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鸭疫里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疫里氏杆菌是主要感染于雏鸭的传染病。目前 ,防治本病主要用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现介绍鸭疫里氏杆菌病灭活苗的研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菌种 :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菌株SRA。试验鸭和鸡胚 :来自健康种鸭场和鸡场。白油 :杭州炼油厂生产。吐温 -80、司本 -80 :上海大众制药厂生产。硬脂酸铝 :上海远航化工厂生产。福尔马林 :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高速搅碎机 :上海标本模型厂。1 .2 方法1 .2 .1 细菌的增殖 :将菌种接种于自行研制的生化或生物增菌培养液 ,3 7℃繁殖 2 4h~ 48h ,收集菌液 ,纯度检查合格方可用于制苗。1 .2…  相似文献   
32.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形态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从上海某发病猪场分离到3株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标准美洲株(ATCC-VR2332)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负染显示该病毒以球形为主,具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大小为60-85nm。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大量存在于细胞浆内,有囊膜的直径为60-80nm,没有囊膜的直径为40-50nm,在细胞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双基核膜内可见病毒粒子。在病毒增殖的同时,Marc-145细胞的显微结构逐渐发生破损,显示病毒的释放是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在本试验中,司本-80、吐温-80和硬脂酸铝作为乳化剂,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6.67,用高压均质机乳化和匀乳各一次制备出减蛋综合征、新城疫二联灭活油乳剂苗。该疫苗为完全油包水剂型,在4℃至少可存放6个月,而且安全可靠,接种小白鼠、豚鼠和兔子,以及大剂量接种产蛋鸡均无不良反应。免疫接种试验鸡后,减蛋综合征和新城疫的HI抗体峰值分别达8.3log2和12.0log2,接种20周后仍达4.0log2和6.3log2。  相似文献   
34.
家禽痛风病一般认为是一种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对其病因,有待探讨。痛风病的临床生化指标是血清尿酸盐含量增加,使尿酸盐在体内积聚,从而导致尿酸盐沉着于鸡的内脏浆膜表面、关节囊内、肾脏及输尿管中引起发病。根据调查,在本市郊县的某些鸡场病情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应用MTT检测法,对禽霍乱强化苗免疫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强化苗免疫后1周内试验鸡淋巴细胞增殖强度,Con A组和LP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第 3天达高峰,增殖强度分别为 31.8%和 44. 7%。第 14天,ConA组增殖强度恢复正常,而 LPS组仍处于一定水平,与强化苗免疫后第4天试验鸡产生应答,第10天抗体效价几乎达高峰,并维持较长时间相一致,攻毒保护率随着抗体效价升高而提高。说明禽霍乱的免疫性质是以B细胞参与的体液免疫为主,T细胞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采用RT-PCR法扩增出犬瘟热病毒标准疫苗株的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片段约1499 bp,克隆到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用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约732 bp的F蛋白基因片段。并把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转化到宿主菌BL21(DE3)后进行了表达并纯化了该表达产物,Western印迹显示表达产物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7.
本课题组研制的EDS/ND二联灭活苗乳剂苗,免疫接种后产生的EDS和ND的抗体效价分别达到国外进口的EDS灭活苗和ND灭活苗的水平。用本课题组研制的EDS/ND二联灭活苗、Intervet公司和TAD公司的EDS/NDM联灭活苗接种20周龄的蛋鸡后,EDS抗体和ND抗体的增长曲线无明显差异。在协作场免疫接种了19群商品蛋鸡,共20.6万羽,HI抗体抽测结果为EDS抗体峰值达8.0log2~9.3log2,ND抗华峰值达9.0log2~10.2log2,无一群免疫鸡发生副反应,产蛋率正常,有效地控制了EDS和ND的流行。  相似文献   
38.
