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果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酵母菌对高浓度果汁废水进行了好氧生化降解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孔曝气处理方式,在酵母菌接种量为20%,温度30℃,pH 5.0,处理时间48 h的条件下,果汁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94%以上,回收酵母干菌2.8 g/L。该工艺既可去除果汁废水中的CODcr,又能回收一定量的酵母细胞蛋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2.
陕西某铅锌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铅锌冶炼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陕西某铅锌冶炼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Cd、Cu、Z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9.27、135.32、2.76、8.02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19.53)达到重度污染,Zn(1.78)和Pb(1.09)达到轻度污染,Cu(0.56)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东、西10 km范围内土壤均处于重度污染程度,且东部高于西部。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显示,Pb、Cd、Cu、Zn各形态在全量中所占的比例都以残渣态(34.45%~45.98%)最大,其次为可氧化态(27.45%~30.57%),再次为可还原态(17.63%~23.61%),最后为可交换态(6.80%~14.41%)。重金属形态比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Cd、Cu的可交换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Zn的残渣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Cd的可交换态比例、可还原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Cd的残渣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铅锌冶炼厂周围土壤受到以Cd污染为主的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冶炼厂大气沉降、采矿场扬尘是主要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应当加强冶炼厂烟尘点源控制,防止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33.
钙盐沉淀法处理农村含氟饮用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薛力  呼世斌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353-356
采用钙盐沉淀法,研究氯化钙投加量,pH值和静置时间三个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除氟条件;试验在不同氯化钙投加量(分别为100%、150%、200%、250%)下,分析静置时间和反应pH值对除氟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出三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氯化钙的投加量为250%,pH 8.5,静置时间最少50min。在该条件下,可将水中的氟离子浓度由20mg/L降低到7 mg/L左右;应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地方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34.
大棚果蔬连作土壤肥力限制性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大棚果蔬连作的土壤肥力限制性因子,为大棚果蔬的连作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草莓番茄轮作(RST)为对照,研究草莓连作2年(CS2)、草莓连作3年(CS3)、番茄连作4年(CT4)和番茄连作10年(CT10)4种果蔬种植模式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RST相比,连作土壤pH呈酸化趋势,其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所增加,但也会造成有机质、速效磷的耗竭以及有效态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缺失。与轮作相比,连作种植时果蔬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0.3%~30.0%和2.4%~23.2%;有机质减少了4.4%~8.8%和2.8%~7.4%;土壤速效磷降低了5.5%~24.4%和8.7%~25.5%。与轮作相比,CS2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有效态锌含量分别减少了36.8%和35.2%;有效态锰有所减少但变化不大;CT4处理有效态铜含量分别减少了43.0%和34.8%;CT10处理有效态锌、锰和铁含量严重缺乏,连作年限越长,土壤质量下降越显著。CS2与CS3处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为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而CS2、CS3与CT4处理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则与之相反,均表现为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非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降低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在非根际土壤中表现出增加趋势。微量元素分别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但与土壤速效氮、磷和钾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土壤有效态锌和铁元素的亏缺是土壤肥力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35.
牲畜粪便和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猪粪和麦秆为发酵原料,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小型沼气发酵装置上进行了厌氧发酵试验,研究了在物料浓度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接种物浓度对反应器启动、pH值、COD、产气量及产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高的厌氧反应系统甲烷菌群和产酸菌群会较快地达到平衡,维持系统的pH值在有利于甲烷菌生长的范围内。在物料浓度(6%)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接种物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产气速率和产气量增加,但当原料接种量高于30%的试验组启动时间相同,产气量增加不再明显。发酵原料的接种量等于30%为最佳,此时,既不浪费接种物和运行费用,又可以有效地产气。该项研究对牲畜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酸-菌-酶法处理黄姜皂素生产废渣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酸-菌-酶法共降解黄姜皂素生产废渣的最佳糖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皂素生产废渣先进行酸水解,再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其中的木质素进行降解,最后进行酒精酶水解,得到这种酸-菌-酶法糖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蒸汽处理后的废渣先经液固比20∶1、稀硫酸(w=4%)、100℃的条件下酸水解120 min;再于30℃、pH6、加菌量100 mL.L-1的培养条件下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降解4 d;最后在酶用量0.9 mL、温度为50℃、pH4.8的工艺条件下酶解100 min。黄姜皂素废渣经该条件处理后,木质素去除率达42.82%,还原糖得率最高达59.72%,比采用酸-酶法水解后的还原糖得率提高了25.62%。这种酸-菌-酶法结合工艺可以更有效地降解皂素生产废渣,得到较高的还原糖量。  相似文献   
37.
试验研究了温度不断变化条件下牲畜粪便与秸秆按不同干物质比例(质量比为1:1,2:1,3:1)混合发酵的产气速率、产气量情况.结果表明,其最佳配比分别为:猪粪:玉米秸秆为2:1、牛粪:玉米秸秆为1:1、猪粪:小麦秸秆为3:1、牛粪:小麦秸秆为1:1.温度较低时,适合用牛粪与秸秆混合作为发酵原料;温度较高时,适合用猪粪和秸秆作为发酵原料.温度变化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显著,特别是温度日均降幅达3~5℃以上时,往往对产气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于停止产气.  相似文献   
38.
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动物蹄甲超声水解制取复合氮基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与采用动物蹄甲常规酸水解法相比,采用动物蹄甲超声水解法制取复合氨基酸,能缩短水解时间3~7 h,降低能耗近 40%,减少硫酸用量1/3。生产成本降低,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秦岭山区山萸肉中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有机酸和山茱萸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人体所必需的几种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1840.5mg/kg;矿质元素种类较多,有较丰富的宏量元素(如Ca,Mg等)及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Se,Co等);氨基酸含量为9358.36mg/kg,远高于一般水果;总酸量达9.44%,其中熊果酸是一般水果不具有的。此外,对山萸肉的保健作用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