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湖羊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1个湖羊样本共检测出等位基因210个,Shannon指数I为1.41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34,观察杂合度Ho为0.692,期望杂合度He为0.685,Ewens-Watterson检测所有位点都处于置信区间内。公羊Ho为0.694,He为0.643,I为1.190,PIC为0.564;母羊Ho为0.676,He为0.693,I值为1.403,PIC为0.636,表明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程度高。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呈L型,各位点均值处于Hard-Weinberg平衡,表明湖羊群体未出现瓶颈效应。研究结果为湖羊育种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皮、肉、毛兼优的地方山羊品种。通过微卫星标记(SSR)对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改良提供数据支持。选取30个SSR标记,采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海门山羊、崇明白山羊和崇明地区杂交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对各群体不同位点和各位点不同基因型进行分析。海门山羊、崇明白山羊和崇明地区杂交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总数分别为205、191和14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012、3.812、3.09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3、0.668、0.61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26、0.691、0.63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0.630、0.567。三个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Fis)为0.011 0,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50 7,平均基因流(Nm)为4.680 6。杂交山羊和崇明白山羊的遗传距离较近,和海门山羊遗传距离较远。系统进化树聚类分析表明,崇明白山羊与崇明杂交山羊聚为一类。两个纯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和杂交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杂合度、多态性和遗传变异;两个保种群体为中度遗传分化,近亲繁殖率低,存在基因交流,可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中1H NMR技术方法筛选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方法】选取产后7—28 d,平均胎次为2—3胎的实验奶牛50头。根据血糖(Glc)、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与临床发病特点分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其中Ⅰ型酮病20头,Ⅱ型酮病为20头,健康对照组为10头。当患病牛血中BHBA>1.20 mmol·L-1,Glc<2.50 mmol·L-1,NEFA>0.50 mmol·L-1时,被认为患I型酮病;当患病牛血浆中BHBA>1.20 mmol·L-1,Glc>2.80 mmol·L-1, NEFA>0.50 mmol·L-1时,被认为患II型酮病;当奶牛血中BHBA<1.00 mmol·L-1,Glc>3.75 mmol·L-1,NEFA<0.40 mmol·L-1时,被认为健康对照组。运用代谢组学中1H NMR技术对实验奶牛的血浆代谢物分析,获得相应的代谢图谱,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模式判别,从而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果】通过1H NMR分析,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的代谢图谱差异明显,3组代谢产物各自聚集,分散区域显著。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比较,获得7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主要为丙氨酸、赖氨酸、β-羟丁酸、丙酮、乳酸等,其中血浆中β-羟丁酸、丙酮、乳酸浓度升高;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肌酸浓度呈现下降。Ⅰ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获得19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主要为酪氨酸、苯丙氨酸、肌酸、β-羟丁酸、丙酮等,其中β-羟丁酸、丙酮浓度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肌酸、肌醇、β-葡萄糖、谷氨酰胺、谷氨酸、柠檬酸、α-葡萄糖、甲酸、甘氨酸、O-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胆碱浓度呈现下降。Ⅰ型酮病与Ⅱ型酮病比较,获得24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柠檬酸、组氨酸、β-葡萄糖、异亮氨酸、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其中β-羟丁酸、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亮氨酸、缬氨酸、丙酮、亮氨酸、乙酸浓度升高;柠檬酸、酪氨酸、组氨酸、肌醇、谷氨酰胺、β-葡萄糖、苯丙氨酸、谷氨酸、α-葡萄糖、赖氨酸、甲酸、甘氨酸、磷酸胆碱、丙氨酸、O-乙酰葡萄糖胺浓度呈现下降。【结论】1H NMR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的筛选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差异性代谢物,为进一步探究奶牛Ⅰ型酮病、Ⅱ型酮病的发病机理和诊断与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是围产期胎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胎儿宫内生长发育与母体及宫内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密切相关,且IUG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揭示。因此,建立与人类临床病理特征相似的IUGR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通过介绍啮齿类、灵长类、家养类等不同动物的IUGR模型,并综述自然选择法、子宫动脉结扎法、营养限饲法等IUGR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为选择复制IUGR的动物以及复制模型的方法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湖羊冻精基础稀释液中分别添加原花青素(PC),使其最终质量浓度为0μg/mL (CK)、1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经冷冻解冻后对精子质量进行检测,探讨原花青素对湖羊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C的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解冻后精子的活率、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和线粒体活性最高,分别达58. 91%、56. 03%、50. 03%、53. 42%和50. 19%,其中活力和质膜完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SOD值和GSH-PX值分别为212. 60 U/mL和125. 04 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ROS和MDA值分别为363. 05 U/mL和7. 02 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 NO和NOS值分别为8. 22μmol/L和35. 90μmol/L,其中NO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当PC的质量浓度提高至40μg/mL时,精子解冻后质量显著下降,表现为促氧化损伤。在湖羊精液冷冻中,添加10μg/mL的PC可降低精子氧化损伤,提高冻精品质,当PC质量浓度提高至40μg/mL时,对精子具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不同添加比例的白酒糟等量替换豆秸,以确定山羊育肥期饲粮中白酒糟的适宜添加比例。选用年龄(4月龄)、体重[(21.56±1.21)kg]相近的公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用白酒糟分别替代全混合日粮中0(对照)、8%、15%、25%的豆秸。育肥90 d后屠宰,测定山羊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5%组山羊的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佳,并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8%、15%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15%组的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甲状腺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15%组的胴体重、睾丸重、肺脏重、肝脏重、瓣胃重、皱胃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各组间肌肉p H、p H_24 h、失水率、熟肉率、瘤胃重和瘤胃液p H均无显著差异(P0.05)。15%、25%组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山羊育肥期饲粮白酒糟的最适添加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动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在大型猪育种企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猪冷冻精液已开始步入商业化生产进程,该文分析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在国内大型猪育种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的在于促进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带动养猪业发展实现革命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崇明白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源关系,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使用12条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对206只崇明白山羊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总计扩增出181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产生15.08条,其中含有多态性条带163条;经统计分析,崇明白山羊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00 6±0.300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7 8±0.365 6,Nei's基因多样度(h)为0.278 5±0.184 9,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0.06%,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418 6±0.251 0,群体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79 7±0.034 0,群体内基因多样性(Hs)为0.226 7±0.025 8,遗传分化值(Gst)为0.189 4,崇明白山羊的遗传变异81.06%来源于种群内部。崇明白山羊的基因流(Nm)为2.1397,说明崇明白山羊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UPGMA聚类分析显示:样本相似系数为0.519 3-0.989 0,206个个体可分为11个群体,个体间虽然呈现差异,但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9.
20.
<正>奶牛酮病是以能量负平衡为基础,以低血糖、高酮体为主要血液生化特点的奶牛围产期的重要群发性多发性疾病[1]。由于高产品种的引进、培育,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等原因,使得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奶牛酮病已成为世界各国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据报道,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