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几年世界大豆生产发展迅猛,本文从世界大豆生产面积、单产、总产及贸易情况4个方面概括了世界及各大豆主产国的生产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常规波阻抗反演分辨率低且不能在砂岩中有效区分砂岩和干层,不能满足NP油田油气开发的需要。通过创新攻关,提出了一种预测有效砂岩的敏感测井曲线分析方法和地震反演数据体融合技术。通过测井数据交会分析可知,自然伽马曲线可以很好地区分砂、泥岩,密度曲线可以区分砂岩中的干层和有效砂岩,但不能区分砂、泥岩。因此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和密度曲线分别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求取自然伽马数据体和密度数据体,然后求取2种数据体的交集进行有效砂岩预测。预测结果分辨率高,效果较好,对砂、泥岩地层的油气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吉林省新育成大豆品种SSR指纹图谱身份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鉴定和准确评价大豆新品种,以吉林省98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从大豆20个连锁群上均匀分布的320对SSR标记引物中初筛出12对扩增稳定、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为以最少引物组合有效区分品种,揭示参试材料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又进一步依据每对引物多样性指数的高低,复筛出了由7个SSR标记构成的核心引物组合,并最终以此构建吉林省近年育成大豆品种的SSR指纹图谱身份证。结果表明:98个参试大豆品种都有唯一的指纹图谱身份证代码,说明所选用的7个SSR核心标记可靠且有效;此外,以SSR标记扩增的整体带型作为编码依据能够有效提高大豆品种指纹图谱身份证构建的准确性。本研究完善了大豆品种指纹图谱身份证技术体系,能够满足当前吉林省乃至全国大豆品种分子鉴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4.
为了明确溶解于不同溶剂中的农药在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时响应的差异,总结出有利于定量分析农药的溶剂选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用甲醇、乙腈和空白面粉基质提取液配制的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系列标准溶液在ECD上的响应强度.结果表明,乙腈和面粉基质提取液中的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ECD上的响应值远远高于甲醇提取液中的相应值,表明乙腈使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ECD上的响应强度增强,而面粉基质提取液中的其他杂质对毒死蜱、甲氰菊酯的响应影响不明显,对溴氰菊酯的响应有一定影响.甲醇中的甲氰菊酯和毒死蜱分别在0.01~0.1、0.01μg/mL以下已经没有响应,进一步说明甲醇对目标分析物ECD信号响应的减弱作用.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分析农药分子时,乙腈可以大大提高溶解在其中的农药分子的响应强度,建议用乙腈溶解目标分析物进行检测.且制作标准曲线的溶剂和样品定容的溶剂必须一致,否则将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5.
为探明嘧菌酯在牧草中的安全性,对嘧菌酯在北京、江苏南京、河南郑州3个试验点牧草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牧草和土壤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在0.01,0.10和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嘧菌酯在牧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6.5%~97.4%,相对标准偏差为6.1%~10.3%;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2.4%~107.2%,相对标准偏差为2.3%~5.7%;嘧菌酯在牧草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1 mg/kg。嘧菌酯在北京、江苏南京和河南郑州3个试验点牧草中的半衰期为2.9~3.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2~3.7 d。参照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制定的饲料和干秸秆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5 mg/kg),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嘧菌酯21 d后,所采收的牧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6.
东盛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吉林省骨干亲本吉育69和黑龙江优异品系绥05-7292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高油、抗逆性好。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357.0kg/hm^2,比对照黑河38平均增产9.1%。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38.8kg/hm^2,比对照黑河38平均增产5.2%。2017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7.
长期秸秆还田对剖面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别在江苏省常熟和江西省进贤布置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乌栅土及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特征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乌栅土还是红壤性水稻土,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含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或不施肥处理(对照)。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促进作物对土壤磷素的吸收和提高磷素利用效率;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腐殖质品质。腐殖物质组分碳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红壤性水稻土长期施秸秆可能增加腐殖质的下移。总之,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明显提高乌栅土和红壤水稻土肥力水平,从而确保了该妯区士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8.
华南地区酸性土壤硒有效性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石灰、磷酸盐及硅酸盐类土壤改良物质对酸性水稻土硒有效性及水稻吸收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0.25 mg/kg硒基础上,石灰、硅酸钠、磷酸氢二钠以及三者配合施用对水稻单株产量影响不大;对大米硒含量提升效果以石灰、硅酸钠及石灰、硅酸钠、磷酸氢二钠三者配合施用的处理较好;酸性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交换态硒和水溶态硒。石灰、磷酸氢二钠处理显著提升易被植物吸收的水溶态硒及交换态硒含量,显著降低难利用残渣态硒含量;石灰、硅酸钠、磷酸氢二钠三者配合施用的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施用石灰以及施用磷酸氢二钠均可有效提升土壤硒的有效性,并促进水稻对硒的吸收,施用硅酸盐对土壤硒有效性影响不大,但能促进水稻对硒的累积。  相似文献   
69.
以‘吉育8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干拌种、包衣和浸种对大豆种子生活力、生理性状、农艺性状等生物学效应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烯效唑处理后,大豆的一些农艺性状如株高、下胚轴长、叶面积和节间长度下降,而比叶重和下胚轴粗上升,同时,一些生理性状如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下降,叶绿素含量和水势上升。在三种处理方式中,浸种处理大大降低了大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进而影响了产量;包衣处理增产不显著;在干拌种处理中,当烯效唑有效浓度为6 mg/kg时,显著增产7.4%,因而烯效唑干拌种的最佳处理浓度为6 mg/kg。  相似文献   
70.
吉育94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异黄酮含量4.23‰,是一般品种的2~3倍,蛋白质含量38.34%,脂肪含量20.7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抗倒伏,为高产、高异黄酮含量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