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资源优势、管理模式及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并对实践教学基地新的发展机遇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为了缩短选育年限,采用有机溶剂石油醚超声提取和GC-MS分析,以I108、03-04-170、03-04-141、03-04-111、N177和N195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抗锈病的杨树无性系芽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抗锈病不同的杨树无性系芽中的脂溶性成分差异明显。抗锈病效果较好的N195和N177的芽中含有特有成分α-石竹烯、红没药醇、花生酸甲酯。肉桂酸、丙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酚酯、9-菲酚、二苯氯甲烷、视黄醛、对羟基肉桂酸只存在于N195中,而Α-毕橙茄醇、辛酸-2-苯乙酯、9-氨基吖啶、山嵛醇等却只在N177的芽中。可见,不同的杨树无性系芽中的脂溶性物质的差异可能决定着杨树对锈病抵抗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23.
林冠截留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冠截留量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水文生态效益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文章在分析了林冠截留机理和以往林冠截留数量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林冠截留整体护展模型,为大范围的森林水文生态效益数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4.
研究不同浓度银杏叶粗提液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5~0.15 g.L-1银杏粗提液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银杏粗提液浓度高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低浓度的银杏叶粗提液浸种处理后,萝卜种子萌发过程中对低温的抗性提高。  相似文献   
25.
I "trod notionNatural lines, such as coastlines, mountain outlines, or boundaries between forest types, usuallyhave spatial dimensions, called "f racial dimensions,"that are greater than one. The excess over one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convolution within a line. Similarly, the dimensions of natural surfsces exceed two.Natural lines are hybrids betWeen ideal lines andsurfaces, just as classical surfaces and volumesserve as the ideal extremes of actual surfsces.Tree crown is a truly fractal obj…  相似文献   
26.
调查了天津地区野生黄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和发生规律,并对样区内的黄伞进行了3个生长季节的调查,通过拮抗对比试验筛选出4个野生黄伞菌株。  相似文献   
27.
无论光通量密度(PPFD)为200靘ol穖-2穝-1还是500靘ol穖-2穝-1,生长在林冠下的红松幼苗光合速率达稳定净光合速率的50%和90%的诱导时间均长于全光条件下生长苗木。全光下生长的红松幼苗在PPFD为500靘ol穖-2穝-1时的诱导反应较PPFD为200靘ol穖-2穝-1时缓慢,而林冠下生长苗木则恰好相反。表明林冠下生长红松幼苗的光合作用诱导期与光斑强度有关。图3参6。  相似文献   
28.
覆土栽培林地灵芝是一种林、菌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它充分利用林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食用菌生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29.
原料成本的上涨已经给广大白灵菇种植户带来一定压力。以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大豆秸秆为试验材料,进行白灵菇栽培料配方筛选的应用试验。试验设置了对照配方和3个豆秸不同添加水平的配方。通过菌丝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等对比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最佳的基础配方。  相似文献   
30.
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 )、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