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Ⅱ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茉莉花双瓣品种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与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同期,且发育基本正常,其胚珠是具单珠被的厚珠心弯生胚珠,为多细菌孢原组织,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大孢子基本呈直线排列,近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熟胚整为正常的8核胚囊。  相似文献   
42.
从茶园土壤分离到62株放线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茶白星病(Phyllosticta theafolia Hara)进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结果表明,共获得拮抗放线菌菌株9株,编号分别为:F1、F2、F3、F5、F8、F11、F15、F57、F59,其中菌株F1、F2、F3、F5、F8抑菌活性强且抑菌谱广,对辣椒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capsici ),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var.nicotian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亦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3.
本文综述了富硒茶研究中硒在茶树体内的分布规律。茶叶中硒含量及硒的形态,硒对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影响,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决定富硒茶的主要因子和茶叶富硒的不同途径的研究成果,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富硒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V优质绿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早春茶萌发增产春季名优绿茶,通过遮荫、喷灌等措施提高夏秋茶品质;合理采摘,采蓄结合培养树冠,加强培肥增强茶园抗寒、抗旱能力.提高全年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45.
20 0 1年 1 2月 1 1日 ,由农业部主办的“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丰收计划第四期培训班”在长沙县星沙开发区天华大酒店开班。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等 9个省、直辖市的 1 3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班聘请了陈宗懋、许允文等一批全国著名的茶学专家、教授授课 ,采取了以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语言描述与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植保、生产加工、销售等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描述。培训期间 ,教师备课认真充分 ,授课生动精彩 ,学员积极性高 ,求知欲望强 ,学习主动认真 ,收获大 ,达到了本次培训的目的。1 2月 1 4…  相似文献   
46.
本文综述了氮素对茶树生长的重要性、对茶树根系的影响及茶树根系氮素吸收的研究方法,以期为氮素对茶树作用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绿肥1号"不同生长期根、茎、叶器官产青量研究表明:茎、叶是"绿肥1号"主要产青器官,约占植株总产青量的80%~90%。各器官不同时期氮含量以叶片最高,为4%~6%,茎次之,根部氮含量最低。各时期钾含量以叶片含量最高,依次为茎、根。而磷含量6月中下旬以叶片最高,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茎最高,9月份以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8.
2008年湖南茶树冻害调查及抗灾减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元月湖南省遭受了罕见的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天气,使我省茶叶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我所组织有关人员对  相似文献   
49.
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槠叶齐为试材,分析测定了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主要内含成分随加工进程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绿茶品质风味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时期采制茶叶的变化规律近乎一致.  相似文献   
50.
以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茶园土壤中筛选到9株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放线菌,菌株抗菌谱较广,对茶白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腐霉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3株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作用较强,其抑制率分别达78.8%、61.2%、5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