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了我县高山区低肥力地小麦最佳施肥数量、基肥、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小麦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的确定提供试验数据,构建小麦施肥模型,也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江西水稻菌核秆腐病发生的生态因子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菌核秆腐病是世界产稻国的一种普遍性病害,在我国南方稻区广泛发生。它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和赤色菌核病等。通常以前面二种病分布最为普遍。 我省各县均有稻菌核秆腐病发生,但尚未有过系统研究报道。迄今我省稻田栽培制度发生一系列变革:三熟制出现,复种指数增加;肥料水准逐年提高,以合成氨、氮为主的化肥大量施用;品种的变换以及近年来杂优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在这高产栽培的条件下,水稻菌  相似文献   
53.
在秦安县莲花镇进行了冬小麦测土配方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月巴减少投入16元,折合节约投资26.70元/667m2,每667m^2增效益53.80元,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4.
冷水江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冷水江林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对冷水江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提出着重从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建设等6个方面担供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5.
周志勇 《湖南农机》2012,(11):124-125
变频器和PLC在大型起重机控制中的应用,保证了系统调速的平稳性、安全性、可靠性,使得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传动过程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文章主要针对变频器和PLC在大型起重机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应用地高辛标记核酸技术将地高辛结合到空肠弯曲菌染色体DNA上,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地高辛标记的空肠弯曲菌DNA探针仅与空肠弯曲菌CJ1、CJ2发生反应,而与大脾性杆菌、鼠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结核分枝杆功不发生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检测出0.22ng的样品DNA,较光敏生物素(8ng)、^32P同位素(4ng)标记的核酸探针高。  相似文献   
57.
大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为害,各大豆产区在不同的生育期发病轻重有显著差异。近年来,在江西农大农学系晚大豆试验田中种植浙江兰溪大青豆,苗期炭疽病为害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用猪弓形虫标准强毒株接种15头仔猪,接种后分5批次剖杀做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检查。确定了猪弓形虫病基本的动态病理过程,是全身性淋巴循环障碍、间质水肿和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广范围细胞变性坏死。同时发现由于各器官组织结构不同,上述基本变化表现在各器官的形式不一:肺血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组织的“网样变化”和灶性坏死;肝小叶纤维囊的“格子状变”、灶性坏死和肝细胞弥漫性坏死;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与基膜间形成“环状裂隙样变”及上皮脱落、坏死等特征性变化,并指出了这些变化的发生机理,阐明了猪弓形虫病的广泛围细胞坏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9.
桃是主要温带水果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栽培。中国桃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近十年来, 随着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 桃设施栽培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推广。但在设施桃的生产过程中, 常存在授粉不足、座果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以设施桃主栽品种"大久保"、"早露蟠"、"瑞光5号"和"90342"为材料, 在北京市平谷区进行了不同桃品种的开花动态、花药开裂、花粉数量、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等生物学特性观察, 旨在为设施桃生产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授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4个桃品种的始花期顺序依次为"瑞光5号"、"早露蟠"、"大久保"和"90342", 最早和最晚相差8 d; 单花盛开期"90342"仅为2 d, 其他3个品种桃为4~5 d。不同品种花药开裂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及高峰期不同; 单花花粉数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90342"最高, 为100 360±8 017, 其次为"大久保"91 485±8 002和"瑞光5号"73 245±5 034, "早露蟠"花粉量最少, 为59 609±5 048; "大久保"、"瑞光5号"和"90342"的花粉活力在花朵全开当天最强, 分别为44.8%±3.1%、52.4%±4.2%、32.8%±4.5%, "早露蟠"在花后第1 d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63.3%±3.7%; "瑞光5号"与"90342"的花粉寿命仅为3 d, 而"大久保"与"早露蟠"的花粉寿命达6~7 d; "大久保"、"早露蟠"和"瑞光5号"的柱头可授性在花后3~4 d最强, 可授期为6~7 d, "90342"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2 d最强, 可授期仅为3 d。本研究为设施条件下4个桃品种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及设施桃花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为进一步探索授粉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一、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黑龙江省某羊场于1982年起陆续由英国引进了吐根堡纯种公羊和母羊。该场地理条件为半山区,草原丰富,并适当喂饲精料和青割玉米,一般喂饮温水,很少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