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观赏凤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赏风梨是冬令四大高档花卉品种之一,原产于南美热带雨林地区,多数附生于热带丛林之中,共60属1400原生种。由于其外观美观、花期长、抗寒性好,深受人们欢迎。其中最流行的观赏属集中在星类擎天属,如火炬、红吉利等,和剑类丽穗属如莺歌等。本实验重点研究星类品种。  相似文献   
22.
周建金  罗晓锋  叶炜  江金兰 《种子》2013,32(1):111-113
以组织培养为手段,研究了GA3处理和低温贮藏对多花黄精种子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和低温贮藏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种子经不同浓度的GA3处理,以200 mg/L浓度处理显著优于其他浓度处理;种子经0~4℃低温贮藏2、3、4个月发芽率依次呈显著升高趋势,以低温贮藏4个月的发芽率最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达92.10%和90.67%;利用组培快繁技术,种子从采收到温室大棚移栽只需3个多月,移栽成活率可达90.00%以上。  相似文献   
23.
多花黄精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花黄精的地下根茎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诱导产生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KT 1.0 mg/L+NAA 0.2 mg/L+2,4-D 0.5 mg/L;理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增殖率达5.67倍;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1.0 mg/L+CA(活性炭)0.3 mg/L+IBA 0.2 mg/L,生根率达93.52%,平均根数5.09条,平均根长0.93cm。生根苗经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4.
试管花卉“天使花房”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使花房是将组织培养的无菌苗接种于形态各异、装有各色基质并具观赏价值的瓶子里,以达到可以直接用于观赏的目的,也称为试管花卉。其特点是植物生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可制作成为各种挂饰、摆设,方便携带运输,易于出口,不需要特别的养护等。  相似文献   
25.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线莲植株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与继代增殖的较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mg/L+KT1.0mg/L,MS+6-BA1.0mg/L+NAA0.5mg/L;生根培养基以MS+IBA0.5mg/L+活性炭0.5g/L+香蕉泥20g/L为宜。  相似文献   
26.
以红核子龙眼不同保存时间(5个月、3 a、13 a)的不同发育阶段体胚为材料,对限制生长保存后的胚性愈伤组织(EC)的体胚发生过程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筛选10条随机引物,对EC不同发育阶段体胚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龙眼EC不同发育阶段体胚的RAPD谱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同保存时间的EC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相对变异率都保持在比较小的变异范围内,小于5.1%.  相似文献   
27.
比较黄精生长过程中和用不同方法加工后成分的变化,旨在确定黄精的最佳采收季节与年限,探索减少黄精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保证黄精产品质量的加工工艺.分析发现,黄精的种植期设为3年、每年11月至翌年1月采收为宜;在加工过程中,宜乘鲜切片然后高压蒸制,再用微波真空干燥,对黄精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小,且能节约时间.本文引述的方法可为制定全国统一的黄精加工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以白掌的侧芽、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结果显示,侧芽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5 mg.L-1+NAA 0.5 mg.L-1,叶片、叶柄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5 mg.L-1+NAA 0.2mg.L-1+2,4-D 0.4 mg.L-1,诱导率均可达100%;继代增殖培养基9代以前以MS+6-BA 2 mg.L-1+NAA0.2 mg.L-1为宜,增殖倍数可达3.83;生根培养基以1/2 MS+IBA 0.5 mg.L-1+AC 0.5 g.L-1为主,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29.
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ISSR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58份福建省泰宁县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单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1条ISSR引物在158份样本中共扩增条带189条,多态性比率达917%,表明泰宁野生铁皮石斛样本间存在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树状图分析显示,样本总体遗传距离介于0~058,在遗传距离043处,158份福建省泰宁野生铁皮石斛样本被分为4个类群,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源的多样性,对75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及其他石斛属药用植物叶绿体DNArps16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份石斛属药用植物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 6,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 06。38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叶绿体DNArps16序列比对后,共得到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占总数的25%,种内基于K-2P遗传距离最大为0.003 4,表明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叶绿体DNA rps16序列变异较大,多样性较高。此外,在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的5种rps16核苷酸序列中,T2型、T65型、D5型为参比铁皮石斛种质中的独有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