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柞蚕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模型与基因效应值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对柞蚕杂交组合8821×四青、8822×青6号的6个世代材料,对柞蚕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两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茧重转化率的基因作用复杂,不符合加-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基因互作,且显性互作大于显性效应,使茧重转化率增加;茧层生产率的基因作用符合简单的加-显性遗传模型,显性效应为正值,使茧层生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徐亮  吴艳  孟宪民  戚俐  焦阳  宿桂梅  钟亮 《蚕业科学》2018,44(2):336-341
揭示秋柞蚕产量构成因素与蚕茧产量的相关程度,可为制定高产柞蚕品种选育的技术策略提供依据。采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法,对10个秋柞蚕品种(纯种)和21个杂交组合(杂交种)的产量及构成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杂交种的单蛾产茧量主要集中在800~1 200 g之间,纯种的单蛾产茧量主要集中在600~1 000 g之间。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收蚁结茧率幼虫生命率千粒茧质量收蚁率单蛾产卵数量。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秋柞蚕产量构成因素与产茧量的回归方程,能较好地预测秋柞蚕单蛾产茧量。产量构成因素对产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收蚁结茧率单蛾产卵数量千粒茧质量幼虫生命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认为,秋柞蚕高产品种的选育应以收蚁结茧率和幼虫生命率为主要目标性状,再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系杜仲科杜仲属植物,因其树皮、枝叶折断后均具有白丝,故又称玉丝皮、丝棉树.其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安胎、降血压之功效,是名贵中药材.杜仲树体高大、树形开展,果实带翅,惹人喜爱,可作行道树、庭阴树及风景林栽植,又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分布于我国四川、湖北、湖南等十几个省.  相似文献   
14.
泥炭资源农业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泥炭农业利用方面所是的进展,评价了我国泥炭资源的储量、质量状况,根据我国泥炭性质和质量特性,在分析泥炭研究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开展泥炭农业利用,特别是加强泥炭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建议。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泥炭农业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柞蚕(Antheraea pernyi)与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的人工授精技术,并应用于柞蚕与栗蚕的种间杂交试验,为利用远缘杂交改良柞蚕的经济性状提供试验技术。从种内交配40~60 min的柞蚕雌蛾交配囊中采集精子细胞用于对柞蚕处女蛾的人工授精,其受精蛾率为61.5%,受精卵率为70.5%,孵化卵率为60.8%。栗蚕精子可在种内交配40~75 min的雌蛾交配囊中采集。利用单蛾精液授精和单蛾与多蛾精液互补授精的方法,分别获得了栗蚕♀×柞蚕♂的越冬卵和蚁蚕及柞蚕♀×栗蚕♂的活胚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初步建立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进行柞蚕与栗蚕的远缘杂交。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为试材,对北京中农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体化育苗营养基进行了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化育苗营养基育苗幼苗期立枯病发病率2.06%,在西瓜后期生长过程中,立枯病和枯萎病发病率仅为1.50%和5.88%,小区果实产量为88.2 kg,坐果率达100%。西瓜幼苗立枯病发病率较营养钵育苗降低4.5个百分点,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11.72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0%以上,同时可促进提前开花4~5 d,坐果率提高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对部分柞蚕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宪民  徐亮 《北方蚕业》2005,26(4):30-31
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对柞蚕品种的产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产量与环境之间存在互作,产量性状的遗传力较小,只有41.56%是遗传的,而58.44%是由环境影响的。为了考察品种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利用回归系数法对其产量进行分析,新品种9906、981的回归系数都小于1,平均产量高,说明这两个品种具有稳产、高产的特点,能够适应较差的环境条件。通过回归系数图发现,稳产性好的品种并不一定都高产,稳产性差的品种也不一定都低产。  相似文献   
18.
<正>泥炭动开效采率,方还式控不制仅着决定泥了炭劳质量,泥炭开采方式对泥炭原料成本和质量至关重要~([1])。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泥炭开采从手工开采到机械开采,从平面开采到立体开采,从单纯考虑技术问题,到同时考虑经济、环境和迹地修复利用,泥炭开采要根据各国经济、社会条件、泥炭矿规模以及泥炭用途,采取恰当开采方式~([2-4])。  相似文献   
19.
孟宪民 《中国蔬菜》2017,1(8):16-20
<正>我国基质产业起步晚,基质配方和调制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面临原料来源受限、配方和工艺落后、专业设备短缺、行业标准有待加强、管理政策制约等问题。我国基质市场年总需求量为6 616万m~3,目前年产销量约为1 000万m~3,市场潜力巨大。基质是采用各种有机、无机物料按一定配方工艺调制生产出的可为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提供优良水、肥、气、热条件的人工土壤。基质产业是基质原辅料生产供应、基质设备制造安装、基质调制生产、基质标准检测、基质市场开发应用、基质行业管理等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工的业态总称。基质产  相似文献   
20.
柞蚕育种是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家蚕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尝试从中找出更适合柞蚕的分子标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概况,对柞蚕分子标记技术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