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来做DNA条形编码的基础,选择其中二段序列(Bar1 Bar2)设计2个引物对6个中国地方鸡种的线粒体DNA进行扩增,以对其进行种品鉴定。本研究选择的2段序列中,以Bar1序列648bp(712位点到1359位点)多态性最高,突变位点最多,为24个,品种间平均多态性为3.860%,6个鸡种在此序列中有各自不同的特异位点,NJ聚类分析6个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COⅠ基因的Bar1序列用于这些品种鉴定是可行的;而Bar2序列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由于其多态性低,大多品种没有其特异位点,NJ聚类分析6个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不利于品种鉴定。从本研究结果看,利用COⅠ基因的DNA条形编码(DNA Barcodes)进行不同鸡品种鉴定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准确等优点,结合传统形态学鉴定手段将会揭示更深层次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 经过进一步改进是用于品种鉴定的优良工具。  相似文献   
82.
6个地方鸡种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我国6个地方鸡(Gallus gallus)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oxidaseⅠ,COⅠ)基因的2段序列,研究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地方鸡种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2段序列中,经过多态性分析筛选,以Bar1序列(712~1359位)突变位点较多,为24个,为24种单倍型,其中22种单倍型为6个鸡品种所特有;品种间平均多态性3.860%,6个鸡品种均有其特异位点;6个品种的NJ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鸡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COⅠ基因的Bar1序列用于这些品种鉴定是可行的。而对Bar2序列(1800~2314位)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只发现5个突变位点,为5种单倍型,且大多品种没有其特异位点。由于其多态性低,且NJ聚类分析6个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不一致,Bar2序列不利于品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COⅠ基因的Bar1序列更适合地方鸡品种鉴定条形码。  相似文献   
83.
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以隐性白羽鸡和仙居鸡为亲本建立的F2资源群体500只鸡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各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标记与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平均杂合度为0.701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6 8.方差分析显示:MCW0095、ABR0322、ADL289、MCW004、ADL166、MCW104和MCW67对活体重、屠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或0.01);ADL211、MCW004和ADL0301对胸肌重有显著影响(P<0.05或0.01);MCW004、ADL0301和MCW67对腿肌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表明这些标记与性状间可能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84.
目前,对鹅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相继展开,利用候选基因寻找影响鹅相关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应用于鹅种改良,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说是可行的.文章主要综述了与鹅有关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催乳素受体基因、生长激素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肌细胞生成素基因、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和Bcl-2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5.
部分地方鸡种蛋品质与生态环境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2种聚类方法对我国11个地方鸡种的蛋品质和生态环境的资料进行分析。多元统计分析10项指标的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占总信息量的93.17%),根据各品种的10项指标值计算相似系数进行聚类,结果表明,2种聚类方法均可将11个地方鸡品种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这说明了生态因子也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6.
5个白鹅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5个白鹅品种资源群体(太湖鹅、四川白鹅、织金白鹅、伊犁鹅、皖西白鹅)的遗传结构和进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白鹅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各鹅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大,各鹅种的适应性较强;(2)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发现5个白鹅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5个白鹅群体分别独自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了5个鹅品种的进化与它们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关系密切。应加强对我国现有鹅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87.
仿土蛋鸡的育种方向与配套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仿土鸡蛋的育种和生产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产蛋量和均匀度,提高饲养效益。同时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品牌、包装上市和在超市销售,同时进行安全食品生产的研究。在育种工作中。主要进行产蛋数的选育,在育种素材选择上,蛋重、蛋壳颜色和蛋形等是要重点考虑的。  相似文献   
88.
鸡肉品质是决定肉鸡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白条纹鸡肉(white striping, WS)和木质化鸡胸肉(woody/wooden breast, WB)两种新型肌肉缺陷问题因其出现概率高、影响范围大,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WS是指肌肉表面出现平行于肌纤维的白色脂肪沉积条纹,WB主要表现为胸肉明显硬化。这两种肌肉缺陷问题表现出类似的组织学特征,并且常常共同出现。WS和WB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屠宰鸡肉及分割产品的外观、营养品质以及加工特性,给肉鸡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WS和WB的特征、性质及发生机理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大多数研究为国外团队报道,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针对WS和WB的病理学特征、品质特性以发生机理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及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不同周龄公鸡鸡冠组织结构变化和鸡冠发育候选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软骨蛋白样蛋白(CHADL)的表达规律,选用青年期(5、9、13周龄)、性成熟启动期(17周龄)和性成熟完全期(26周龄)的青脚麻鸡公鸡各5只,测量鸡冠发育指标,同时屠宰后制作鸡冠组织石蜡切片,观察比较不同周龄的组织形态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各周龄公鸡鸡冠组织BMP2和CHADL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鸡冠随着周龄增加持续发育,在性成熟启动后(17~26周龄)增速加快;随着鸡冠的发育,外周真皮层的毛细血管逐渐增大且互相吻合,血管内红细胞数量增多;中间真皮层的胶原纤维网不断疏松,成纤维细胞有减少的趋势;BMP2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3周龄时表达量最高(P0.05);而CHADL基因的表达量随着鸡冠发育逐渐升高(P0.05)。结果表明:BMP2和CHADL分别在鸡冠发育过程中发挥了抑制/促进鸡冠发育的作用;性成熟启动后鸡冠组织的形态会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0.
以0、5、10和15世代狼山鸡保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Ⅰ)基因全长序列多态性,以分析COⅠ基因DNA条形码在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OⅠ基因序列在狼山鸡0和5世代中存在相同的6个突变位点,为4个单倍型;在10和15世代存在相同的3个突变位点,为3个单倍型;4个世代122个个体存在相同的2个突变位点,为5个单倍型,其中106个个体COⅠ基因分布于H2单倍型。狼山鸡0、5、10和15世代COⅠ基因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276、0.333、0.119和0.252,平均核苷酸差异(K)分别为0.707、1.083、0.182和0.314,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00046、0.00070、0.00012和0.00020。结果说明COⅠ基因DNA条形码在0~15世代间稳定遗传,表明狼山鸡保种群保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