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水温24℃下,研究了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和总脂酶(GE)活性的变化特点及维生素C溶液浸泡对其影响。结果显示:(1)胚胎中LPL、HL和GE的比活力与全活力比成熟卵中高。(2)随胚胎发育,LPL、HL和GE比活力与全活力上升,自原肠中期始,LPL和HL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出膜前期达最高。(3)30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促使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LPL、HL和GE比活力与全活力升高。合子中LPL和HL基因可能在原肠期开始表达,合成脂质水解酶分解脂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在水体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维生素C能促进普安银鲫胚胎发育,维持机体内脂质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72.
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方法对普安银鲫雌鱼肌肉中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普安银鲫雌鱼肌肉中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水分(76.99%)、粗蛋白(18.78%)、粗灰分(1.51%)、粗脂肪(0.45%)。肌肉中检测到15种氨基酸,总量为87.6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7.18%,占氨基酸总量的42.4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74。呈味氨基酸含量为34.96%,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9.88%。肌肉中共检测出15种脂肪酸,其中3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25.75%,12种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74.25%。研究显示,普安银鲫雌鱼肌肉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73.
探明赖氨酸对菲牛蛭生长及水蛭素活性的影响,为规模化养殖菲牛蛭提供技术参考,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菲牛蛭进行为期37d的饲养,测定和统计菲牛蛭的生长情况及水蛭素活性。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添加0.7~2.1g/kg赖氨酸后菲牛蛭的特定生长率为0.77~0.82,增重率为29.76%~32.12%,水蛭素活性为280.52~285.52U/g,均显著高于不添加赖氨酸处理,其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低于血液处理,水蛭素活性与血液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且略高于血液处理。添加赖氨酸浓度为1.4g/kg时,菲牛蛭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水蛭素活性最高,分别为0.82、32.12%和(285.52±5.68)U/g。  相似文献   
74.
为生产上斑点叉尾鮰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划线接种培养、回归感染试验、形态与分子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等方法,对贵州省锦屏县某养殖场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的强传染性病害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研究致病菌对15类共4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致病菌Q1菌株,经形态鉴定,Q1菌株的特征与鲁氏耶尔森氏菌基本一致,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已有的鲁氏耶尔森氏菌同源性达99%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鲁氏耶尔森氏菌(MK396587.1、AB681666.1、HQ222844.1、FJ908709.1)聚为一支,置信度为86,结合形态与分子鉴定,确定Q1菌株为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其对斑点叉尾鮰的半数致死浓度为1.05×107 cfu/mL;该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大观霉素等17种药物为高度敏感,对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和新生霉素等6种抗菌药物为中度敏感;对克拉霉素、红霉素和麦迪霉素等22种抗菌药物耐药。且其对选用的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3种类型的抗菌药物全部敏感。  相似文献   
75.
大鲵水霉病病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鲵水霉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对养殖大鲵水霉病病原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病原是通过破坏皮肤,感染皮下肌肉,成长为具有一定长度,呈分支多而纤细的灰白色水霉菌菌丝,其生长发育分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外菌丝主要靠出芽生殖形成新菌丝,也可形成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新菌丝;有性繁殖是在菌丝上分别形成藏卵器和雄器,受精后由孢子囊内孢子成长为新菌丝.同时还初步探讨了大鲵水霉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76.
野生黄颡鱼雌鱼产卵前后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贵州锦江河繁殖期产卵前后黄颡鱼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颡鱼产卵前后肌肉中脂肪酸种类都比较丰富,含有有22种脂肪酸。油酸(C18:1n-9)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和棕榈酸(C16:In-7),分别占总脂肪酸的40.31%-43.90%、22.94%-25.05%、6.05%-7.75%、6.26%-7.00%。廿碳五烯酸(C20:5n-3,EPA)和廿二碳六烯酸(C22:6n-3,DHA)之和占4.69%~5.38%,其中EPA约占总脂肪酸的1.4%,DHA占3.6%。同产卵前相比,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ARA)所占比例下降较大,而C15:0、C22:0、亚麻酸(C18:3n-3)的比例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在黄颡鱼产卵后的饲料配制中,需要适当添加脂类物质,以恢复其在产卵后的体质。  相似文献   
77.
贵阳市花溪河大型浮游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溪河地处贵州省贵阳市郊,是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清水河的源头河流,该河流水质清澈,水生生态保持较好,整个河段水质除个别指标外,都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2007年9~10月,对花溪河的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花溪河中有大型浮游动物75种,分属4目、加科、36属.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分别占总种数的48.0%、29.3%、22.7%.研究表明,在花溪河中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水生生态良好.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新鲜鲢鱼肉对不同规格大鲵生长的影响,于2010年4月到2010年5月采用饲喂鲢鱼肉对两种不同规格的大鲵苗种进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月的饲养,两种规格的大鲵苗种增重明显,大规格苗种增重更快,大规格体重增加到(304.49+29.54)g、小规格增加到(66.3+10.30)g,增重率大规格为13 1%,小规...  相似文献   
79.
测定了贵州省贵定县、松桃县和江口县共36尾大鲵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探究贵州省内不同地理种群大鲵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6个序列的碱基平均组成为T(33.8%)、C(22.2%)、A(30.0%)、G(14.0%),其中T的含量最高,C的含量最低;A+T含量(63.8%)显著高于G+C含量(36.2%)。江口种群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551,贵定种群及松桃种群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为0。3个地理种群相比,江口种群大鲵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3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36,其中贵定种群与江口种群达到了种群的分化水平(P0.01)。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贵定种群先与松桃种群聚为一支,再与江口种群聚为一支。3个种群大鲵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遗传分化程度也低。  相似文献   
80.
在水温(20±2)℃条件下,设置7 mg/L、13 mg/L、19 mg/L的间甲酚(m-cresol)浓度梯度,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早期发育过程中总ATP酶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总ATP酶影响。结果表明,瓯江彩鲤总ATP酶活性在成熟卵和受精卵中无显著差异(P0.05);各浓度组总ATP酶活性表现为良好的剂量-效应和发育时期-效应关系;总体上看,瓯江彩鲤早期发育从原肠胚期开始,总ATP酶活性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