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畜牧环境是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对畜牧环境的重视不够,致使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建立畜牧环境标准化体系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该文主要简述了畜牧环境标准化的含义及其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畜产品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畜牧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标准不统一、标准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畜牧环境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接上期) 4.模式实施与重点配套技术 (1)种植业 种植业主要包括两大工程,即科学种植业生态工程和草场生态保护区工程.科学种植业生态工程包含的配套技术主要有水土保持技术、土地培育技术、良种牧草选育培育技术、牧草种植技术、牧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牧草收割技术、牧草储藏技术、草山管理技术等.草场生态保护区工程包含的配套技术主要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土地培肥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73.
74.
一、为什么要发展有机畜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科技水平有了很大发展,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英国疯牛病事件、比利时二恶英毒鸡事件、香港禽流感事件和法国牛血事件等有关畜产品安全事件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给当事国(地区)甚至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畜产品安全危机和恐慌。在反省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业带来的负面作用的同时,尽快制定食物性畜产品安全新方式和标准及建立全生产过程监测和预警保障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有机畜牧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替代畜牧业”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75.
王高产  孙振钧 《猪业科学》2009,26(12):30-31
沙门氏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肠杆菌科中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不仅能导致仔猪副伤寒、流产等多种动物疾病,而且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占首位或第二位.沙门氏菌菌犁繁多,已确认的沙门氏菌有2 500个以上血型.因此,沙门氏菌的检测一直是沙门氏菌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寻求快速、准确、简便、微量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以传统方法为基础发展到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或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下面就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6.
以赤子爱胜蚓为生物载体,在蚯蚓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进行富硒蚯蚓培养试验,利用蚯蚓的生物富集作用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以存活率、硒含量为优化指标,研究5种硒浓度(20、40、60、80、100 mg·kg-1)和4种培养时间(第15、30、45、60 d)对蚯蚓生长和硒含量的影响规律,筛选存活率高、硒含量高、培养时间短的富硒蚯蚓培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蚯蚓饲料中亚硒酸钠含量越高、培养时间越长,蚯蚓的存活率越低,硒含量越高,且当硒添加量为80 mg·kg-1,培养时间为45 d时,培养条件最优,此时蚯蚓体内硒含量可达33.25 mg·kg-1。  相似文献   
77.
张宁  廖燕  孙振钧  王冲 《土壤学报》2012,49(2):364-372
采用样方法对华北平原(河北曲周)盐渍化改造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进行详细调查,并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蚯蚓种群特征对若干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7种土地利用调查样地中共存在蚯蚓有3个科,5个属,5个种,其中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占调查样地总个体数的60%以上,梯形流蚓(Aporrectodea trapezoides)和赤子爱胜蚓两个种在本地区广泛分布,样点出现频率分别为74%和44%,为该地区的优势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蚯蚓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是:庭院菜地>直立免耕>清茬免耕>商品菜地>传统玉米地>果园>原貌地。其中庭院菜地蚯蚓种群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72 Ind.m-2和68.04gm-2;(3)蚯蚓种群密度和物种数等种群特征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基础呼吸商成显著负相关(p<0.01);(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蚯蚓的种群密度、生物量等种群特征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用显著。蚯蚓生物量越大、种群越丰富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有效成分越高,反之则相反。室内培养实验表明,随着蚯蚓个体数量增加土壤原生动物总丰度、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存在升高的趋势,与用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及土壤化学特性指标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8.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丙烯酰胺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水处理剂,而其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潜在的威胁。该研究在人工土壤条件下,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旨在评价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大于2000和164.01?mg/kg,聚丙烯酰胺比丙烯酰胺毒性低;在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暴露期内,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当丙烯酰胺浓度大于100?mg/kg时即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均对蚯蚓的繁殖能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残留于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对环境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9.
1有机食品的概念、认证、需求所谓有机食品是指严格按照有机生产体系、有机食品标准和相应生产规范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认可,允许使用“有机”标志的食品。它是在经检查证明满足有机生产标准的饲养场,严格按照有机生产体系、标准和规范进行的畜牧业生产。这些标准包括使用有机饲料、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他合成化学添加剂,并使动物能够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阳光。它们与普通食品比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因子的严格监测,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对产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0.
1有机食品的概念、认证、需求所谓有机食品是指严格按照有机生产体系、有机食品标准和相应生产规范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认可,允许使用“有机”标志的食品。它是在经检查证明满足有机生产标准的饲养场,严格按照有机生产体系、标准和规范进行的畜牧业生产。这些标准包括使用有机饲料、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它合成化学添加剂,并使动物能够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阳光。它们与普通食品比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因子的严格监测,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对产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产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