为深入认识热带气旋对嵊泗马鞍列岛贻贝养殖设施的影响,并为嵊泗贻贝养殖区位合理分布等提供基础资料,利用2000—2018年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贻贝养殖面积和产量数据、环境要素的海洋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贻贝养殖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热带气旋对嵊泗贻贝养殖海洋环境场、养殖区位及面积的变化影响,结合研究海域历史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风场统计特征、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位多年变化结果、马鞍列岛底质类型和岛屿地理分布特点,提出了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位选择的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共有38个热带气旋进入影响海域范围,年均热带气旋数约有2个,热带气旋活动主要集中在7—9月,8月累积数量最多。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可分2个类型,类型Ⅰ热带气旋9个,以强台风级强度为主;类型Ⅱ热带气旋29个,分为两组,分别以热带风暴和台风级强度为主。海域全年的南东南—东东南向大风稀少,8月期间受热带气旋活动常出现9~11级西西北—北东北向大风。在“梅花”造成的东北向大风和急流海况下,2011年嵊泗贻贝养殖区出现大面积变形损毁。自2011年后,嵊泗贻贝养殖区面积经历了3次恢复与扩增,主养殖区趋于饱和,可在花鸟岛、东库山岛、求子山岛、柱住山岛和三横山岛弧岛链西面海域处尝试开辟新的贻贝养殖区。  相似文献   
39.
枸杞岛铜藻空间分布格局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查清铜藻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水下采样方法对不同生境条件下铜藻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大小两个尺度(站点间和站点内)分析了铜藻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站点尺度上,铜藻多集中分布于隐蔽的内湾处,分布密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暴波站点(P<0.05),暴波站点的波浪和水流运动大小以及浊度显著高于隐蔽站点(P<0.05),说明暴波强度是影响铜藻水平分布和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在站点内,铜藻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潮间带低潮区铜藻分布密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潮下带(P<0.05),且分布在潮间带低潮区的藻苗平均株高最高;铜藻分布密度和株高与附着基粗糙度、坡度、坡向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深与铜藻分布密度最相关(r=-0.337,P=0.001),粗糙度次之(r=0.175,P=0.092),与坡度和坡向相关性不高,说明了与水深相关的光照条件可能是影响铜藻垂直分布和生长的另一个主要因子.研究表明,附着基物理特征不是影响铜藻分布的主导因子,由波浪和水流运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影响到铜藻所需的光照条件,进而影响到铜藻的分布与生长,以此推断出沉积物可能是影响铜藻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0.
根据2013年3~11月对长江口东滩潮间带湿地鱼类群落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鱼类群落物种组成和丰度的季节变化。研究共采集到鱼类39种,隶属20科。结果表明,种类最多的科是虾虎鱼科(12种),其次是鳀科(4种),再次是石首鱼科(3种),而鲻科、海鳗科、舌鰨科等各有2种。从鱼类丰度水平来看,夏季最高,达97.05 ind·(net·tide)-1;春季次之,为32.80 ind·(net·tide)-1;而秋季最低,为14.00 ind·(net·tide)-1。总体来说,石首鱼科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虾虎鱼科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和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舌鳎科的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和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等鱼类为优势种,而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短鳍虫鳗(Muraenichthys hattae)、鲫(Carassius auratus)等16种为偶见种。约67%的鱼类种类均为幼体,仅偶见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中华刺鳅(Mastacembelus sinensis)等4种鱼类均为成体。从生态类群来看,约38.5%鱼种为河口咸淡水鱼类,约25.6%为海洋鱼类,约23.1%为河口过渡种,仅12.8%为淡水鱼类。春、夏、秋季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呈逐渐增加趋势,而Pielous种类均匀度指数(J)均很低,为0.41~0.67;春、秋季Shannon-weaver指数(H')相差不大,分别为1.3和1.2,而夏季H'值最高,为2.2。根据等级聚类分析,鱼类群落在36%的Bray-Curtis相似性水平上将春季和夏季的样方聚为一组(A组),秋季的样方聚为一组(B组)。SIMPER过程分析结果表明,A、B组间种类组成的平均相异性为83.89%,34种(包括鉴定到科、属的种类)鱼类对平均相异性的累积贡献率90%,主要贡献率来自孔虾虎鱼、大黄鱼、鮻(Liza haematocheila)、窄体舌鳎、拉氏狼牙虾虎鱼、焦氏舌鳎、青弹涂鱼(Scartelaos viridis)、尖吻蛇鳗(Ophichthus apicalis)、刀鲚(Coilia nasu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