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95篇
  65篇
综合类   488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61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长期以来,巴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巴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巴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展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南疆冬小麦播种面积大,小麦收获后还有充足的光热资源。小麦复播玉米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光热资源,实现多熟制栽培,从而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993.
为了阐明盛花期湿害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芝麻影响的差异,在芝麻盛花期即始花后28天,对垄作和平作2种种植方式的芝麻进行湿害处理,撤水后调查2种种植方式芝麻的萎蔫面积、萎蔫株率、病害发生程度等指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芝麻的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进行室内考种并测产,计算投入产出比,比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垄作比平作能有效减轻湿害造成的芝麻萎蔫、倒伏、叶枯病和茎点枯病的发生;盛花期湿害对2种种植方式的芝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对垄作芝麻的影响较小;湿害对2种种植方式芝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很大影响,且对平作的影响大于垄作,其差异性大小为单株蒴数 > 单株产量 > 单产 > 有效果轴长度 > 有效果节数 > 株高,显著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蒴果长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对蒴粒数、千粒重的差异影响不显著;垄作、平作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86、1:2.04,垄作芝麻每公顷可增加纯收益5492.7元。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增加乘客在夏季高温天气等公交车的舒适度,笔者研究了适合应用在公交车站台的喷淋降温系统。该控制系统根据人体的舒适度,把主控参数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参数相结合,制定了定时控制喷淋降温模式,能使公交车站的环境得到改善,增加乘客的舒适度。该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单片机和传感器来控制喷淋降温设备,光线传感器判断当前光线的强弱,实现白天自动开启,夜间自动关闭,温度传感器判断当前环境温度,当温度达到30℃时单片机驱动降温系统喷淋,通过设计的外围电路及编写的功能程序实现喷淋模式中降温设备的交替运行功能,从而对喷淋降温设备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95.
为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现林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过程的标准化及透明化,解决目前林产品对可追溯信息网络的需求,提出建立林产品可追溯系统。本文主要针对可食用林产品,确定追溯系统的体系架构,对追溯系统进行的设计,以及对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研究,利用二维码技术、数据库技术、RFID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将林产品纳入追溯网络,建立林产品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林产品来源和质量安全问题,维护消费者权益,并且强化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能力、提高企业生产产品时的质量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也为其他产品溯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北方冬油菜抗寒性的形态与生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宁宁    孙万仓    刘自刚      史鹏辉    方彦      武军艳    曾秀存    孔德晶    鲁美宏    王月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452-461
【目的】低温是影响中国北方冬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油菜抗寒机制研究至关重要。从形态、生理、解剖等水平对冬油菜抗寒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各相关指标与冬油菜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可靠的抗寒鉴定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为中国北方冬油菜抗寒种质筛选及品种抗寒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7个不同抗寒性代表性冬油菜品种幼苗进行低温处理,观察其生长习性和叶片解剖特征,测定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根颈直径及根部干重,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抗寒性进行分析并建立抗寒性评价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与越冬率、5-0℃的POD活性变化、0--5℃的CAT活性变化、10-5℃的游离脯氨酸变化量(X1)、5-0℃的可溶性蛋白变化量(X2)、生长习性(X5)、根颈直径及地下部干重(X6)呈显著负相关,与0--5℃的POD变化量、栅海比(X3)、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气孔面积(X4)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品种抗寒性排序与田间越冬率一致;以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Y=-7.58-0.018X1-0.542X2+3.903X3-0.002X4+0.195X5-0.066X6,(R2=1.000);聚类分析将7个品种按抗寒性强弱分为5类,抗寒性强的类型中冬油菜苗期表现匍匐生长,栅海比小,气孔面积小,地下部干重大,Pro活性和SP含量随温度降低增加量大,与之前所做抗寒性排序一致,通径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是影响冬油菜抗寒性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基于FastICA的浙江省茶叶早春霜冻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分析浙江省茶叶早春霜冻时空分布特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浙江茶叶生产实际,提出了茶叶早春霜冻的气象指标和等级划分。基于该指标和全省64个基本气象站1971—2011年气象数据,采用FastICA负熵最大化算法分析浙江省茶叶早春霜冻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茶叶整体、轻度、中度和重度早春霜冻第一独立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6.65%、49.78%、48.01%和55.82%,第二独立成分方差贡献率较小。各等级早春霜冻第一独立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浙江北部是最易发生茶叶早春霜冻的地区。40年间每年都发生茶叶轻度和中度早春霜冻,且空间分布都为北多南少,2000年以后茶叶各等级早春霜冻均呈增加趋势。茶叶各等级早春霜冻第二独立成分呈正负相间的分布型,轻度早春霜冻正值中心位于浙西北,温州中部为负值;中度早春霜冻正值位于嘉兴、湖州东部、杭州东北部和温州中部,宁波南部和台州北部为负值中心;重度早春霜冻负值位于湖州西部和温州西南部,浙江其他地区为正值。41年间浙江省茶叶轻度早春霜冻呈减少趋势,中度早春霜冻趋势线呈波动变化特征,其中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后半期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期、90年代和2000年以后呈增加趋势,重度早春霜冻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茶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在中温低湿储粮生态区(第四储粮生态区)采用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对高大平房仓进行冬季机械降温通风,同时与常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智能通风系统能较为快速、准确、有效地监测粮堆内外温度、湿度参数变化,较为准确地判断通风条件,捕捉最佳通风时机,避免低效、无效以及有害通风,通风电耗较常规通风方式降低64%。同时减少了水分过度散失,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储粮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逆境条件下清除细胞内活性氧的关键酶,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是该酶系中最主要的活性氧清除剂,与植物的抗逆性关系密切。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十字花科植物Cu/Zn-SOD基因的编码区设计引物,采用RT-PCR克隆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7号Cu/Zn-SOD的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459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Cu/Zn-SOD基因同源性高达99%,编码1个亲水性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具有胞质Cu/Zn-SOD超基因家族特有的序列特征和保守结构区域。半定量RT-PCR以及SOD酶活性分析表明,低温诱导条件下Cu/Zn-SOD基因差异表达,在白菜型冬油菜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6号品种低温诱导蛋白的SDS-PAGE分析以及蛋白串联质谱技术鉴定表明Cu/Zn-SOD是受低温诱导表达的抗逆基因。  相似文献   
1000.
对中国水稻骨干亲本评定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亲本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骨干亲本指同一时期用于育种的亲本中在同样的世代内衍生的品种(系)数量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育种材料。确定骨干亲本不但能够了解育种历史和亲本的贡献,而且对育种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以往确定骨干亲本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定骨干亲本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即对同时代育成品种(系)和同衍生世代量化比较。以水稻数据库中我国育成的2398份水稻品种(系)为依据,按亚种分类,育成年代分组,以连续3代衍生的品种(系)数量及其种植面积为参数,分析育成品种在后续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量化评选的方法,评选出我国20世纪下半叶用于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其中籼稻26个,粳稻23个。本文以水稻为例提出了评选骨干亲本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今后选择育种亲本和提高育种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