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探明花溪三江口河段螺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其相关研究、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于2010年3-8月对三江口螺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江口有螺类13种,隶属于6科10属.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的区域,以大脐圆扁螺与平盘螺的密度最大,分别达592个/m3、619个/m3.其余区域以长角涵螺和光滑狭口螺的密度最大,分别达...  相似文献   
32.
33.
为呆鲤鱼鳞的食用及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呆鲤鱼鳞中蛋白质、脂质、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呆鲤鱼鳞中水分含量为6.61%,粗蛋白含量为75.82%,灰分含量为20.19%,粗脂肪含量为1.79%;鱼鳞中共检测出20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8种,占总氨基酸的20.82%;非必需氨基酸12种,占总氨基酸的79.19%,4种鲜味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含量为25.99%;鱼鳞中共检出12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占28.13%,不饱和脂肪酸占71.60%;矿质元素中钙、磷、锌、锰、硒、含量较高,分别为59.67g/kg、30.13g/kg、92.13mg/kg、26.53mg/kg和0.91mg/kg。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5、10、15和20 g/L,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0、20、25、30和35 mg/L。记录出膜时间及孵化率,筛选适宜葡萄糖和维生素C浓度。采用无添加(对照组)、最适葡萄糖浓度(葡萄糖组)和最适维生素C浓度(维生素C组)的溶液用于孵化,测定胚胎发育中ACC、FAS和CPTⅠ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葡萄糖浓度为15 g/L,维生素C浓度为30 mg/L时能获得最短出膜时间和最高的孵化率。2)胚胎发育过程中,FAS、ACC和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均呈上升趋势。3)葡萄糖组在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ACC和FAS比活力和全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在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维生素C组ACC、FAS全活力在出膜前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15 g/L葡萄糖和30 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能促进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ACC、FAS和CPTⅠ的合成与分泌而形成新的代谢水平,以维持胚胎中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5.
为探明普安银鲫雌鱼不同发育时期与脂代谢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浓度及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以了解胚胎早期在脂质合成代谢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性,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成熟卵、受精卵、囊胚期(卵裂期胚胎)的FAS和ACC代谢水平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普安银鲫雌鱼成熟卵、受精卵和囊胚期均存在FAS和ACC,FAS含量在囊胚期显著升高(P0.05),达到(2.48±0.31)nmol/L;ACC含量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普安银鲫成熟卵、受精卵和囊胚期中均存在FAS和ACC基因表达,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6.
为探索铅对鱼的毒性作用,以建鲤幼鱼为试验动物,研究pb2-浓度0.065 mg/L、0.324 mg/L、0.648 mg/L在3d、8d、14 d、24 d、35 d和50 d时对其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建鲤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即随pb2+浓度的增加,红细胞微核率显著上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微核率呈增加到降低趋势.pb2+对建鲤幼鱼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即随pb2+浓度增加,红细胞核异常率呈增加到降低趋势,除0.065 mg/L以外,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其他组核异常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到降低的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7.
草海鲫DNA含量与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海鲫的倍性及核DNA含量特性,以鸡(Gallus sp.)红细胞DNA含量(2.5 pg/N)为标准、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和普安鲫(C.auratus gibelio(Bloch))子一代为参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25尾草海鲫的红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25尾草海鲫的核DNA检测直方图明显分为两种类型,其核DNA绝对含量分为3.92 pg/N和5.44 pg/N两种值,DNA指数(DI)分别为0.99和1.37,其核DNA含量与鲫和普安鲫子一代接近,符合二倍体和三倍体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草海鲫是由多种倍体组成、具有核DNA含量特性的混合群体,是贵州省已知除普安鲫和正安鲫外的又一种独特的鲫鱼类型,加强其繁殖方式和资源增殖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详细介绍了对虾类消化酶的种类,并且叙述了内外源因子对其的影响,最后综合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普安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二十年来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1985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该鱼进行较为综合的研究,1988年经原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催产是人工繁殖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普安银鲫种质保护和苗种产业化生产所需的技术基础。目前,普安银鲫主要采用自然繁殖,而自然繁殖存在受精率较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葡萄糖和维生素C(VC)对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早期发育的影响,采用静水溶液浸泡法研究了葡萄糖和VC溶液浸泡中普安银鲫仔鱼出膜时间、孵化率、成活率及卵黄囊仔鱼生长特点。结果显示,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低于15 g·L^-1,仔鱼出膜时间随着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孵化率、成活率、体质量和全长则升高;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高于15 g·L^-1对普安银鲫的早期发育表现出抑制作用。VC溶液质量浓度低于30mg·L^-1时,仔鱼出膜时间随着ρ(VC)的增加而降低,孵化率、成活率、体质量和全长则升高。ρ(VC)高于30mg·L^-1对普安银鲫的早期发育表现出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和VC能促进普安银鲫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