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上,国内外很早就对酶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水产饲用酶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鱼类的饲用酶制剂应用方面。但外源酶制剂对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鲜见报道,且主要集中在温度、酸碱度对对虾消化酶活性及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72.
为了定量研究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在植物光合作用对CO_2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WUE(分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即WUE_i和WUE_(inst))对CO_2(包括大气CO_2浓度和胞间CO_2浓度,即C_a和C_i)的响应模型,并应用新构建的模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测量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构建的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拟合小麦叶片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曲线(包括WUE_i-C_a、WUE_i-C_i、WUE_(inst)-C_a和WUE_(inst)-C_i曲线),而且还可以直接给出小麦的最大WUE_i和WUE_(inst)以及相对应的饱和C_a和C_i。以小麦WUE_i-C_a和WUE_(inst)-C_a曲线拟合结果为例,得到的最大WUE_i和WUE_(inst)分别为176.29μmol·mol~(-1)和8.65 mol·mmol~(-1),其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172.96μmol·mol~(-1)和8.62 mol·mmol~(-1);拟合得到的饱和CO_2浓度分别为1 410.52和1 399.73μmol·mol~(-1),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1 294.05和1 332.84μmol·mol~(-1)。拟合值与观测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新建模型拟合得到的这些参数与观测值高度相符,可用于植物WUE对未来CO_2增加响应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73.
为获得高光效的野生大豆材料及其最佳的生长条件。以丁扒山(丁豆)与凯里学院(凯豆)两种野生大豆为试材,研究其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丁豆叶绿素含量盛花期和结荚期低于凯豆,丁豆叶绿素含量为结荚期显著高于营养期和盛花期,凯豆叶绿素含量为盛花期和结荚期显著高于营养期。凯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蒸腾速率均高于丁豆,凯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光合速率为盛花期>营养期>结荚期。凯豆结荚期的胞间CO2浓度呈下降趋势,营养期和盛花期的胞间CO2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丁豆营养期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盛花期呈下降趋势,结荚期呈双峰曲线。两种野生大豆蒸腾速率均为结荚期>盛花期>营养期。丁豆LCP为结荚期>盛花期>营养期,LSPPmax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核型公式为:2n=24m+12sm+4st,凯豆核型公式为:2n=22m+16sm+2st。凯豆较丁豆光合效能利用率高,且两者光合利用效能均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的染色体为2B型,凯豆为2C型。  相似文献   
74.
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凯  赢飘  张欣  曹国璠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713-5717
为实现太子参高产优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地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多糖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地连作年限的增加,太子参植株单个茎长、茎粗、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鲜重产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对药材品质中多糖和皂苷含量的综合分析显示,连作2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非共振情况)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在CNO循环中,这两个核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16O和20Ne的含量,进而影响着17F和18F中微子的流量.计算表明,在(2~3)×107 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值R约为1.189×103.这表明在CNO循环中,核反应19F(p,γ)20Ne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6.
2009—2018年湖南省县域耕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近年来湖南省县域单元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为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湖南省2009—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利用耕地变化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从数量规模、景观格局和驱动力等方面分析湖南省县级行政单元的耕地变化。[结果] ①2009—2018年,湖南省耕地总量累计增加379.02 km2。新增耕地主要分布在环洞庭湖地区、湘中盆地群和湘西北等土地整治重点地区。②在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的积极作用下,湖南省耕地图斑形状趋于规整化;而受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全省耕地破碎化趋势明显。③地方财政收支情况、人口增长和地形条件是湖南省2009—2018年间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各驱动因子之间通过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等交互作用实现对耕地时空变化的综合影响。[结论] 湖南省耕地保护成效显著,但依然面临许多挑战。新时期全省耕地保护应该处理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新增耕地的开发应当更加注重对农村低效建设用地的复垦而减少对生态空间的挤占;优化耕地保护政策,切实提高现有耕地的经济产出效益,发挥市场机制在耕地保护中的长效与可持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大株距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能适应大株距栽植的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通过该机构栽植嘴能将蔬菜钵苗植入土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传动比函数,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栽植嘴尖点的(角)位移、(角)速度方程。基于Visual Basic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分析了非圆齿轮中心距a、角位移系数k1和k2、行星架初始安装角φ0、栽植嘴初始安装角α0、中间齿轮初始安装角γ0以及栽植嘴顶端到行星轮中心的距离S等重要参数对栽植轨迹的影响,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化出一组能够满足蔬菜钵苗栽植工作要求的机构参数(a=53 mm、k1=0.23、k2=0.03、φ0=-58°、α0=-144°、γ0=144°、S=175 mm)。根据优化所得参数建立栽植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制作了栽植机构的样机进行田间植苗试验。试验了栽植嘴在不同时刻开启和闭合对西兰花钵苗栽植时直立度和成功率的影响,得出栽植嘴在其运动轨迹最低点上方10 mm处张开为最佳开启位置,钵苗直立度优良率达85%,栽植效率可达100株/(min·行),栽植株距达到450 mm,证明该机构适用于蔬菜钵苗的大株距栽植。  相似文献   
78.
通江银耳素以朵大、肉厚、色纯,胶质重、口感佳而著称于世,现已成为通江县的经济支柱产业。80年代末以来,通江段木银耳发生了“瓦灰霉”的为害,病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银耳产量及品质,急需寻求有效、易行的综合防治方法。1993年开始,笔者通过系统地调查、试验...  相似文献   
79.
抗菌肽B、D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广藿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和天蚕抗菌肽B基因分别接上启动子和终止于,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Bin19上,构建成双价抗菌肽基因表达载体pTBD。用三亲交配的方法将pTBD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再通过农杆菌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广藿香,获27个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抗菌肽B、D基因已同时整合进3个株系染色体组中。与病原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试管共培养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获得较强抗病性。盆栽接菌试验结果也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抗病性。  相似文献   
80.
橡胶树的初生乳管主要存在幼嫩树干、枝条、叶片、花和果实中,其发育过程依然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石蜡制片和改良的碱处理剥离2种方法研究了幼嫩枝条初生乳管的形态发育过程,发现碱处理剥离法能观察到乳管从起源到发育成熟的连续过程,优于石蜡制片。采用碱处理剥离法系统研究橡胶树枝条不同发育时期初生乳管形态特征。从古铜期枝条不同部位分离的乳管形态差异较大,顶端分生组织附近的乳管呈线性长管状、不分支、无隔,外凸结构不明显;距顶端7 cm左右的乳管具有明显的外凸结构或珠状结构;距顶端14 cm处的乳管明显增粗,相邻乳管间外凸结构联结贯通形成乳管桥,最终形成网状结构。稳定期枝条各部位的乳管形态趋同,外凸或珠状结构的密度和乳管桥的密度均显著高于古铜期枝条对应的部位,都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同时发现初生乳管是多核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枝条初生乳管为无节联结乳管,是一种新的乳管类型。本研究对植物乳管发育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