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52.
鸡腺胃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腺胃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患病鸡的腺胃病料和H95株分离株尿囊液毒,对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易感鸡,采用不同的感染途径进行感染,对其增重、死亡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不同品种的鸡在不同的感染途径下,采用腺胃病料和鸡胚尿囊液毒分别感染,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发病,并出现和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典型的病理变化。随日龄的增长,其易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从感染死亡鸡中可重新回收到相应的病毒,发病耐过的鸡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53.
动物源乳杆菌筛选及生物特性参数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益生素选择的关键指标,从健康动物肠道筛选到鸡源乳杆菌2株,猪源乳杆菌3株。其中嗜酸乳杆菌3株、唾液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1株。5株乳杆菌均能耐受浓度为0.5%苯酚和0.8%~1.0%牛胆盐,对pH3.0有较强的抵抗性,此3项指标均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其代谢产物对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5株乳杆菌对小白鼠和1日龄雏鸡均无毒性作用。2株鸡源乳杆菌对雏鸡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有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54.
从患病甲鱼、河蟹、牛蛙、鲫体内共分离到14株气单胞菌属细菌,对它们进行了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1株嗜水气单胞菌(J50503-1)和1株温和气单胞菌(NT712-10)作了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人工感染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上述细菌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5.
疫苗是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包括细菌性疫苗和病毒性疫苗,即通俗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的研究是以微生物和免疫学研究为基础,以免疫防病为中心,以生物工程为依托的综合的制造工艺技术。它的主题和目的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先进制造工艺研究出高质量、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的疫苗。  相似文献   
56.
国内外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非常重视,目前,国内虽有多种疫苗投入使用,但其免疫效果不一。我们认为除了可能与抗原有差异和环境强毒污染因素有关外,还与疫苗的免疫原性,免疫程序以及雏鸡母源抗体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制了几批  相似文献   
5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于1904年首次报道,70年代后已逐渐传播到全球许多集约化养鸭生产的国家和地区,亚洲许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均报道本病的存在。1975年邝荣禄教授曾提出本病在我国的存在。1982年郭玉璞教授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的三个商品鸭场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目前本病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上海、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山东、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海南等省的鸭群中都有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家鸭,也是家养火鸡的一种潜在的病原。从雉鸡、鸡、珍珠鸡、鹌鹑和其它水禽也曾分离到本…  相似文献   
58.
一株鹅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一株从雏鹅肝脾脏病料中分离到的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直径75nm,内核直径50nm;经病毒分离培养、理化特性鉴定、动物回归试验、抗体检测,确定所分离到的毒株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鹅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59.
鸡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在经分离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之后,选择其有重要性的几个不同抗原型的代表菌株进行多价油乳疫苗的研究。本苗主要用于18-20日龄雏鸡及开前前2-4周母鸡和种鸡,可使鸡获得较好 的免疫力。本苗具有安全,稳定,4℃可保存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0.
绿色木霉(Y96301)、米曲霉(L96201)、白地霉(Y96101)、产朊假丝酵母(P9640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Y96301在产酶培养基上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CMCase、FPase、βGase)活性,其中CMC酶活力可达到4511IU,FP酶活力可达到1049IU,纤维素降解率为26.9%。在三七糠培养基进行混菌发酵试验表明,L96201、Y96101、P96401是Y96301的最佳配伍菌株。在30℃、pH6的条件下,培养28h可使产品纯蛋白含量达到22.13%,纤维素降解率为30.7%。该发酵产品经喂猪初步试用,适口性好,可部分替代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