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铜含量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铜水平,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铜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大类(谷物籽实、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牧草类、秸秆类和矿物质饲料)37种饲料原料共3 903个饲料样品,经预处理后用MARS6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然后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铜含量。用国家标准物质猪肝粉或黄豆粉作为参照标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饲料原料中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谷物籽实(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平均铜含量为3.95 mg·kg -1(范围为2.50—5.34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平均铜含量为7.16 mg·kg -1(范围为1.62—12.13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平均铜含量为16.37 mg·kg -1(范围为6.45—30.40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平均铜含量为11.14 mg·kg -1(范围为1.90—20.04 mg·kg -1);牧草类(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平均铜含量为7.85 mg·kg -1(范围为4.31—9.92 mg·kg -1);秸秆类(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平均铜含量为7.50 mg·kg -1(范围为3.38—13.89 mg·kg -1);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平均铜含量为6.79 mg·kg -1(范围为3.39—11.45 mg·kg -1)。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铜含量范围为1.62—30.40 mg·kg -1,而各类饲料原料铜含量分布规律是:植物性蛋白饲料(16.37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11.14 mg·kg -1)>牧草类饲料(7.85 mg·kg -1)>秸秆类饲料(7.50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7.16 mg·kg -1)>矿物质饲料(6.79 mg·kg -1)>谷物籽实(3.95 mg·kg -1)。以省(区)为单位比较,发现不同地区间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粕的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四川省玉米和大豆粕铜含量最高(分别为2.97和15.74 mg·kg -1),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分别为1.66和11.72 mg·kg -1);甘肃省小麦铜含量最高(5.61 mg·kg -1),河北省最低(4.02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计算出基础饲粮中可提供的铜含量为5.07—6.54 mg·kg -1,如根据我国及美国NRC猪、鸡饲养标准中铜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基本可提供猪的铜营养需要,可提供鸡大部分铜的营养需要,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铜的利用率。结论 我国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差异较大,全国猪、鸡常用基础饲粮配方中铜含量可提供猪、鸡大部分的铜营养需要量。因此,建议在配制饲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同时减少铜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2.
正采用牧草型菊芋品种廊芋3号(LF-3)在张北坝上沙荒地进行建植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平均每667 m~2块茎产量达2 000 kg,纯收益2 000元,且能减少坝上土地沙化面积,提高植被覆盖度,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俗称鬼子姜、洋姜,原产于北美洲,17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刘杰和张连翔,2012),不仅可以食用、制  相似文献   
43.
44.
试验在前期研究日粮钙(Ca)或磷(P)缺乏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组织结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22~42日龄肉仔鸡上述指标的影响。采用2(钙水平:0.90%和0.30%)×2(非植酸磷(NPP)水平:0.35%和0.18%)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504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雏随机分为4组,饲养至22日龄时给与不同日粮处理:正常对照组(0.90%钙+0.35%非植酸磷)、磷缺乏组(0.90%钙+0.18%非植酸磷)、钙缺乏组(0.30%钙+0.35%非植酸磷)及钙和磷同时缺乏组(0.30%钙+0.18%非植酸磷),每个处理7个重复,测定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28和42日龄胫骨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日粮钙或磷缺乏显著降低了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胫骨长度(P<0.05),而显著增加了肉仔鸡料重比(F/G)和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磷缺乏组肉仔鸡的22~28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28日龄胫骨长度显著低于钙缺乏组及钙和磷同时缺乏组(P<0.05);磷缺乏组肉仔鸡的22~28日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该处理组肉仔鸡于28日龄时全部死亡;低钙水平显著增加了28日龄肉仔鸡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而低磷水平显著降低了28日龄肉仔鸡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综上所述,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组织结构对日粮磷缺乏最为敏感,其次为钙缺乏或钙和磷同时缺乏;低钙水平可增加肉仔鸡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而低磷水平则相反。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2018年山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山东省99家猪场共2 24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V gE-ELISA抗体检测。结果:猪场PRV gE抗体阳性率为82.83%(82/99),样本血清gE抗体阳性率为61.74%(1383/2240),而且春季样品阳性率最高,冬季较低。哺乳母猪血清阳性率最高,可达96.00%,其次是种公猪和后备母猪,表明该地区PRV野毒感染率依然较高,制定科学合理免疫程序并加强该病综合防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6.
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及其与产草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3个秋播苜蓿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产草量分析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根系生长参数差异显著(P〈O.05),其中Prime和WL323的根系植物量最高,大于32g,WL323的侧根数最多,为17.8枝,综合评价以Prime、WL323、Super7和L90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最佳。在一年进行的3次刈割中,苜蓿自身根系的生长发育与第1次扣第2次地上生长形成相互促进关系,而与第3次生长形成竞争关系,进入越冬时苜蓿根系的好坏制约着次年的产草量,特别是次年第3次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大气颗粒物沉降对城市土壤性状的影响,对上海宝山区典型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和农业区表土和道路灰尘的磁化率(χlf)、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宝山各功能区表土磁性普遍增强,χlf平均值为130.7×10-8 m3·kg-1,86.2%表土样χlf高于当地土壤背景磁性。与各功能区表土相邻的道路灰尘χlf增强更加显著,平均值达903.3×10-8 m3·kg-1。各功能区道路灰尘重金属的累积量也远高于相邻表土。其铜(Cu)、锌(Zn)、铅(Pb)、镉(Cd)、镍(Ni)、铬(Cr)、钴(Co)、锰(Mn)、铁(F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表土的3.4倍、2.4倍、4.7倍、2.2倍、1.5倍、2.8倍、1.2倍、1.4倍和1.6倍。宝山区表土χlf与Cu、Zn、Mn、Cr、Ni、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b、F...  相似文献   
48.
利用贵州省威宁县气象局的风廓线雷达基础数据及其二次开发产品、雨量站和MICAPS的实况数据,对2019年6月11日发生在威宁本站的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廓线产品可反映出冷暖平流的时空变化及垂直分布,更早探测冷空气入侵、风场切变情况及低空急流强度;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垂直速度可以指示降水的发生、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情况;强降水发生前有较强风垂直切变,降水过程中风垂直切变值整体大于0.2 s-1,风垂直切变的增强会引起垂直速度和地面大风的增大;若以大于15 dBZ和小于10 dBZ为降水的起止标志,风廓线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其他产品可以更清晰地指示降水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温度、盐度和pH对双齿围沙蚕受精卵孵化及幼虫存活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温度、盐度和pH值梯度进行了双齿围沙蚕受精卵孵化及幼虫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23℃时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幼虫的存活率都最高,35℃时受精卵不能孵化,受精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3℃,幼虫存活的适宜温度为23-26℃;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3-26,幼虫存...  相似文献   
50.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0142~0.0308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mg/L、10.595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mg/L、1.371mg/L和0.414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mg/L、0.027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