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Ⅱ优质绿茶品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优质绿茶品质特征及适制品种演化分析,表明品种是决定优质绿茶香气和滋味等内质因子的基础。对适制优质绿茶品种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得出适制优质绿茶品种的共性,提出了优质绿茶选育品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分析了全国茶类生产的发展和绿茶产区的变化情况。对绿茶品质概念的演进作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提出了优质绿茶生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33.
优质绿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其品质评价来讲,即色泽绿润、香气高、滋味醇厚。本文从茶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阐述优质绿茶的茶树品种特性,认为湖南是优质绿茶生产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34.
茶树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在茶树干旱胁迫时内源激素ABA、IAA积累的速度与干旱胁迫程度(干旱时间、土壤水势)的关系以及保护性酶SOD活性呈现出的“先升后降”的规律,而POD活性则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无机元素铁、锰、铜、锌含量随干旱胁迫而变化的研究结果。为抗旱性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提高茶树抗旱的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微生物在茶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在茶业中作用和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叶加工、茶园肥培管理、茶园病虫害防治及茶叶贮藏与保鲜中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建立了牛奶中A1和A2β-酪蛋白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利用6mol/L盐酸盐水溶液提取,流动相选择A: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B:0.1%三氟乙酸水溶液,A+B=41+59(V+V),流速0.5m L/min,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214nm检测。采用本方法可以较好地分离牛奶中的A1和A2β-酪蛋白,分别在0.16~1.65mg/m L和0.34~3.35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分别小于6.8%和7.5%(n=6),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7%~103.5%和99.3%~105.0%。结果表明,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为牛奶中A1和A2β-酪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作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7.
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硕  刘天意 《新农业》2011,(5):46-47
园林植物保护是保证园林植物正常发挥其特有功能的关键性工作。通过对沈阳地区园林植物保护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应用生物控制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及园林植物保护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对湖南长沙县金井茶场24年生双行条植、密植有机茶园,分别进行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脲酶活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有机茶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明显提高,土壤霉菌、放线菌、芽孢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碳、呼吸作用、氨化作用及脲酶活性增强。说明按照现代有机农业生产规程管理,茶园合理密植能够促进有机茶园土壤良性循环,有利于活性土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9.
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Ⅱ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茉莉花双瓣品种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与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同期,且发育基本正常,其胚珠是具单珠被的厚珠心弯生胚珠,为多细菌孢原组织,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大孢子基本呈直线排列,近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熟胚整为正常的8核胚囊。  相似文献   
40.
从茶园土壤分离到62株放线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茶白星病(Phyllosticta theafolia Hara)进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结果表明,共获得拮抗放线菌菌株9株,编号分别为:F1、F2、F3、F5、F8、F11、F15、F57、F59,其中菌株F1、F2、F3、F5、F8抑菌活性强且抑菌谱广,对辣椒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capsici ),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var.nicotian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亦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