 a生年竹平均胸径小于龙头镇,而2 a生竹则大于龙头镇。(4)竹海镇、龙头镇1 a生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22±2.34 T·hm~(-2)、6.64±0.87 T·hm~(-2),2 a生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9.23±8.66 T·hm~(-2)、8.10±2.12 T·hm~(-2),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5)为提高硬头黄竹的产量,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如施加P肥、K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6.
抛膜链齿输送式残膜回收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棉田残膜污染问题严重,机械回收残膜是目前主要的回收方式。现有残膜回收机普遍采用弹齿或伸缩杆齿式起膜装置,回收过程中容易出现残膜缠绕工作部件、卸膜难等问题,影响起膜和卸膜效果。为此,借鉴现有机型的优点,通过刨膜辊刀起膜、抛膜辊刀抛送原理,设计一种起膜抛送、链齿输送、自动脱膜的抛膜链齿输送式残膜回收机。该机具主要由起膜装置、输送装置、脱膜装置、传动系统和集膜箱等组成。残膜通过抛送起膜,配合链齿输送,实现残膜与土块分离,保证了起膜的可靠性;利用自动脱膜和刮板式脱膜机构完成卸膜,解决了残膜缠绕、卸膜难的问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4~7 km/h时,残膜回收率均值为90.6%,机具作业效率均值为0.84 hm~2/h,残膜含杂率均值为3.971%,当作业速度较快时,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回收率降低,含杂率增大。当作业速度为5 km/h时,回收率均值为91.8%,作业效率均值为0.733 hm~2/h,含杂率均值为2.605%,为较适宜的作业速度。该机具运行可靠,起膜与脱膜效果较好,可用于新疆棉田残膜回收。  相似文献   
57.
动物疫病监测系统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为了改进监测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监测目的,本文对动物疫病监测系统的评价进行了概述。系统评价包括:评价的常用指标,如覆盖率、时效性、代表性与偏倚、敏感性与特异性、预测值、简单性、灵活性、稳定性、可接受性、数据质量、成本-效益、交流和数据管理等;评价步骤与内容包括,如界定评价的目的和范围、描述所评价监测系统的特征、确定监测系统评价的研究设计、实施评估、报告与交流等;另外还有评价方法。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全面的监测系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8.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是生物圈与土壤圈养分配置的中介和纽带,CWD的贮量影响森林中元素的循环。文中通过比较世界各气候带森林系统中CWD的贮量,总结了造成各气候带森林中CWD贮量差异的气候因素。各气候带不同的气温、降水以及气温与降水的时间搭配关系,通过影响森林木材生产力、活立木死亡量及CWD的分解速率,进而影响CWD在林内的贮量。热带雨林、季雨林中CWD的平均贮量最低,仅为19.96~27.71 t/hm2;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中CWD的平均贮量高达205.8~213.2 t/hm2。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贮存在CWD中的C元素含量关乎着大气中CO2含量,故应加强世界各气候带森林中CWD贮量格局的长期监测和系统调研。  相似文献   
59.
对辊挤压式对虾去头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工去虾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虾仁易受细菌污染和机械一刀切式对虾去头方法对虾肉浪费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对辊挤压式对虾去头装置。该装置根据对虾的生物特性和体型特征,利用对辊之间的间隙和对辊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凸棱对虾头进行挤压使得对虾在头胸部与虾体连接处被挤断,从而实现对虾的头尾分离工作,并进行了原理分析。针对按对虾厚度分级后体厚为13~16mm的新鲜南美白对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对辊挤虾头式去虾头的方法去头效果良好,去头装置原理合理,为今后对虾去头装置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筛选适合广昌县种植的优良、高抗晒烟品种,以赤水铁赤烟、驿前铁赤烟、杨溪木勺烟和头陂柳叶烟4个晒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其在广昌县种植的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表明:赤水铁赤烟的大田生育期最长,为120d;驿前铁赤烟其次,为119d;杨溪木勺烟最短,为114d。赤水铁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质量均优于另外3个品种,且对花叶病的抗性较强;驿前铁赤烟对赤星病的抗性最强,其他综合性状仅次于赤水铁赤烟;而杨溪木勺烟和头陂柳叶烟的综合表现均较差。赤水铁赤烟和驿前铁赤烟可在当地作为优良晒烟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杨溪木勺烟和头陂柳叶烟建议作为晒烟种质资源材料利用或改良后再进行试种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