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利用序同构与负散度研究了三维K-单调合作系统的全局稳定性,给出了三维K-单调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改进和推广了已有文献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2.
为了选育抗寒、大果,优质的,能够在延边地区安全越冬的榛子优良株系,该实验以8个组合173株平欧杂交榛子为材料进行了相关果实性状的测定及分析,初步筛选出8株优良单株,作为进一步进行抗寒性及丰产性鉴定的材料.分别为6-34-1 ×S 1-5组合的57-1、57-3、55-24;6-34-1×S3-1组合的56-3、56-5、55-19;6-37-2xS3-1组合的21-12和6-23-1×s3-1组合中的38-24.  相似文献   
53.
以“津轻”和“丽江山荆子”的果实为试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和总黄酮,并探讨果实生长发育中其含量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苹果不同基因型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均有差异,野生型苹果“丽江山荆子”2种多酚含量均高于栽培型苹果“津轻”。2种苹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果肉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高,发育中期绿原酸含量迅速降低,后期含量趋于平稳,果皮无变化;而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在“津轻”中随着果实的成熟膨大总黄酮含量降低,“丽江山荆子”中随着果实的成熟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苹果果实中绿原酸含量变化与果实膨大无直接关系,而总黄酮含量随着果实的膨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54.
超声波与回流技术对枇杷叶中乌索酸的提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叶为原料,乙醇为介质,研究超声波和回流2种提取方法对乌索酸的提取效果。用相同原料和相同介质,采用超声波和回流2种方式进行提取,再经滤过、定容、离心和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用外标法计算质量分数。建立了枇杷叶中乌索酸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超声波提取的效率为热回流法的2、63倍。枇杷叶用超声波提取时,对乌索酸的提取效率远优于热回流法。超声波具有独特的机械、空化和热效应,能使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大,穿透力增强,从而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图3表2参7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叶片分析探讨延边地区苹果梨的营养状况,为苹果梨树的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使施肥措施合理化、有效化。[方法]在延边地区采集8个成年苹果梨园土壤、叶片样品进行养分分析。[结果]叶片各营养元素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不同果园叶片各营养元素的变幅从大到小依次为Mn、Cu、P、Zn、Fe、K、N、Ca、Mg。[结论]延边地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并适当增施氮磷钾肥。  相似文献   
56.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长春市地表水,污水吐口、污染源进行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准确度,精密度方面与国标法有较了的可比性,所用仪器可在现场对水样进行快速,批量监测,省时,省力,省试剂,适合我国排污总量控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利用非负散度讨论三维合作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给出了三维Volta—Volterra合作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条件,推广和改进了已有文献的有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8.
列车的综合传热系数是整车隔热性能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车厢内的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噪音水平。为优化某城际列车综合传热系数,提升整车舒适性,首先,根据车体设计结构及内装材料组合结构,建立整车热桥结构物理模型,进行车体热桥传热分析和整车综合传热系数的仿真计算;其次,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提出合理、可实施的车体隔热性能提升措施,并进行优化设计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域列车综合传热系数为1.843 W/(m2·K),并得到整车综合传热系数的构成和各部分对热流的贡献;采取隔热性能提升措施,列车综合传热系数为1.39W/(m2·K),降低了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